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

37小时不间断考核,每秒紧贴实战

时间:2014-09-01 17:04 作者:复禾健康

  ——武警总医院救援医疗队参加联合国对中国国际救援队能力分级测评侧记

  “XX共和国发生7.8级地震,所有人员集合!”8月26日12时,随着集合哨声的响起,武警总医院国际救援医疗队参加联合国能力分级测评复测在国家地震救援训练基地拉开帷幕。

  救援队到达模拟地震发生地区机场

  据中国国际救援队副队长、武警总医院卫勤办主任杨炯介绍,总医院医疗队是中国国际救援队的成员之一。中国国际救援队于2001年4月27日成立,由中国地震局、解放军某部工兵团、武警总医院三方人员组成。这支集搜索、营救、医疗于一体的救援队于2009年通过了联合国重型救援队分级测评,成为全球第12支、亚洲第2支获得国际重型救援队资格的救援队。按照规定,救援队每5年需接受联合国的复测。

  26日开始的复测考核,队员们将要面临连续37个小时的模拟救援测评,全程演练18项、近150个救援科目。而测评中联合国派出的11名评估专家全程参与、现场打分,来自9个国家的几十名同行在旁观摩谈论,测评难度不言而喻。

  医疗队员调试救援设备

  18时,救援队进入“震区”,身着红色救援衣、头戴救援钢盔的医疗队员们立刻投入紧张的“战斗”。这些平时拿惯手术刀、头皮针的医疗队员们手握电钻机打孔、抬起钢管搭建医疗帐篷,穿着厚重的隔离服、背着重达二十斤的消毒喷雾机进行营区洗消。医疗队长王晓枫介绍,每个救援小组都由地震专家、搜救队员和医疗队员组成,医疗队在肩负抢救、转移受灾伤员的同时,还承担着进入坍塌体现场救治、问诊、心理安抚等多重任务,将医疗贯穿救援工作始终,不会因盲目施救而造成伤者二次损伤。

  晚上22时30分,经过不懈努力,队员们终于在一处废墟塌落的救援现场发现幸存者。随着隧道的打通,医疗队员李燕宁第一时间对伤员展开救治,他携带的新型危急伤员救治背囊可对昏迷和心脏骤停患者现场实施心肺复苏。经检查,受困人员右小腿闭合性骨折并伴有轻度脱水,为了避免二次损伤,他对患者伤腿进行局部包扎,以夹板固定,并细心地遮住其双眼将他抬出废墟。

  测评正在不间断地进行着,医疗队员们一夜无眠。27日早上7时,在环保中心的竖井救援现场又探测出生命体征。“能听见吗?里面还有人吗?”医疗队员薛炎博士一改平常温文尔雅的形象,背起氧气瓶,绑上绳索,滑入深达10米的竖井中。此时受困人员已经陷入轻度昏迷。薛炎迅速将伤者牢牢固定在软式担架上,吊出竖井。

  医疗队员夜间搬运救援装备

  高空索降营救伤员

  医疗队员对伤员进行紧急处置

  惊心动魄的每分每秒,使队员们仿佛都已经置身于险象环生的救援现场。时间转瞬即逝。时针在紧张中指向28日凌晨3时,随着最后一名受困人员的成功救出,测评工作的所有科目完成。此时,这场考核已连续进行了37小时!

  是否能顺利通过此次复测,还要联合国专家集中评议。在等待中,杨炯充满信心:“虽然这次联合国复测,要求更加严格,但我们的医疗救援队伍在参加武警部队各项演练及实际救援中不断提升自身,在应对突发事件的综合反应能力、救援现场的医疗处置能力和高科技医疗设备的应用保障能力上都有了质的提高。”

  联合国医疗评估专家对医疗工作进行检查

  中国国际救援队通过联合国重型救援队分级复测

  “中国国际救援队通过测试!”28日下午14时,新闻发布会上,来自新加坡的联合国能力分级测评专家组组长杜健雄宣布,并为中国国际救援队颁发资格证书,授予接待撤离中心RDC和现场行动协调中心OSOCC两面标志旗。已经40余小时未休息的救援队员们,紧张疲惫的脸上终于展露了一抹轻松。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子宫切除手术并发症
曲中玉
回答: 子宫切除手术并发症主要有出血、感染、尿路损伤、肠管损伤、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子宫切除手术是妇科常见手术,适用于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子宫内膜异位症等疾病,术后可能出现多种并发症,需密切观察并积极处理。 1、出血 子宫切除手术中或术后可能出现出血,术中出血多与手术操作有关,术后出血可能与血管结扎不牢固或凝血功能障碍有关。出血量较大时可导致休克,需及时输血或再次手术止血。术后应密切观察阴道出血量及生命体征,发现异常及时就医。可遵医嘱使用氨甲环酸注射液、酚磺乙胺注射液等止血药物。 2、感染 子宫切除术后可能发生切口感染、盆腔感染或泌尿系统感染,表现为发热、切口红肿渗液、下腹痛等症状。感染多由术中污染或术后护理不当引起。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如头孢呋辛钠注射液、甲硝唑氯化钠注射液可降低感染风险。术后保持切口清洁干燥,遵医嘱按时换药,出现感染症状及时就医。 3、尿路损伤 子宫与膀胱、输尿管解剖关系密切,手术中可能误伤膀胱或输尿管,导致尿瘘或排尿困难。术中精细操作可降低损伤风险,一旦发生需及时修补。术后出现尿频、尿急、尿痛或尿失禁等症状时应及时检查,可进行膀胱训练或遵医嘱使用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琥珀酸索利那新片等药物改善症状。 4、肠管损伤 子宫与直肠相邻,手术中可能损伤肠管,导致肠瘘或肠梗阻。术中仔细分离可避免损伤,一旦发生需及时修补。术后出现腹胀、排便困难或肛门停止等症状时应警惕肠管损伤,需禁食并就医处理。可遵医嘱使用乳果糖口服溶液、多潘立酮片等药物缓解症状。 5、深静脉血栓形成 子宫切除术后卧床可能导致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表现为下肢肿胀、疼痛。高龄、肥胖、长期卧床者风险较高。术后早期下床活动、穿弹力袜可预防血栓形成。确诊后可遵医嘱使用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华法林钠片等抗凝药物。 子宫切除术后应保持切口清洁干燥,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术后1-2个月内禁止性生活。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多摄入优质蛋白和维生素,促进切口愈合。适当进行盆底肌锻炼,预防盆底功能障碍。定期复查,出现发热、异常阴道出血、持续排尿排便异常等症状应及时就医。保持良好心态,避免焦虑情绪影响恢复。 曲中玉副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