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天坛医院

科研中常用实验室技术原理及实践培训班第二轮通知

时间:2013-11-01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临床医学研究实验室是一个集科学研究服务和教学功能为一体的实验平台。实验室具有基因、蛋白、细胞、组织等研究平台,拥有激光共聚焦荧光显微镜、流式细胞仪、高内涵筛选系统、细胞培养箱、荧光显微镜、激光显微切割、Real-time PCR仪、基因测序仪、基因芯片工作站、快速蛋白纯化系统、组织切片机、实验室全自动工作站等设备,为院内外研究人员进行科学研究及教学工作,提供技术和条件支持。   本次“科研中常用实验室技术原理及实践培训班”旨在提高高等医学院校及医院研究生及相关科研人员常规实验技能,通过4天的系统培训,使学员掌握基本的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理论及实验技术,尤其是要加强对实验技能的培训,真正提高学习人员的具体实验技能,加深其对科学研究和实验设计的认识,开拓科研思路,提升业务水平。   本期培训班拟于2013年7月23-26日在北京天坛医院临床医学研究实验室举办。培训班为北京市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项目编号2013-11-00-001(京),课程结束后授予I类继续教育学分6分。   授课方式:理论与实验操作相结合,实验技术培训为主。   培训班以实验技能培训为主,教学方式采取小班授课,具体操作分组进行,因空间有限,此期只能招收20-30人,如需报名请尽快联系。另外欢迎带着课题来参加培训,争取在培训同时进行课题的前期工作(如带实验来参加培训需提前联系)。   授课内容:覆盖实验室基本操作及生物安全培训;分子生物学实验(核酸提取、PCR及Real-time PCR技术、Western Blot);细胞生物学实验(细胞培养、冻存与复苏、细胞凋亡检测、流式细胞术);免疫组化实验(组织切片、染色、免疫组化检测)   主要实验内容   实验一 组织RNA提取   实验二 逆转录反应(From RNA to cDNA)   实验三 Realtime PCR检测HMWK基因表达   实验四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   实验五Western检测蛋白表达情况   实验六 细胞培养基本操作   实验七 流式检测小鼠PB/BM中髓系细胞百分比   实验八 石蜡切片   实验九 苏木精-伊红染色(HE染色)   授课时间:2013年7月23-26日   授课地点: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临床医学研究实验室   地 址:北京市东城区天坛西里6号,100050   报名费:800元/人(含资料费、试剂费、耗材费、午餐费等,可通过课题经费平转支付)   报名截止日期:2013年7月5日   报到时间:2013年7月22日   联系方式: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临床医学研究实验室   联系人:李昊文 王雅杰   电话:67098545, 67098543   E-mail:heaven_lhw@163.com   网址:http://www.bjtth.org/News/Articles/Index/105206              授课内容及日程安排(点击查看)

医院动态

更多 >

我院心血管内科电生理团队首次完成高难度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术

心律失常是心血管内科常见疾病。目前,临床上快速心律失常的治疗主要有药物治疗、经导管射频消融和外科手术治疗三种方式。大多数患者是通过药物治疗的,但由于药物治疗存在成功率低、药物副作用大等问题,而外科手术治疗创伤大,经导管射频消融术具有痛苦小、微创、可以根治疾病的特点。患者住院时间短,1-3天即可出院,术后恢复快。对于室上速、房速、房扑、室早以及特发性室速等心律失常具有非常好的治疗效果。随着技术进步,对于房颤、器质性室速等复杂心律失常采用导管消融治疗也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在医院各级部门大力支持下,心血管内科今年申报的新技术项目,即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术,已经正式启动。心血管内科成立了以博士后林涛医师为组长的心脏电生理专业团队,在我院首次开展电生理检查及射频消融手术。目前已完成7例心律失常患者的射频消融术治疗,这7例患者包括室上速2例,室早1例,房扑2例,界棘房速1例,房室结双径合并房扑1例。这7例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术后效果良好,心律失常得到根治,所有患者均于术后第2-3天康复出院。心血管内科对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技术的成功开展,标志着我院心血管内科在心律失常的诊治领域迈出了重要的一步,能够跟上目前国内外心律失常领域的最新技术,为广大心律失常患者提供最佳的医疗技术和服务,也为未来学科综合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刮疣治疗是怎样治疗的
王志新
回答: 刮疣治疗通常采用物理清除联合药物治疗的方式,主要包括冷冻治疗、激光治疗、电灼治疗、手术切除及外用药物等。疣是由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引起的皮肤赘生物,需根据疣体类型、大小及部位选择个体化方案。 一、冷冻治疗 冷冻治疗通过液氮低温使疣体组织坏死脱落,适用于寻常疣、跖疣等表浅疣体。治疗时可能伴随短暂疼痛,需重复进行2-3次,间隔2-3周。治疗后局部可能出现水疱或色素沉着,需保持创面干燥避免感染。冷冻治疗对周围正常组织损伤较小,但深部疣体可能需配合其他疗法。 二、激光治疗 激光治疗利用二氧化碳激光气化疣体组织,适用于甲周疣、尖锐湿疣等难治性疣。治疗精准度高且出血少,但可能遗留浅表瘢痕。术后需涂抹抗生素软膏如莫匹罗星软膏预防感染,避免接触水直至结痂脱落。激光治疗对HPV病毒有直接灭活作用,复发概率较低。 三、电灼治疗 电灼治疗通过高频电流烧灼疣体基底部,适用于带蒂疣或较大疣体。治疗时需局部麻醉,术后形成焦痂需自然脱落。可能产生暂时性色素减退,瘢痕体质者慎用。电灼可彻底清除可见疣体,但需配合干扰素凝胶等药物降低复发风险。 四、手术切除 手术切除适用于直径超过1厘米的巨型疣或疑似恶变疣体。采用梭形切口完整剥离疣体并缝合,术后病理检查确认性质。需定期换药并使用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预防感染,拆线后可能需加压包扎防止瘢痕增生。手术能一次性解决病灶,但创伤较大且可能影响局部功能。 五、外用药物 外用药物如水杨酸软膏、咪喹莫特乳膏、鬼臼毒素酊等,适用于儿童或面部细小疣体。药物通过腐蚀或免疫调节作用促使疣体脱落,需持续使用4-8周。治疗期间可能出现局部红肿,应避开正常皮肤涂抹。药物疗法痛苦小但疗程长,需配合提高免疫力减少复发。 疣治疗后需保持患处清洁干燥,避免搔抓导致病毒扩散。建议加强营养摄入,适当补充维生素A、维生素C等增强免疫功能。穿透气鞋袜防止足部疣复发,性接触传播型疣应伴侣同治。若疣体反复发作或短期内增多,需排查免疫缺陷疾病并及时复诊调整治疗方案。 王志新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