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天坛医院

中医科 (共6位医生)

科室简介

北京天坛医院中医科现有高级职称医生 8人,其中3人具有博士学位。门诊主治脑血管病、偏头痛、神经免疫性疾病(如多发性硬化等)、痴呆(血管性或老年)、健忘、耳鸣,颅脑手术后肢体功能不全、术后发热、头痛头晕、呃逆、排尿障碍、尿崩、脾胃功能障碍及不宜手术治疗的脑瘤,抑郁证、失眠、小儿癫痫、脑瘫、慢性疲劳综合征、冠心病心律失常以及其他系统疾病如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和常见皮肤病等。每日门诊量200-300 人次,每年门诊量约 8万余人次。病房主要用中药内服结合针灸、高压氧、功能训练及 西医常规治疗脑血管病、神经免疫性疾病、脑瘤手术、脑外伤后神经功能受损者。
  1999年,经北京市中医管理局批准,中医科成为首批创建北京市综合医院示范中医科建设单位。2001年由我科联合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西苑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及附属东直门医院和东方医院、北京大学中药研究中心等多家单位的同志发起成立北京新中医沙龙。新中医沙龙组织北京地区中医药学术活动。2002年7月在沙龙基础上成立北京中医药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青年工作委员会负责沙龙的工作、《北京新中医沙龙通讯》的编辑。沙龙、《沙龙通讯》和“青年工作委员会”的秘书处常设单位。2004年底被北京市中医管理局确立为北京市中西医结合神经病学重点学科建设单位。
  北京天坛医院中医科招收中西医结合临床硕士(科学学位)研究生,从事中西医结合神经疾病的研究。负责首都医科大学第五临床医学院、口腔学院大学本科学生等中医课教学和临床实习。近五年来,科室承担国家、市、局级科研课题 7项,参与合作课题多项。发表科研论文近50篇,出版专著一部,参与编写著作多部。获国家和北京市科技进步奖各1项。
  北京天坛医院中医科将紧紧围绕医院神经学科的优势,逐步建设成为医疗、教学与科研相结合,以中西医结合神经疾病为重点、全面发展的科室 ,更好地为广大患者服务。
  中医药治疗疾病强调天地人,天即自然气候的变化,地即社会人文工作环境,人即人体内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人的疾病的产生虽然与自身脏腑失衡、气血失调、经络不通有直接的关系,但追根溯源,每与自然气候和所处的社会环境有关。所以中医的精髓是整体观、辨证观和生命的恒动观,强调防病重于治病,即平时的养生和预防;治病强调早治,即防止传变,防止疾病由表入里,由腑入脏。强调修心养性,即调和七情,畅快情志。治疗取法自然,使人体脏腑气血恢复平衡。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我院心血管内科电生理团队首次完成高难度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术

心律失常是心血管内科常见疾病。目前,临床上快速心律失常的治疗主要有药物治疗、经导管射频消融和外科手术治疗三种方式。大多数患者是通过药物治疗的,但由于药物治疗存在成功率低、药物副作用大等问题,而外科手术治疗创伤大,经导管射频消融术具有痛苦小、微创、可以根治疾病的特点。患者住院时间短,1-3天即可出院,术后恢复快。对于室上速、房速、房扑、室早以及特发性室速等心律失常具有非常好的治疗效果。随着技术进步,对于房颤、器质性室速等复杂心律失常采用导管消融治疗也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在医院各级部门大力支持下,心血管内科今年申报的新技术项目,即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术,已经正式启动。心血管内科成立了以博士后林涛医师为组长的心脏电生理专业团队,在我院首次开展电生理检查及射频消融手术。目前已完成7例心律失常患者的射频消融术治疗,这7例患者包括室上速2例,室早1例,房扑2例,界棘房速1例,房室结双径合并房扑1例。这7例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术后效果良好,心律失常得到根治,所有患者均于术后第2-3天康复出院。心血管内科对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技术的成功开展,标志着我院心血管内科在心律失常的诊治领域迈出了重要的一步,能够跟上目前国内外心律失常领域的最新技术,为广大心律失常患者提供最佳的医疗技术和服务,也为未来学科综合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一个月宝宝头上长痱子怎么办
陈腊梅
回答: 一个月宝宝头上长痱子可通过保持皮肤清洁干燥、调整环境温度、使用温和护肤品、避免过度包裹、及时就医等方式处理。痱子通常由汗腺堵塞、环境湿热、衣物过厚、皮肤摩擦、继发感染等原因引起。 1、保持清洁干燥 每日用温水轻柔清洗宝宝头部,水温控制在37-40摄氏度,清洗后立即用柔软棉巾蘸干水分。避免使用碱性肥皂或含酒精的清洁产品,可选择无泪配方的婴儿专用洗发露。清洗频率以每日1-2次为宜,出汗后需及时补充清洁。皮肤皱褶处如耳后、颈部需重点检查,防止汗液残留。 2、调节环境温度 保持室温在24-26摄氏度,湿度不超过60%。使用空调或风扇时避免直吹,可配合加湿器维持适宜湿度。白天每2小时开窗通风10分钟,夜间使用透气性好的蚊帐。外出时选择阴凉时段,用遮阳帽保护头部,婴儿推车需配备透气遮阳棚。 3、使用温和护肤品 清洗后薄涂含氧化锌的婴儿护臀膏或液体痱子粉,避开眼周和口鼻区域。严重时可遵医嘱使用炉甘石洗剂,每日2-3次点涂患处。禁用成人痱子粉或含薄荷成分的产品,过敏体质宝宝首次使用前需在耳后做小面积测试。 4、避免过度包裹 选择纯棉或竹纤维材质的宽松衣物,避免化纤面料。头部不宜长时间戴帽子,睡觉时使用透气枕巾。包裹襁褓时留出足够活动空间,可通过触摸宝宝后颈判断体温,温暖无汗为适宜状态。尿布区域需及时更换,防止局部湿热加重。 5、及时就医 若出现脓疱、发热或持续哭闹,可能提示继发感染,需儿科医生评估。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时可遵医嘱使用莫匹罗星软膏,真菌感染需用克霉唑乳膏。伴随湿疹样改变时,医生可能建议地奈德乳膏短期使用。哺乳期母亲需同步排查饮食过敏原。 日常护理需注意母乳喂养期间母亲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奶粉喂养需按标准比例冲调。宝宝衣物应单独手洗并阳光暴晒,指甲定期修剪防止抓伤。观察精神状态和进食情况,若痱子持续3天未缓解或扩散至躯干,须立即就诊。夏季可适当增加每日洗澡次数,但每次不超过5分钟,沐浴后3分钟内完成保湿护理。 陈腊梅副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皮肤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