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天坛医院

2013年1月16日临床医学研究实验室讲座

时间:2013-01-09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复杂组学数据的IPA生物通路分析   时间:2013年1月16日9:30-11:30   地点:临床医学研究实验室二楼会议室   主讲:沈诚频博士(毕业于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所,美国MIT访问学者,现任上海康昱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高级应用科学家。主要研究方向:蛋白质组学及系统生物学,对蛋白质鉴定和定量分析以及组学后生物通路分析等有丰富的实践经验)   内容简介   当代生命科学研究已完全超越了以往传统的单一层面的数据分析,已经发展到综合地从基因组、转录组、蛋白质组、代谢组,以及生物大分子与药物小分子间相互作用网络和生物通路等多层次全方位地分析,才能真正深入解释表型或病理现象的分子机理。   本次讲座着重介绍如何最有效地利用IPA(Ingenuity Pathway Analysis)强大的知识库和复杂网络模拟及分析的功能,进行各种组学数据的深入挖掘。生物通路分析工具IPA是一个基于强大的生物知识库的生物通路分析平台。包括人工阅读提取的两百多万条公开发表的科研成果和报告,可用于分析基因表达,microRNA,SNP微阵列,代谢物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的实验数据。通过IPA研究者能够搜索到有关基因、蛋白质、化学品和药物的信息,并建立起多层次的生物分子相互作用网络及关系模型。

医院动态

更多 >

我院心血管内科电生理团队首次完成高难度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术

心律失常是心血管内科常见疾病。目前,临床上快速心律失常的治疗主要有药物治疗、经导管射频消融和外科手术治疗三种方式。大多数患者是通过药物治疗的,但由于药物治疗存在成功率低、药物副作用大等问题,而外科手术治疗创伤大,经导管射频消融术具有痛苦小、微创、可以根治疾病的特点。患者住院时间短,1-3天即可出院,术后恢复快。对于室上速、房速、房扑、室早以及特发性室速等心律失常具有非常好的治疗效果。随着技术进步,对于房颤、器质性室速等复杂心律失常采用导管消融治疗也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在医院各级部门大力支持下,心血管内科今年申报的新技术项目,即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术,已经正式启动。心血管内科成立了以博士后林涛医师为组长的心脏电生理专业团队,在我院首次开展电生理检查及射频消融手术。目前已完成7例心律失常患者的射频消融术治疗,这7例患者包括室上速2例,室早1例,房扑2例,界棘房速1例,房室结双径合并房扑1例。这7例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术后效果良好,心律失常得到根治,所有患者均于术后第2-3天康复出院。心血管内科对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技术的成功开展,标志着我院心血管内科在心律失常的诊治领域迈出了重要的一步,能够跟上目前国内外心律失常领域的最新技术,为广大心律失常患者提供最佳的医疗技术和服务,也为未来学科综合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