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肿瘤医院

医院简介

杭州市肿瘤医院(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吴山院区)始建于1959年,坐落于风景秀丽的吴山景区南麓,毗邻旖旎西湖,是按三级肿瘤专科医院标准建设和管理,融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和社会保健于一体的肿瘤防治中心。医院是杭州市癌症中心、杭州市肿瘤研究所、杭州市肿瘤防治办公室、杭州市肿瘤诊治质控中心的挂靠单位。医院技术力量雄厚、学科设置齐全、仪器设备先进,环境温馨舒适。现核定床位500张,职工600余人。医院拥有国...查看完整详情

擅长领域

  • 白内障
  • 膀胱癌
  • 肠易激综合征
  • 癫痫
  • 骨肿瘤
  • 高血压
  • 冠心病
  • 肝炎
  • 骨质疏松
  • 骨质增生
  • 脊柱骨折
  • 脑梗塞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环境

更多 >
  • 杭州市肿瘤医院
  • 杭州市肿瘤医院
  • 杭州市肿瘤医院
  • 杭州市肿瘤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我院核医学科正式运营

我院核医学科创建于2011年8月,2014年5月起正式运营。科室以ECT显像诊断、PET代谢显像诊断和肿瘤核素内放射治疗为主要特色,是集诊断、治疗和科研于一体的综合性科室。 1、科室简介 核医学是利用放射性核素或核射线诊断、治疗疾病和进行医学研究的学科。核医学科创建于2011年8月,以ECT显像诊断、PET代谢显像诊断和肿瘤核素内放射治疗为主要特色。现有高级职称1人,中级职称7人,初级职称3人,归国留学博士2人,硕士2人。学科带头人赵春雷博士从事核医学科临床与基础研究工作20年,现任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青年委员,曾获日本核医学会“亚大地区杰出青年研究者奖”(2000)及“亚洲青年研究者奖”(2010)。 核医学科引进的GE公司研发生产的GEInfiniaVCHawkeye4SPECT-CT系统,是目前先进的高性能、双探头、带符合线路的双用途γ相机,既可进行全部常规SPECT显像,又具有PET显像功能。应用SPECT-CT系统可以进行全身骨扫描、心肌(脑)血流灌注显像、肾动态(功能)显像、甲状腺显像、唾液腺显像、代谢显像等多种检查,是临床不可或缺的辅助诊疗手段。 核医学科以肿瘤核医学为中心,着重开展肿瘤分子影像、新型肿瘤显像剂的开发,抗肿瘤药物和治疗方法的评价,肿瘤核素内照射治疗等。此外,核心脏病学、神经核医学和核医学脏器功能评价也是关注和实践的方向。 2、核医学科门诊 常设普通门诊:每周一至周五 门诊地点:核医学科 3、医疗特色 显像诊断特色: (1)甲状腺显像可对甲状腺功能异常、异位甲状腺、甲状腺结节性质等予以评价。 (2)全身骨显像主要用于检查肿瘤骨转移,可较X线检查等解剖学影像评价提早3-6个月发现骨转移病灶。另外还用于诊断骨炎症、骨折等。 (3)肺通气/灌注显像是诊断肺栓塞灵敏可靠的方法。 (4)心肌血流灌注显像能够发现心肌缺血的部位、范围和严重程度,为冠心病的诊治提供重要信息。门控心肌显像还可以同时对心脏功能进行评价。 (5)脑血流灌注显像可在CT、MR发现形态学异常之前发现脑功能的异常。 (6)肾动态显像能够对双肾功能进行评价。 (7)18氟-脱氧葡萄糖(18F-FDG)肿瘤代谢全身PET显像在恶性肿瘤的探查、分期、疗效评价和复发监测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8)临床实际应用中的绝大多数核医学显像检查对受检者的辐射剂量都大大低于CT检查。 核素治疗特色: (1)放射性131碘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能够大大降低分化型甲状腺癌的复发率。 (2)131碘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方法简便,不需住院,具有治愈率高,副作用小,复发率低的优点。 (3)89锶-氯化锶(89SrCl2)或153钐(153Sm)-EDTMP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引起的骨痛,可以有效缓解或消除骨疼痛,改善生存质量,总有效率约为80%。 (4)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实体性肿瘤,持续杀伤肿瘤细胞,能有效阻止瘤细胞的增殖和扩散,对正常组织的损伤小。 4、诊疗项目 (1)检查类项目:心肌血流灌注显像、心肌18F-FDG代谢显像、(心、肝)血池显像、消化道出血显像、肝静态显像、肝胆道系统显像、全身骨显像(可比X线检查提前3-6个月发现恶性肿瘤骨转移)、脑血流灌注显像、甲状腺显像、唾液腺显像、甲状旁腺显像、肾功能(动态)显像、肾静态显像、唾液腺显像、肺灌注显像和肺通气显像、下肢深静脉显像、肿瘤阳性显像、淋巴显像、肿瘤18F-FDG代谢显像、131碘全身显像。 (2)治疗类项目:甲状腺癌131碘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131碘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骨痛内照射治疗、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各种实体性肿瘤、恶性肿瘤放射免疫治疗、间质内注射治疗、敷贴治疗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手臂的血栓如何诊治
高云
回答: 手臂血栓需根据病因和严重程度采取抗凝治疗、溶栓治疗或手术取栓。手臂血栓可能与血管损伤、血液高凝状态、静脉受压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手臂肿胀、疼痛、皮肤发红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 1、抗凝治疗 抗凝药物是手臂血栓的基础治疗方式,通过抑制凝血因子活性防止血栓扩大。常用药物包括低分子肝素钠注射液、华法林钠片、利伐沙班片等。低分子肝素钠注射液需皮下注射,起效快但需监测凝血功能。华法林钠片口服方便但需定期检测INR值。利伐沙班片为新型口服抗凝药,无需常规监测凝血功能。抗凝治疗期间需观察有无牙龈出血、皮下瘀斑等不良反应。 2、溶栓治疗 对于急性严重血栓可考虑溶栓治疗,常用尿激酶注射液、阿替普酶注射液等药物。溶栓药物通过激活纤溶系统溶解已形成的血栓,但可能增加出血风险。治疗期间需严格卧床休息,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和出血倾向。溶栓治疗时间窗通常在血栓形成后72小时内效果较好,超过14天的陈旧性血栓溶栓效果有限。 3、手术取栓 当血栓导致血管完全闭塞或存在抗凝禁忌时,可能需手术取栓。常见术式包括导管取栓术、球囊扩张成形术等。导管取栓术通过介入技术将血栓抽吸清除,创伤较小。球囊扩张成形术可同时处理血管狭窄问题。术后仍需配合抗凝治疗预防复发,并定期复查血管超声评估治疗效果。 4、病因治疗 针对不同病因采取相应措施,如肿瘤患者需治疗原发病,置管相关血栓需评估导管留置必要性。血液高凝状态患者需排查抗磷脂抗体综合征、蛋白C缺乏等易栓症。静脉受压患者需解除压迫因素,如胸廓出口综合征需进行神经血管减压手术。长期卧床者需加强肢体活动促进血液循环。 5、辅助治疗 急性期可抬高患肢减轻肿胀,穿戴弹力袜促进静脉回流。疼痛明显者可短期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等非甾体抗炎药。慢性期可进行物理治疗改善肢体功能。治疗期间需避免剧烈运动和外伤,戒烟限酒控制血压血糖。定期复查凝血功能和血管超声,评估血栓溶解情况和血管再通程度。 手臂血栓患者日常需保持适度活动,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饮食宜清淡,限制高脂高盐食物,适量增加饮水。注意观察肢体肿胀程度、皮肤温度变化,如出现呼吸困难、胸痛等症状需立即就医。遵医嘱规范用药,不可自行调整剂量或停药。术后患者需按医嘱进行康复训练,逐步恢复肢体功能。建立健康档案,定期随访评估治疗效果和并发症。 高云副主任医师北京安贞医院心血管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