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

中心举办《快乐歌唱 放飞梦想》主题音乐会

时间:2014-05-20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5月15日下午,中心在花团锦簇,绿草茵茵的院内花园广场中,隆重举办了一场以《快乐歌唱  放飞梦想》为主题的音乐会。中心领导李建军、时海峰、董浩、张通、宓忠祥、刘境与正在这里住院接受康复治疗的来自全国各地的400多位残疾患者及其家属与白衣天使们载歌载舞,共同欢度即将到来的第24个全国助残日。

  中央民族大学音乐系毕业生、曾经在我院住院接受过康复治疗的脊柱脊髓患者宋宜川,在东方歌舞团青年舞蹈演员鲁静的倾情伴舞下,尽情歌唱的《放飞梦想》 使演唱会迅速进入高潮。

  来自山西的高位脊髓损伤患者刘鹏,由于损伤部位在颈髓,刚刚入院时,连说话都十分吃力。通过接受音乐看康复治疗,使他的肺活量大大增强,当他用激昂的嗓音为全场献唱《壮志在我心》的时候,博得全场一阵阵热烈的掌声。

  脊髓损伤康复病区5岁的小患者曾子涵用她银铃般稚嫩的嗓音演唱的《虫儿飞》,表达了她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向往。 脊髓神经功能重建科宋杰 、夏娟 、武珊和魏丽巍等4位护士满怀深情表演的手语歌舞《感恩的心》,深深打动了全场观众的心。 脊髓损伤患者罗家园演唱的《水手》、脊髓损伤患者尹然演唱的《光阴的故事》, 曾经的东方歌舞团青年舞蹈演员、脊髓损伤患者李辉表演的歌舞《鸿雁》、患者李天淼演唱的《彩虹的微笑》,脊髓损伤患者刘胜华演唱的《三百六十五个祝福》:刘胜华、尹然和宋宜川表演的男生小合唱《步步高》,以及特邀嘉宾苏大为演唱的《怒放的生命》、鲁静表演的舞蹈《呼勒特》和徐大理 演唱的合唱《阳光路上》都赢得了全场观众一阵阵热烈的掌声。音乐会在全场《明天会更好》 悠扬的大合唱声圆满结束。

  残疾演员们激动地说:“今天,我们用歌声来唱响心中的梦想;在今后工作和生活中,我们更要坚持积极的人生态度、良好的道德品质、健康的生活情趣,跟随梦想的指引,活出人生的精彩,为疾人康复事业努力做出自己的贡献,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我院心理科具体承办了此次活动,旨在展示医院音乐康复治疗成果,帮助残疾患者的实现自己的歌唱梦。心理科刘松怀主任指出:“音乐不仅能够带给人美的感受,还是治疗疾病的良药。目前,音乐治疗已经发展成为一个集音乐、医学、康复和心理学为一体的交叉学科,在国外已被广泛运用于医院、康复、学校、诊所、社区、老人院等机构。而我院立足专业康复的特色,综合自身作为全国康复特色医院排头兵的优势,利用分科细致、康复全面的特点,为音乐康复治疗在康复领域的学科发展创造了一个先进的平台。使众多患者从中享受到音乐带来的疗效和欣悦。”

  在音乐会结束前,中心党委副书记时海峰发表讲话,他代表中心领导班子向各位残疾职工、向在我院进行康复治疗的残疾患者及其亲属表示亲切的问候。向为残疾人康复事业辛勤奉献的医务工作者,以及一直关心、支持我国残疾人康复事业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也衷心感谢宋宜川工作室对本次活动的大力支持。

  每年五月第三个星期日是法定的全国助残日。今年助残日是5月18日,其主题是:“关心帮助残疾人,实现美好中国梦。” “全国助残日”既是我国8500万残疾人的盛大节日,也是促进残健交融,增进相互理解,唤起助残意识,形成和谐友爱风尚的社会行动。今天,“全国助残日”已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

  此次活动得到了中心办、党办、团委、保卫处和后勤处的大力支持。  

医院动态

更多 >

理论思想武装头脑 实践考察增强党性--记参加中央党校学习有感

今年4月份,我有幸被组织选派至中共中央党校国家机关分校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进行为期3个月的集中培训。通过参加党校精心组织安排的课程和社会考察活动,我不仅收获了丰富的理论知识,武装了头脑,而且还提升了党性修养,更加坚定为社会主义事业和残疾人康复事业奉献的决心。 培训期间,党校采用教授面授、观看授课录像、交流研讨、社会考察、警示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等形式,让我学习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基本问题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基本问题,当代世界经济、当代世界科技、法制、军事、思潮和当代世界民族宗教知识,以及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等;同时,还在课堂上热烈探讨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和发展中的理论和现实问题。通过系统的培训,夯实了理论基础、拓展了世界眼光、培养了战略思维、加强了党性锻炼、提高了党性、素质和能力。 除了课堂学习外,党校还组织开展了参观中央芭蕾舞团、燕城监狱等一系列社会考察活动,远赴革命老区井冈山接受革命传统教育。革命前辈们在恶劣的环境下开展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故事,深深打动了我,教育了我。 党校还提倡教学相长、学学相长,各个领域的同学们纷纷走上学员论坛、必修课导读的讲台,与大家分享各个行业的形式、面临任务和思考。 这次党校培训经历,不仅为我和同学们搭建了学习和交流的平台,而且让我丰富了知识,收获了友谊,成为自己人生中终身难忘的一段经历。相信在这里学习到的一切,必将对自己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产生深远的影响。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大姨妈从来不准怎么办
冷启刚
回答: 月经周期不规律可通过调整生活方式、药物治疗、中医调理、心理干预、定期监测等方式改善。月经不规律可能与内分泌失调、多囊卵巢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异常、精神压力过大、体重异常波动等因素有关。 1、调整生活方式 保持规律作息时间,避免熬夜,每天保证7-8小时睡眠。饮食上注意营养摄入均衡,适量增加富含维生素B族的食物如全谷物、瘦肉等,减少高糖高脂食物摄入。每周进行3-5次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游泳等,但避免过度运动。戒烟限酒,减少咖啡因摄入。 2、药物治疗 对于激素水平异常引起的月经不调,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黄体酮胶囊、戊酸雌二醇片等激素类药物调节周期。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可能需要使用炔雌醇环丙孕酮片等药物。甲状腺功能异常者需根据检查结果使用左甲状腺素钠片或甲巯咪唑片等药物。用药期间需定期复查,不可自行调整剂量。 3、中医调理 中医认为月经不调多与气血不足、肝郁气滞、肾虚等有关。可遵医嘱服用乌鸡白凤丸、逍遥丸、当归调经颗粒等中成药调理。针灸治疗可选择关元、三阴交、足三里等穴位。艾灸疗法对寒凝血瘀型月经不调有一定效果。中药调理需辨证施治,不可盲目自行用药。 4、心理干预 长期精神紧张、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会影响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可通过正念冥想、心理咨询等方式缓解压力。培养兴趣爱好,适当参加社交活动。保证充足睡眠,避免过度疲劳。必要时可在心理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焦虑药物,但需注意药物对月经的潜在影响。 5、定期监测 建议记录月经周期情况,包括经期天数、经量变化等。定期进行妇科检查、超声检查和激素六项检测。对于备孕女性,可进行排卵监测。体重异常者需监测体脂率变化。40岁以上女性要警惕围绝经期变化,必要时进行骨密度检查。发现异常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 月经不规律者日常应注意保暖,避免受凉,尤其是经期要避免冷水刺激。保持会阴部清洁,选择透气性好的棉质内裤。经期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饮食上可适量食用红枣、枸杞、桂圆等补血食物,避免生冷辛辣刺激。如出现经量突然增多或减少、周期紊乱超过3个月等情况,应及时到妇科就诊,完善相关检查明确病因。备孕女性如存在月经不调问题,建议尽早就诊评估生育能力。 冷启刚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