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

护理部隆重举办国际护士节庆祝活动

时间:2014-05-20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5月12日下午,护理部在报告厅隆重举办国际护士节102周年庆祝活动。中国康复研究中心主任李建军、副主任时海峰、张通、孔德明、主任助理宓忠祥、党委副书记刘境、职能处室负责人、科主任和护士代表共200多人出席了庆祝活动。

  会上,张通院长代表中心领导班子对全院护士致以节日的问候,同时对我院护理岗位争先创优的一系列活动予以充分的肯定。他还对我院护理工作的发展提出了宝贵的建议。

  大会宣布,急诊科护士长王淑华荣获北京护理工作者协会颁发的“第三届北京市优秀护士奖”,中心主任李建军亲自为王淑华颁发了“北京市优秀护士奖”奖牌,护士代表向她敬献鲜花,对她获得的殊荣表示诚挚的祝贺和崇高的敬意。王淑华说,她这份荣誉属于所有护理同仁们。她向各级领导、各兄弟科室和急诊科与自己并肩工作的兄弟姐妹们表示真诚的感谢。

  会上,谢家兴副主任代表护理部宣布,急诊科、骨科、泌尿外科、神经康复二科荣获“优秀护理集体”称号,赵世茹等33名护士荣获“优秀护理服务之星”称号。

  郑红云副主任代表护理部宣布,8位护士在近期举办的“医院护理技能大赛”中分别获得 “岗位练兵标兵”一、二、三等奖。他们是:一等奖李天雪、二等奖刘蕊、狄梦洁、三等奖李蕾、李晶、陈硕、史红茹、成泽莉。中心全体领导班子成员上台为获奖者颁发了证书并合影留念。

  护士武珊表演了优美的舞蹈《卷珠帘》。护理部主任唐小慧为去年新入职的四位护士戴上了象征着圣洁的燕帽,并带领他们庄严宣誓,献身伟大的护理事业。

  在 “天使俏佳人”服装秀展示环节中,来自20个护理单元的30多名护士身穿专业医护服饰,在悠扬的音乐声中相继登上舞台,为在场观众打造了一个和谐的医疗机构形象文化意境,展示了护理工作者朝气蓬勃的团队职业形象和白衣天使健康、时尚、多才多艺的迷人风采,他们的表演,赢得台下观众一阵阵热烈的掌声。

  护理部为全体护士准备了精美可口的巧克力并附上了对各科室的祝福语。

  最后,中心领导为大家切开了祝福的蛋糕,与大家一起分享节日的欢乐。 活动在团结、欢乐的气氛中落下帷幕。

医院动态

更多 >

理论思想武装头脑 实践考察增强党性--记参加中央党校学习有感

今年4月份,我有幸被组织选派至中共中央党校国家机关分校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进行为期3个月的集中培训。通过参加党校精心组织安排的课程和社会考察活动,我不仅收获了丰富的理论知识,武装了头脑,而且还提升了党性修养,更加坚定为社会主义事业和残疾人康复事业奉献的决心。 培训期间,党校采用教授面授、观看授课录像、交流研讨、社会考察、警示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等形式,让我学习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基本问题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基本问题,当代世界经济、当代世界科技、法制、军事、思潮和当代世界民族宗教知识,以及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等;同时,还在课堂上热烈探讨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和发展中的理论和现实问题。通过系统的培训,夯实了理论基础、拓展了世界眼光、培养了战略思维、加强了党性锻炼、提高了党性、素质和能力。 除了课堂学习外,党校还组织开展了参观中央芭蕾舞团、燕城监狱等一系列社会考察活动,远赴革命老区井冈山接受革命传统教育。革命前辈们在恶劣的环境下开展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故事,深深打动了我,教育了我。 党校还提倡教学相长、学学相长,各个领域的同学们纷纷走上学员论坛、必修课导读的讲台,与大家分享各个行业的形式、面临任务和思考。 这次党校培训经历,不仅为我和同学们搭建了学习和交流的平台,而且让我丰富了知识,收获了友谊,成为自己人生中终身难忘的一段经历。相信在这里学习到的一切,必将对自己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产生深远的影响。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皮肤泡洪水起疙瘩是怎么回事
聂小娟
回答: 皮肤泡洪水起疙瘩可能与接触性皮炎、细菌感染、真菌感染、过敏反应、寄生虫感染等因素有关,可通过局部清洁、外用药物、口服药物、抗过敏治疗、就医检查等方式处理。 1、接触性皮炎 洪水中的污染物、化学物质或腐烂有机物可能刺激皮肤,导致接触性皮炎。表现为局部红肿、丘疹或水疱,伴有瘙痒或灼热感。可遵医嘱使用炉甘石洗剂、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复方醋酸地塞米松乳膏等药物缓解症状。避免反复搔抓,防止继发感染。 2、细菌感染 洪水中的致病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可能通过皮肤微小破损侵入,引发毛囊炎或脓疱疮。症状包括红色丘疹、脓疱及疼痛,严重时伴随发热。需遵医嘱使用莫匹罗星软膏、夫西地酸乳膏、红霉素软膏等抗生素治疗。保持患处干燥清洁,必要时覆盖无菌敷料。 3、真菌感染 潮湿环境易诱发皮肤癣菌感染,常见于足部或褶皱部位。表现为环形红斑、脱屑伴剧烈瘙痒。可遵医嘱使用联苯苄唑乳膏、硝酸咪康唑乳膏、特比萘芬凝胶等抗真菌药物。穿透气鞋袜,避免与他人共用毛巾等物品。 4、过敏反应 洪水中的花粉、霉菌孢子或昆虫分泌物可能引发过敏性荨麻疹,皮肤出现风团样疙瘩,时起时消。需遵医嘱口服氯雷他定片、西替利嗪片或外用糠酸莫米松乳膏。记录接触史帮助识别过敏原,严重时需急诊处理。 5、寄生虫感染 洪水可能携带血吸虫尾蚴等寄生虫,穿透皮肤后引发尾蚴性皮炎。表现为侵入部位红色丘疹或线状疹,伴随刺痛感。需就医进行病原学检查,确诊后遵医嘱使用吡喹酮片等驱虫药。接触洪水后立即用清水冲洗全身,减少感染概率。 洪水接触后出现皮肤异常应尽快用流动清水冲洗,避免使用刺激性清洁剂。穿着宽松棉质衣物减少摩擦,饮食上暂时避免海鲜、辛辣食物等可能加重过敏的食材。若疙瘩持续扩散、化脓或伴随发热、淋巴结肿大等症状,须立即至皮肤科就诊,必要时进行细菌培养或过敏原检测。日常注意洪水接触后的48小时内观察皮肤变化,未完全消退前避免再次接触污染水源。 聂小娟副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皮肤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