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

我院召开全国血液净化继教班暨安徽省血液净化护理专委会成立大会

时间:2014-07-07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6月26-29日,由安徽省护理学会主办,我院承办的全国血液净化专科护理新进展培训班暨安徽省血液净化护理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顺利召开,来自全国血液净化专业的160余名人员参加了本次会议。省护理学会费勤福理事长、我院院长吴佩、副院长赵国海等出席开幕式,护理部主任章泾萍主持会议。

  会议邀请了省内外血液净化医疗、护理界的知名专家授课,他们分别从不同视角作了精彩的报告,传播了新知识、新理念和新技术。大会还成立了安徽省血液净化护理专业委员会,选举产生了28名委员,我院护理部主任章泾萍当选为主任委员。 (护理部 供稿)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脚上起了个水泡怎么处理
聂小娟
回答: 脚上起水泡可通过保持清洁、避免摩擦、局部消毒、药物涂抹、穿刺引流等方式处理。水泡通常由摩擦损伤、烫伤、过敏反应、真菌感染、病毒感染等原因引起。 1、保持清洁 用温和的肥皂和清水清洗水泡及周围皮肤,避免使用刺激性清洁剂。清洗后轻轻拍干,保持患处干燥。清洁有助于减少细菌感染风险,促进水泡自然愈合。若水泡周围出现红肿或渗液,需及时就医。 2、避免摩擦 减少对水泡的压迫和摩擦,可穿宽松透气的鞋袜或使用软垫保护。避免自行撕破水泡表皮,完整的水泡皮能保护创面。若水泡位于足底等易摩擦部位,可用无菌敷料覆盖并固定。 3、局部消毒 对未破损的小水泡可用碘伏或酒精棉片消毒周围皮肤,每日2-3次。消毒时动作轻柔,避免弄破水泡。若水泡已破损,需先清除坏死皮肤再消毒,必要时外涂莫匹罗星软膏预防感染。 4、药物涂抹 对瘙痒性水泡可外用炉甘石洗剂,感染风险较高时可薄涂夫西地酸乳膏。真菌感染引起的水泡需联用酮康唑乳膏,病毒感染引起的水泡可涂抹阿昔洛韦乳膏。药物使用前应明确病因。 5、穿刺引流 直径超过1厘米的张力性水泡可由医护人员用无菌针具穿刺引流,保留泡皮作为天然敷料。穿刺后涂抹抗生素软膏并用敷料保护,每日更换。禁止自行用不洁器具挑破水泡。 日常应选择合脚的鞋袜,运动时使用防磨贴保护易摩擦部位。保持足部干爽,避免长时间浸泡热水。糖尿病患者出现水泡需尽早就医,不可自行处理。观察水泡变化,若出现化脓、发热或扩散需及时就诊。恢复期间避免剧烈运动,可抬高患肢减轻肿胀。 聂小娟副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皮肤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