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航天总医院

神经外科成功为患者摘除巨大室管膜瘤

时间:2013-12-31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近日,总医院神经外科为一名患者摘除由颈髓延伸到第四脑室内的室管膜瘤。这是国内迄今为止摘除的难度最大室管膜瘤之一。主管医师万宏介绍,目前患者病情平稳,四肢肌力恢复,已出院。

    患者张某,男性,21岁,去年感觉双下肢轻微乏力,今年11月自觉明显加重,四肢无力,伴纳差,12月中旬自觉呼吸困难。12月17号,张某来到北京接受检查,结果显示他从颅内第四脑室内至颈髓内长有一长275px巨大的肿瘤,延髓、颈髓受压明显变薄几近消失,结合我院核磁共振检查,初步判断为室管膜瘤。

    12月21号,张某住进我院神经外科,入院后给予完善检查及术前准备。庞克军副主任发现患者的巨大肿瘤非常特殊,又位于生命中枢,手术造成患者死亡的危险性极大,即使手术成功,术后症状也很可能会比术前加重。庞克军副主任从事神经外科二十多年来,首次遇到这样特殊的病例。这棘手的病例确实给庞克军副主任出了个难题,但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后,他做出决定:有一线的希望也要全力拼搏挽救患者!为了最大限度保证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庞克军副主任和万宏医师在外院的协助下精心设计了缜密的手术方案,在全麻下为患者进行了枕-颈后正中入路延颈颈髓占位切除术,凭着丰富的神经外科手术经验,经过十几个小时的努力,终于将张某第四脑室至颈髓内生长了约十几年的巨大肿瘤全部完整摘除,手术取得了圆满成功。

    手术最艰难的环节就是剥离肿瘤,因为在剥离过程中,任何一点闪失都会造成患者呼吸心跳停止,轻者也会导致患者高位截瘫。由于瘤体颈髓紧紧粘连在一起,每一次剥离范围只有0.1厘米,十几年巨大肿瘤完整摘除的过程中,庞克军副主任反复进行了上万次剥离操作。

    万宏医生介绍,室管膜瘤是胶质瘤的一种,位于脊髓部位的室管膜瘤,病程较长,发病年龄多较低,属于良性或低度恶性肿瘤,只要手术做到肿瘤完全切除,未损伤其周围的神经结构,可望达到治愈的程度。张某目前已出院,经过一段时间休息,他的脊髓神经功能会进一步恢复,有望像正常人一样生活。

    (神经外科)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孕晚期临产预兆有哪些
冷启刚
回答: 孕晚期临产预兆主要有规律宫缩、见红、破水、胎动减少、下坠感等。这些症状可能提示即将分娩,需及时就医评估。 1、规律宫缩 规律宫缩是临产最可靠的征兆,表现为腹部阵发性紧缩感,初期间隔10-20分钟,逐渐缩短至3-5分钟,每次持续30-60秒。宫缩强度会逐渐增强,且不会因改变体位或休息而缓解。若每小时出现4-6次规律宫缩,或伴随腰骶部酸胀感,通常提示进入产程。此时需记录宫缩频率,并携带待产包前往医院。 2、见红 见红指阴道排出少量粉红色或褐色黏液,是宫颈黏液栓脱落的标志。多发生在临产前24-48小时,因宫颈扩张导致毛细血管破裂所致。需注意出血量不应超过月经量,若出现鲜红色大量出血,可能提示胎盘早剥等异常情况。见红后建议避免剧烈活动,观察是否伴随其他临产征兆。 3、破水 破水即胎膜破裂羊水流出,表现为阴道突然涌出温热液体或持续少量渗漏。破水后需立即平卧防止脐带脱垂,并记录破水时间、羊水颜色。正常羊水应为清亮或淡黄色,若呈绿色或伴有臭味,可能提示胎儿窘迫或感染。无论是否出现宫缩,破水后均需在12小时内就医。 4、胎动减少 临产前1-2天可能出现胎动减少现象,因胎儿头部入盆后活动空间受限所致。但每小时胎动仍应不少于3次,若12小时内胎动少于10次或完全消失,需警惕胎儿缺氧。建议每日固定时间计数胎动,采用卧位或坐位专注感受,发现异常时需立即胎心监护。 5、下坠感 胎儿入盆后孕妇会感到腹部下坠、耻骨压迫感,可能出现尿频加重、行走不便等症状。部分孕妇此时胃部压迫感减轻、呼吸更顺畅。下坠感通常出现在初产妇临产前2-4周,经产妇可能直至临产才出现。该征兆需结合其他临产表现综合判断,单独出现时不需特殊处理。 孕晚期出现临产征兆时需保持镇定,避免过度紧张。建议提前准备好待产用品及证件,熟悉就医路线。每日监测胎动并记录身体变化,出现破水、规律宫缩或异常出血时须立即就医。分娩前可适量进食易消化食物补充体力,但进入活跃期后应禁食。保持会阴清洁,破水后避免盆浴或性生活,防止逆行感染。若预产期超过一周仍无临产迹象,需住院进行引产评估。 冷启刚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