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航天总医院

静脉输液治疗小组工作手记

时间:2013-12-31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众所周知,静脉输液治疗是我们临床常用的重要护理手段之一,虽然我们护士在日常工作中已经积攒了丰富的经验,但是这些经验也仅限于我们临床工作的积累和案例交流,没有上升到专业学科层面,为了使静脉输液治疗更加规范化、标准化、程序化,更有效地利用护理人力资源,提高护士穿刺成功率,减少患者痛苦,提高患者满意度,在护理部的大力支持下,今年9月底筹备组成了静脉输液治疗小组,为改进我院的静脉输液质量做出贡献。

  静脉输液治疗小组成员有:护理部陆春慧主任、张爱华护士长;呼吸内科护士张稳(获得静脉输液治疗专业护士资格证);神经外科护士宋颂(获得静脉输液治疗专业护士资格证);内分泌血液科护士贾雨娜(获得PICC专业护士资格证);消化内科护士吴柳蓉(获得PICC专业护士资格证);新成员还有普外科护士隗柳欣和妇科护士陈雪萍。

  我们的工作职责是将先进的静脉输液理念和技术传播给临床护士;收集临床新药配伍禁忌,指导新药临床应用,掌握静脉输液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保证用药安全;用专业知识和技能指导各科室静脉输液及疑难穿刺;为患者及患者家属提供相关输液知识指导;建立信息收集与反馈制度,定期收集临床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定期进行静脉输液质量监控;帮助解决临床静脉输液治疗实践中的问题,给予全院护理会诊,对静脉输液的问题与相关科室共同探讨,制定解决办法并定期组织系统理论知识培训及学术交流。

  在呼吸内科、消化内科、内分泌血液三个试点科室进行留置针使用问卷调查,发现存在问题最多的是延长管内易回血、留置针容易堵管、护士封管手法不正确,其次是封管液量不准确和输液后不夹闭白夹子。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做了相关理论知识和操作培训,培训后发现上述问题明显减少,但依然有科室存在相关问题,可能与培训不到位和个别护士执行力度不够有关,我们会进一步加强培训和临床监督、指导。当然这些问题不只存在于这三个试点科室,其他科室也可能存在以上问题,需要我们大家共同注意。下面是我们在临床中发现的一些留置针使用不规范的照片,请大家参考:   我们的质控流程是:在收集临床工作中遇到问题后,针对遇到问题进行规范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方面的培训,培训后静疗小组成员会深入科室检查执行落实情况,并汇总记录。

  现阶段主要工作内容是对小组内成员进行静脉输液知识系统、统一培训,做到小组内统一;逐步开展全院有关留置针使用问题的问卷调查及相关知识培训;

  结合2009版《输液治疗护理实践指南与实施细则》及2011版《输液治疗护理杂志》,摘录部分内容并结合具体情况制定总医院的《输液治疗安全手册》。

  希望通过我们静疗小组对全院护士的系统培训后,在短期内能改善我院的静脉输液质量,我们也将尽微薄之力来规范我院静疗操作。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嗓子深处一直有痰一直痰鸣
马晓斌
回答: 嗓子深处一直有痰且持续痰鸣可能与慢性咽炎、鼻后滴漏综合征、支气管炎、胃食管反流或过敏性鼻炎等因素有关。痰液积聚通常由炎症刺激、分泌物增多或气道高反应性导致,可通过药物治疗、生活方式调整等方法缓解。 1、慢性咽炎 慢性咽炎患者因咽喉黏膜长期受刺激,黏液分泌增多形成痰液,常伴随咽干、异物感。治疗需减少辛辣饮食刺激,遵医嘱使用复方硼砂含漱液、西地碘含片或银黄含化片缓解症状。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可减轻局部水肿。 2、鼻后滴漏综合征 鼻腔分泌物倒流至咽喉部引发痰鸣,多与鼻炎、鼻窦炎相关。患者常有鼻塞、倒吸涕症状。建议使用生理性海水鼻腔喷雾冲洗,配合氯雷他定片或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控制过敏反应,必要时需处理鼻窦病灶。 3、支气管炎 支气管黏膜炎症导致黏液分泌亢进,痰液黏稠难以咳出时可闻及痰鸣音。急性期需用盐酸氨溴索口服溶液稀释痰液,慢性患者可长期服用桉柠蒎肠溶软胶囊。伴细菌感染时需联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 4、胃食管反流 胃酸刺激咽喉部引发反射性黏液分泌,晨起痰鸣明显且伴烧心感。建议睡前3小时禁食,抬高床头15度,服用雷贝拉唑钠肠溶片抑制胃酸,配合铝碳酸镁咀嚼片保护黏膜。 5、过敏性鼻炎 过敏原持续刺激导致鼻咽部分泌物增多,痰液清稀且伴阵发喷嚏。需检测过敏原并避免接触,发作期使用盐酸左卡巴斯汀鼻喷雾剂,口服孟鲁司特钠咀嚼片阻断炎症介质。 日常需保持环境湿度40%-60%,每日饮水1500毫升以上稀释痰液。避免吸烟及二手烟暴露,用淡盐水漱口减少咽喉刺激。若痰液带血、持续两周未缓解或伴随呼吸困难,需及时进行喉镜或胸部CT检查。长期痰多者应排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基础病变,过敏体质患者需定期清洗床上用品减少尘螨接触。 马晓斌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呼吸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