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市第一医院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中风是怎么造成的
邵自强
回答: 中风可能由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糖尿病、不良生活习惯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控制基础疾病、调整生活方式、药物治疗、康复训练、手术干预等方式改善。中风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分为缺血性和出血性两类,需及时就医处理。 1、高血压 长期未控制的高血压是中风的主要危险因素,血压过高会导致脑血管壁损伤或破裂。患者可能出现头痛、眩晕或肢体麻木等症状。治疗需遵医嘱使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缬沙坦胶囊等降压药物,同时限制钠盐摄入并定期监测血压。 2、动脉粥样硬化 脑血管内斑块形成会阻塞血流或引发血栓脱落,导致脑梗死。常见症状包括突发性偏瘫、言语不清。治疗可选用阿托伐他汀钙片稳定斑块,阿司匹林肠溶片抗血小板聚集,严重时需行血管内支架置入术。 3、心脏病 房颤等心脏疾病易形成附壁血栓,脱落后可能引发脑栓塞。患者常有心悸、胸闷等前驱症状。需使用华法林钠片抗凝,或通过左心耳封堵术预防血栓,同时控制心率失常。 4、糖尿病 血糖持续升高会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加速动脉硬化进程。典型表现为多饮多尿伴肢体感觉异常。治疗需联合二甲双胍缓释片控制血糖,配合硫辛酸胶囊改善神经代谢。 5、不良生活习惯 长期吸烟、酗酒、高脂饮食及缺乏运动均会提升中风风险。这类生理性因素可通过戒烟限酒、低盐低脂饮食、每周150分钟有氧运动等生活方式干预改善,无须药物处理。 预防中风需定期检测血压血糖,保持BMI在18.5-24之间,每日食盐摄入不超过5克。突发面部歪斜、肢体无力等征兆时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发病4.5小时内进行静脉溶栓可显著改善预后。康复期患者可在专业指导下进行吞咽功能训练、步态平衡练习等康复治疗。 邵自强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神经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