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市第一医院

重症监护室 (共1位医生)

科室简介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六大亮点 促进行评

今年我院行评工作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有组织、有步骤地实施,呈现出六大亮点。 1、全面实行患者就医“一卡通”。从今年3月1日起,医院开始实行医保卡“一卡通”,取消解锁卡操作。医保病人可直接持卡到医生处就诊,为方便患者,医院引进36台自助终端机,分别设在门诊各楼层、医技检查相关科室,可自助结算、存款,并与银联系统对接可刷银联卡,基本可满足病人的结算需求。 2、大力推进优质护理服务。近年来,医院一直在致力于进一步搞好护理工作,在全院推行优质护理服务规范。安排护士长去泌尿外科跟班学习,亲身体会、感受泌尿外科优质护理的做法和效果,并结合自己科室实际,推进自己所在科室的优质护理服务工作。 3、建立收集意见与整改规范机制。建立医疗服务中心,以电话回访的形式,广泛听取患者反映医疗服务中存在的问题,收集患者的意见建议,回答对医疗服务的咨询,对不满意的方面给予沟通解释,对整改情况的回复。6月份电话回访1808名住院患者,收集意见建议近240条,并认真进行反馈整改。 4、加强员工队伍建设。坚持两手抓,一手抓整改,一手抓教育。对科室全体人员经常性的开展教育,组织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丰富文化生活,陶冶情操。 5、严格执行“九不准”,强化廉洁行医。把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卫生计生委《加强医疗卫生行风建设“九不准”》作为今年行风建设的重要举措。 6、加强宣传报道,弘扬优质服务正能量。今年与电视台和闽北报社签订宣传报道协议,加大对医院服务、专业技术、专家及行风服务的报道。到5月底,今晚九点半共用稿19篇,主要内容大多涉及到新技术新项目,让百姓知道我们怎么做。闽北日报健康周刊共刊登33大篇稿件。既有医院所取的成就,也有一些医德高尚,传递了正能量,弘扬了正气,取得了很好的宣传效果。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每天早晨都恶心干呕
于淑霞
回答: 每天早晨都恶心干呕可能与胃肠功能紊乱、妊娠反应、慢性咽炎等因素有关。建议根据具体病因采取相应措施,必要时就医检查。 1、胃肠功能紊乱 夜间胃酸分泌过多或饮食不当可能导致晨起恶心干呕。胃酸反流刺激食管黏膜会引起反射性干呕,常伴随上腹灼热感。可尝试睡前3小时避免进食,抬高床头15厘米。若症状持续,需排除胃食管反流病,医生可能建议使用铝碳酸镁咀嚼片、雷贝拉唑钠肠溶片等抑酸药物。 2、妊娠反应 育龄期女性出现晨呕需优先考虑妊娠可能。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升高会刺激呕吐中枢,这种症状多始于孕6周,表现为空腹时恶心加重。建议晨起前少量进食苏打饼干,补充维生素B6缓解症状。确诊妊娠后应避免擅自用药,需在产科医生指导下处理剧烈呕吐情况。 3、慢性咽炎 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会引发晨起刺激性干呕,夜间分泌物积聚加重症状。患者常伴咽部异物感,检查可见咽黏膜充血。可用生理盐水漱口缓解,避免辛辣食物刺激。医生可能开具银黄含片、西地碘含片等局部抗炎药物,合并细菌感染时需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 4、鼻后滴漏综合征 鼻炎或鼻窦炎导致的分泌物倒流会刺激咽部引发晨呕。患者多有鼻塞、流涕史,卧位时分泌物积聚更明显。建议睡前用海盐水冲洗鼻腔,使用氯雷他定片控制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窦炎需配合桉柠蒎肠溶软胶囊促排分泌物,严重者需鼻内镜手术。 5、心理因素 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可通过自主神经紊乱引发功能性恶心。这类患者多伴有失眠、心悸,症状与进食无关。建议保持规律作息,进行正念呼吸训练。持续存在情绪障碍时,心理科医生可能开具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等抗抑郁药物配合认知行为治疗。 长期晨起恶心干呕需记录症状特点与伴随表现,避免摄入咖啡、酒精等刺激性物质。建议完善胃镜、喉镜及激素水平检查,妊娠女性应严格遵医嘱用药。调整睡眠姿势为左侧卧位有助于减少胃酸反流,咽炎患者保持室内湿度在50%左右可减轻黏膜刺激。若症状持续2周以上或出现体重下降、呕血等警示症状,须立即消化科就诊。 于淑霞副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消化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