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立医院东院

骨科挑战高难 给换肾老人再换髋关节

时间:2011-08-22 18:07 作者:复禾健康

 让肾移植激素替代治疗、体重仅31公斤、多种合并症的病人自由行动

 

日前,青岛市立医院骨科成功为仍在接受激素替代治疗、体重只有31公斤,伴有主动脉硬化、右肺上叶纤维性病灶等合并症的69岁老人成功进行了髋关节置换,对病情如此复杂的病人完成甲类大手术,标志着青岛市立医院骨科在疑难人工关节置换方面取得重要突破。

 

宋大娘受左髋疼痛的折磨已经6个月了,走路时不得不跛着脚。疼得实在受不了了,才来到市立医院骨科。科主任李维林诊断病人为左侧股骨头坏死(三期)(最坏为四期),再不手术病人股骨头将会完全坏死,到时候,病人不仅要遭受更大的疼痛,而且将无法动弹。但由于仍在接受激素替代治疗,体质极差,极易感染,还要避免发生排异反应,病人的多种合并症,也使手术难上加险,更为不利的是,病人31公斤的极小体重意味着,即便术中少量的失血也会导致严重的休克而危及生命。

 

经过全科与麻醉科、泌尿外科以及肾内科等多学科认真、细致的会诊,李维林主任、彭国栋副主任医师、马秉正住院总医生精心制订了手术方案并选择了最适合病人的一种新型关节,这种关节股骨头直径大、摩擦系数小、不易脱位,避免病人二次手术。他们认真考虑术前、术中、术后的每一个细节,又制定了多套风险应急预案。为了防止病人因输血产生排异反应,还专门从医院东院调来自体输血仪。

 

肾移植手术病人的护理对骨科护理方面是一个盲区,护士长带领科室姐妹们积极向泌尿外科和肾内科“取经”,在做好病人生活护理的同时,细致地观察病情,待病人各方面指标有了明显好转后才开始手术。

 

术中,手术医生尽量避免肾毒性药物的使用,主刀医生李维林采用较小的切口准确无误地暴露出病人的髋关节,以娴熟的操作技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切除掉已经坏死的股骨头。医生们严格无菌操做,采用脉冲冲洗切口,减少感染的风险。他们沉着冷静、有条不紊,与手术室护士密切配合,经过1个半小时的紧张手术,终于为病人成功置换上了目前最新型的、全陶瓷、大头人工全髋关节。

 

术后护理小组从监测肾功能、防止脱位和预防感染等方面入手给病人制定了全方位的护理方案,用什么药、怎样吃药、怎么坐、怎么躺,怎么翻身、怎样锻炼……专业护士一一耐心地对病人及家属进行认真地指导。经过一周专业、细致的护理,病人很快在家人的搀扶下下地活动了。两周后,宋大娘出院时高兴地说:“换了这个关节,腿也不疼了,终于可以自由行动,不用再拖累孩子们了!”

医院动态

更多 >

本部多部门开展医疗知识联合培训

  7月31日,本部医务科联合输血科、门诊部、院感科共同举办了涉及科学合理用血、医疗风险防范、慢性病监测以及医院感染应对的多部门联合知识培训。2013年入院新职工、各科室疫情员以及其他医护工作人员参加了本次培训。 本部医务科黄俊谦主任对医疗风险预见与防范以及住院告知书的签署进行了强调,并通过举例向医务人员展示如何书写规范的输血病程记录。本部门诊部魏瑛琪主任针对死亡医学证明书的填写、各项慢性病的监测及报告制度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讲解。输血科主任尹凤媛从科学合理用血的定义到临床输血的现状、原则以及技术规范、输血指南等对参训人员做了认真、细致的说明。院感科邓乃梅主任对低年资医务人员常见感控薄弱环节与应对策略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和演示,并通过视频向大家演示了正确的院感防护操作流程。 参加培训的医护人员听讲认真,积极互动。通过培训,各科室疫情员对慢性病监测与上报有了清晰准确的认识,新入院职工对科学合理用血、输血病程记录、住院告知书以及常见医院感染的防控有了深刻的理解。为巩固培训效果,培训结束后还对新职工进行了考核,并将考核结果将作为新职工申请处方权的依据之一。

专家科普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