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

全院会诊解顽疾--我院针对疑难病例进行全院会诊显成效

时间:2014-07-15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日前,我院连续对2例疑难病例进行全院会诊,取得了较好效果。

  来自新疆的小女孩阿依鲜古丽,7岁时患感冒,之后反复感染,病情不断加重,目前肺部严重感染,小女孩身体极度虚弱。小女孩的病情被新疆当地媒体报道,也受到了《人民日报》等媒体的关注,我院新疆医疗队了解到小姑娘的情况后,主动将她接到医院进行治疗,针对小姑娘的病情,医院召开了全院会诊,张聪院长、高天君副院长,医务部蔡明主任和呼吸科、结核病研究所、儿科、营养科、胸心外科、麻醉科、心内科、放射科、IUC二区共9个科室的专家对小姑娘的病情进行了会诊。各位专家结合患者查体情况,病史和各项检查,从本专业角度出发对下一步治疗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在结核病研究所结核一科,有一位来自黑龙江的患者赵一明,她年仅17岁,是齐齐哈尔市实验中学的一名学生,品学兼优。她的母亲是当地针织厂下岗职工,父亲患肺结核病现因患病并照顾女儿亦长期不能参加工作。

  5月30日,赵一明因为“间断咳嗽、咯痰伴发热7个月”住进我院结核病研究所ICU病房,6月03日转入结核一科,现住院治疗40余天。赵一明患有继发性肺结核、肺部感染、药物性皮炎、过敏性紫癜、1型糖尿病、不完全性肠梗阻、消化道出血、电解质紊乱、营养不良、肝功能异常等。由于对抗结核药物过敏,对她的治疗一度陷入困境。

  张聪院长、高天君副院长,医务部蔡明主任,组织结核病研究所、呼吸科、放射科、皮肤科、血液科、肾脏病科、营养科、内分泌科的专家对赵一明的病历进行会诊。会诊期间,各位专家都发表了自己的意见,针对赵一明复杂的病情专家们提出了一系列值得尝试的治疗方案,会诊卓有成效。

  张聪院长指出,这两次全院会诊,各科室都高度重视,派出会诊的均是主任、副主任级的专家,会诊过程中各位专家认真查体,仔细分析病历和检查结果,提出的建议多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为下一步有效治疗提供了宝贵参考。今后,希望这种全院会诊能够形成一种常态,全院各科室要齐心协力攻克难题。

  在结核病研究所会诊前,机关和结核病研究还为赵一明进行了捐款。

  全院专家为来自新疆的阿依鲜古丽会诊

  专家们讨论小古丽的病情

  医务部蔡明主任到机场迎接小古丽

  急救人员为小古丽吸氧

  全院专家为黑龙江的患者赵一明进行会诊

  张聪院长对会诊进行总结

  张聪院长为赵一明捐款

  杜福胜政委为赵一明捐款

  机关干部为赵一明捐款 

医院动态

更多 >

《新疆日报》刊登我院援疆医疗队新闻

军民鱼水情 来自察布查尔的爱民报告 ——解放军总参谋部总医院对口援疆记事 □通讯员黎云孙进军万懿 对于医疗队和队长王恒林来说,察布查尔曾经是一个遥远的名字。如今,这里已经是他们魂牵梦绕的第二故乡。 察布查尔,全国唯一的锡伯族自治县。解放军总参谋部总医院对口支援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人民医院,今年已经是第5个年头。 5年来,一茬茬穿着军装的医疗队来了又走,走了又来,把北京和察布查尔紧紧连在一起。2014年的医疗队,由总参总医院骨科、肝胆、眼科、泌尿、神内和麻醉等专家组成。他们抵达后的第一件事,就是下到最基层的乡村为农牧民看病。 琼博拉乡是第三站,也是离县城最远的一个乡。在这个紧邻中哈边境线的乡里,居住着以维吾尔族为主的近万名群众。 “没想到老乡对我们的期望这么高。”王恒林还记得当天的场景,村民们拥在只有4名医生的乡卫生院门前,用力地鼓着掌。 西北边陲紫外线强,青光眼、白内障等眼病高发,眼科专家盛豫的诊台前很快排起了长龙。“今天不管有多少病人,我都要看完。”一个上午,盛豫看了50多个病人。 边境乡里的大多数维吾尔族群众都不懂汉语,学校的老师和卫生院的维吾尔族护士当起了翻译,诊断在专心和吃力中进行。太阳从东走到西,诊台也移了好几个地方,人们才不会被刺眼的阳光晒着。 在完成了3个贫困乡的巡诊后,医疗队摸排掌握了一批病人,依托县人民医院,开展手术或进一步治疗。县电视台早就把医疗队到来的消息滚动播放着。县里还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专门发了通知,规定各级领导不能前往就诊,把机会留给牧民和普通患者。 54岁的维吾尔族农民努尔塔依排上了第一台手术,为他主刀的,是总参总医院副院长、骨科专家高天君。努尔塔依患上的是“尺神经卡压综合症”。“其实是一种很普通的疾病,只需要一个小时就能解决问题。”高天君说。 看着父亲从手术室里推出来,努尔塔依的女儿阿依古丽眼泪无声地滑落。 “很多病人都是因为缺少基本的保健常识,久病不医导致病情加重。”神经内科专家耿晓非接诊了82岁的老人吐鲁逊阿衣,血压高得惊人,随时都可能有危险。耿晓非赶紧安排了服药治疗。吐鲁逊阿衣的女儿米克拉也长长地吐了一口气:“我的贫血病,就是去年来的解放军治好的。” 当地今年干旱,地里的油菜连种了三次都被旱死。医疗队的到来,为正在抗旱的乡亲们带来了更多的希望。听到乡里的干部介绍有重病号不能到医院就诊,医疗队就一家一家地登门,连续走了10多家。考虑到当地的经济状况,医疗队带来的药品都是免费发放。刚刚博士后毕业特招入伍的泌尿外科专家袁铭始终面带微笑,耐心地为每名患者写下服药的时间和剂量。 “我们正在探索更长效的医疗扶贫机制,改善乡亲们的医疗卫生条件。”总参总医院院长张聪说,光靠一次两次送医送药下乡不能根本解决问题,关键是要提高当地的医疗水平。 每次来到察布查尔,北京的医疗专家都要组织开展医护人员的教学讲座,和县医院的同仁一起会诊疑难病例,同台手术。 锡伯族的县医院院长王春勇用“手握手,心连心”来形容这几年的帮扶工作,“我们这里进步快的医生护士,都到北京进修过。” 5年来,一批批县医院的医护骨干派往总参总医院进修,成为当地永远不走的医疗专家。 除了不间断地坐诊、义诊和巡诊,每一批医疗队来到察布查尔,都要交上一笔特殊的党费。5年来,这些特殊党费已经交了将近10万元。如今,这些钱已经帮助维吾尔族、锡伯族、回族和汉族的10个孩子重新露出了笑容。医疗队还承诺,一直要资助到孩子们年满18周岁。

专家科普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