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

医院介绍 Hospital about us

基本资料

医院等级:三级

医院类型:综合医院

医院性质:公立

医院医保:

特色科室:骨科、呼吸内科、内分泌科、肾内科、心血管内科、普外科、泌尿外科

预约挂号
医院介绍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原广州医学院港湾医院、第五附属医院),三级综合医院,位于广州市黄埔区港湾路,始创于1957年,是黄埔区建院最早、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医院和爱婴医院,广州市城镇职工和居民医疗保险定点医院,广州市生育保险定点医院,广东省和广州市工伤保险定点医院,广州市公费医疗(含增城)定点医院,广州120急救中心网络医院。经广州市政府批准,2007年初移交广州医科大学管理,是广州医科大学八家直属医院之一,市属事业单位。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占地面积约2.9万平方米,现有床位编制512张,规划床位1000张。医院配套设施完善,是一所以微创外科技术和康复医学技术为品牌特色,集医疗、教学、科研与预防保健为一体的综合性医院。设有泌尿外科、骨科、普外科、心血管内科、内分泌、肾内科、血液净化中心、呼吸内科、消化内科、产科、妇科、康复医学科、儿科、新生儿科、预防保健科(体检中心)、中医科、耳鼻咽喉科、眼科、口腔科、皮肤科、医学美容科、急诊科及重症监护等20多个临床科室和医学影像、医学检验、病理、超声诊断、心电图、麻醉等多个医技科室。同时承办大沙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下设黄埔街、姬堂、新港社区卫生服务站。各社区卫生服务站均为广州市医疗保险定点机构。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专业技术力量雄厚,在享受国务院津贴的微创泌尿外科著名专家李逊教授带领下,积极吸引高层次人才,不断壮大医院人才队伍,现有员工600余人,专业技术人员占90%。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医疗设备先进,拥有价值近亿元的临床、教学及科研设备,包括螺旋CT、骨密度测量仪、全数字化X线机、彩色多普勒心动超声仪、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及ICU、CCU监护系统、GEOEC9900Elite介入手术放射造影机、尿流动力学设备、西门子泌尿外科专用手术检查床、体外冲击波碎石机、泌尿专用彩超、各种膀胱镜、多种输尿管软硬镜、微创肾镜、腹腔镜、前列腺等离子电切镜等先进设备及高清视像系统一体化层流洁净手术室。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秉承“仁心仁术,精益求精”的办院精神,坚持特色专科与各临床学科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发展格局,不断深化学科建设,增强各科综合实力。现已全面开展泌尿外科、普通外科、妇产科、五官科和骨外科等专业的微创外科手术和康复治疗,泌尿系疾病的微创治疗及康复技术处于国内外领先水平。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重视医疗人才的培养和带教工作,承担多个医学院校学生的临床实习与带教任务,是“广州医科大学康复医学技术培训基地”及“黄埔区社区康复技术培训基地”,并与德国合作成立“中德合作-广州医科大学微创外科技术培训基地”,由国内外著名微创技术临床和研发专家作为技术指导,全力打造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国际性培训基地,同时也是以转化医学为主要项目的广州医科大学校内重点实验室“微创外科技术和产品转化中心”依托单位。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全体医务人员遵照“尚德精业务实求新”的院训,弘扬“广医人精神”、“南山风格”,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安全、服务为主线,通过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不断进取,以精湛的医疗技术、优良的服务质量、优美的就医环境、合理的医疗收费为广大群众提供更加温馨、优质、满意的服务。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我想问一下,血糖高的怎么控制
袁晓勇
回答: 血糖高可通过调整饮食、增加运动、监测血糖、药物治疗、定期复查等方式控制。血糖高可能与遗传、肥胖、胰岛素抵抗、不良生活习惯、其他疾病等因素有关。 1、调整饮食 控制总热量摄入,减少精制糖和高糖食物的摄入,如糖果、蛋糕、含糖饮料等。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如全谷物、蔬菜、豆类等,有助于延缓血糖升高。适量摄入优质蛋白,如鱼、瘦肉、鸡蛋等,避免高脂肪食物。定时定量进餐,避免暴饮暴食,有助于维持血糖稳定。 2、增加运动 规律运动有助于提高胰岛素敏感性,促进葡萄糖的利用。建议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骑自行车等。运动前后监测血糖,避免低血糖发生。对于长期缺乏运动的人群,应从低强度运动开始,逐渐增加运动量。 3、监测血糖 定期监测血糖有助于了解血糖控制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可使用家用血糖仪进行自我监测,记录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等数据。根据医生建议确定监测频率,通常糖尿病患者需要更频繁的监测。血糖异常时应及时就医,避免并发症发生。 4、药物治疗 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降糖药物,如二甲双胍片、格列美脲片、阿卡波糖片等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注射液等注射制剂。不同药物作用机制不同,需根据个体情况选择。严格遵医嘱用药,不可自行调整剂量或停药。注意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如低血糖、胃肠道不适等。 5、定期复查 定期到医院进行糖化血红蛋白、肝肾功能、血脂等检查,评估血糖控制效果和并发症风险。根据检查结果调整治疗方案,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与医生保持良好沟通,及时反馈血糖控制情况和身体不适症状。建立长期随访计划,确保血糖持续稳定。 血糖控制需要长期坚持,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关键。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戒烟限酒,减少心血管疾病风险。学习糖尿病相关知识,提高自我管理能力。保持乐观心态,减轻精神压力对血糖的影响。出现头晕、心悸、多尿等异常症状时及时就医。 袁晓勇副主任医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内分泌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