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人民医院

四幼童误食蟾蜍中毒 医务人员全力救治

时间:2014-02-17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1月14日23:40分,我院儿科紧急收治了四例因误食蟾蜍中毒的患儿,年龄只有1岁至5岁。

  据了解,2014年1月14日,儋州木棠镇兰秀村的几个孩子在外出玩耍时,却误食了被烧死的蟾蜍,随后几个小孩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呕吐、腹泻,精神差。家属紧急送往当地医院,经询问病情后拟诊断为蟾蜍中毒,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便是血液净化治疗。但小孩年龄太小,目前省内能给小孩实施血液净化治疗的尚只有我院血液净化中心。当地医院给予基本对症治疗后紧急转入我院儿科重症监护室,不幸的是一名仅1岁半的孩子抢救无效死亡,另外三名孩子经紧急给予血液灌流、护心、护肝、护肾等对症支持治疗后已脱离生命危险,并顺利出院。

  据介绍,蟾蜍,俗称蛤蟆。蟾蜍的腮腺和皮肤腺能分泌毒素,就是平常所说的“蟾酥”,可以入药,但也是一种神经性的毒素,能直接影响心脏,对消化道及中枢神经产生严重损害。症状表现为头晕、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严重的会出现昏迷,呼吸、循环衰竭而死。

  专家提醒,孩子们成群结伴外出玩耍时千万要注意安全。 

医院动态

更多 >

肝胆外科成功切除巨大腹膜后肿块

5月4日,医院院长李灼日博士同胆胰外科邢贻雷主任医师、欧阳碧山主任医师为一个诊断为腹膜后肿块的患者实施了后腹膜巨大肿块切除术。术中完整切除2个,大小分别为33*20*15厘米和15*15*15厘米包膜完整肿块,手术出血约400毫升,历时2小时45分钟,患者正在恢复当中。 患者王某,48岁女性,“右上腹隐痛2月余”4月11日入院,术前检查发现腹膜后肿块占满整个右侧腹腔,前壁位于腹壁下,后壁位于腰背后竖直肌前方,上界位于肝下缘,下界深入盆腔。整个右侧腹腔器官解剖均发生变异,如右肾、右输尿管、肠管和胰头等器官、组织均被肿块推挤到左侧。术前肾上腺相关的内分泌检查均未见异常,术前监测血压、电解质亦正常。经麻醉科、内分泌科和泌尿外科会诊,全科讨论后决定给予患者剖腹探查。 李灼日院长介绍,该患者手术难度在于肿块巨大,肿块周围的正常解剖结构发生变异,肿块邻近并压迫下腔静脉、腹主动脉、右髂总动脉。另外,术前无法评估肿块是否恶变及有无侵犯周围器官,术中是否需要联合脏器切除,手术不确定性因素很多。 腹膜后实性肿块恶变的可能性大,据文献报道约占60-80%,常见者有脂肪肉瘤,纤维肉瘤,神经纤维肉瘤、恶性淋巴瘤等;腹膜后良性肿瘤中以脂肪瘤、纤维瘤、畸胎瘤等为常见。腹膜后肿块位置深,早期多无症状,当肿瘤生长到一定体积后,可压迫周围神经末梢出现腰背部、腹部等疼痛或压迫周围脏器引起恶心、呕吐或尿急尿频尿痛,排尿困难等相关症状被首先发现,肿块多偏一侧。恶性程度高的患者还出现消瘦、乏力、食欲减退或体重下降等症状,少数有内分泌功能的肿瘤还出现血压、血电解质、尿电解质或体形异常变化。术前一般确诊来源为此部位,如无禁忌症,均建议积极剖腹探查,尽可能根治性切除。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