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人民医院

急诊科 (共11位医生)

科室简介
海南省人民医院急诊科(中心)组建于1988年8月,内设海南省急性中毒咨询中心、海南省人民医院急救医学研究所。是海南省急救中心,国际(亚洲)紧急救援组织指定单位,卫生部国际紧急救援中心网络医院国际紧急救援任务承载单位,是集医疗、教学、科研、培训的现代化、科学化、专业化、正规化急救中心,是海南省规模最大、综合技术力量最雄厚、抢救设备最先进的急救医疗优势专科。是全国第一家通过IS09000质量控制体系认证的综合性医院急诊科,是第一批国家级急性中毒救治基地,为国内知名的急救单位之一。
  海南省人民医院急诊科(中心)由院前急救医疗部、龙华急诊科、龙华急诊病房、龙华急诊ICU、秀英急诊科、秀英急诊病房及秀英急诊ICU等急救单元组成。目前总功能面积 平方米。
  院前急救医疗部承担全省范围内日常急救出诊、危重病人监护转运以及重大灾难事故院外抢救工作,现拥有一支配备10辆救护车(均为奔驰或丰田救护车)的车队,其中1辆重症监护型“奔驰”救护车、6辆监护型救护车和3辆标准型救护车。配备多部进口心电监护除颤仪、呼吸机、心脏泵、自动体表除颤仪等先进医疗设备。设有通讯设备先进的急救指挥中心,建有抢救生命的“绿色通道体系”。年出车5976人次,日均16次(以2010年为例)。
  龙华急诊科和秀英急诊科共有抢救床位张(均配备先进的床旁监护设施和急救器材),观察床位张,承担日常急诊患者诊治任务以及患者在急诊诊治过程中的观察、医疗、监护、抢救工作,全年接诊急诊患者19.79万人次(以2010年为例)。
  龙华急诊病房、龙华急诊ICU、秀英急诊病房、秀英急诊ICU承担急诊住院患者医疗、监护、抢救以及组织急危重症患者院内外会诊任务,对各种内科急危重病人和急诊病人的进一步诊断和治疗,尤其擅长重症医疗、急性中毒、心血管急症、缺血性脑中风等重症的抢救治疗工作。其中龙华急诊病房病床数45张(含ICU床位8张),秀英急诊病房病床数61张(含ICU床位10张),全年出院急诊患者3000余人次(以2010年为例)。急诊ICU配多参数生命体征监护仪、有创和无创呼吸机、血气分析仪、便携式呼吸机、血液透析灌流仪、多参数生命体征监护仪、床边X线机、心脏起搏除颤器、纤维支气管镜、床边血液净化仪、神经/肌电图仪、现场复苏设备(套)、临时心脏起搏器、防化装备服、监护型救护车等医疗仪器和设备共8l台(套),价值人民币1100余万元,是目前海南省综合性医院急诊科中拥有医疗设备最多、最先进的急诊科,为各类急危重患者提供全方位的监护与救治。
  现有医务人员202人,其中医生67名,护士133名。主任医师11名,副主任医师11名,拥有博士学位3名,硕士学位15名,均在心肺复苏、急性中毒、严重创伤和多发伤、各种类型的休克、各系统急危重症、多系统疾病和多脏器功能衰竭等急诊急救领域有较深造诣,分别承担急性中毒、心肺复苏、急危重症、创伤急救、院前急救与危重症转运等急诊亚专业的建设与发展。
  近3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著9部,学术论文(论著、综述、一般论文,2000字以上)183篇;承担在研科研课题12项,其中国家级科研课题1项,省自然科学基金科研课题7项,省卫生厅科研基金课题4项,获得省级科技进步奖项二等奖2次、三等级6次、四等奖1次、专利1项:开展新技术和新项目共11项。每年承担本专科教学 学时,继续医学教育 学时;从2005年至2010年急诊医生进修班共开班六期、急危重症护士进修班共二期,近10年来自省内外进修医生共50余人次。与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合作培养急诊医学硕士研究生1人;接受临床见习、实习学员开展临床教学;利用急诊医学住院医生培训基地对住院医师开展规范化培训;承担部分本科医护人员的在职教育。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医院动态

更多 >

肝胆外科成功切除巨大腹膜后肿块

5月4日,医院院长李灼日博士同胆胰外科邢贻雷主任医师、欧阳碧山主任医师为一个诊断为腹膜后肿块的患者实施了后腹膜巨大肿块切除术。术中完整切除2个,大小分别为33*20*15厘米和15*15*15厘米包膜完整肿块,手术出血约400毫升,历时2小时45分钟,患者正在恢复当中。 患者王某,48岁女性,“右上腹隐痛2月余”4月11日入院,术前检查发现腹膜后肿块占满整个右侧腹腔,前壁位于腹壁下,后壁位于腰背后竖直肌前方,上界位于肝下缘,下界深入盆腔。整个右侧腹腔器官解剖均发生变异,如右肾、右输尿管、肠管和胰头等器官、组织均被肿块推挤到左侧。术前肾上腺相关的内分泌检查均未见异常,术前监测血压、电解质亦正常。经麻醉科、内分泌科和泌尿外科会诊,全科讨论后决定给予患者剖腹探查。 李灼日院长介绍,该患者手术难度在于肿块巨大,肿块周围的正常解剖结构发生变异,肿块邻近并压迫下腔静脉、腹主动脉、右髂总动脉。另外,术前无法评估肿块是否恶变及有无侵犯周围器官,术中是否需要联合脏器切除,手术不确定性因素很多。 腹膜后实性肿块恶变的可能性大,据文献报道约占60-80%,常见者有脂肪肉瘤,纤维肉瘤,神经纤维肉瘤、恶性淋巴瘤等;腹膜后良性肿瘤中以脂肪瘤、纤维瘤、畸胎瘤等为常见。腹膜后肿块位置深,早期多无症状,当肿瘤生长到一定体积后,可压迫周围神经末梢出现腰背部、腹部等疼痛或压迫周围脏器引起恶心、呕吐或尿急尿频尿痛,排尿困难等相关症状被首先发现,肿块多偏一侧。恶性程度高的患者还出现消瘦、乏力、食欲减退或体重下降等症状,少数有内分泌功能的肿瘤还出现血压、血电解质、尿电解质或体形异常变化。术前一般确诊来源为此部位,如无禁忌症,均建议积极剖腹探查,尽可能根治性切除。 

专家科普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