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人民医院

肾病风湿内科 (共10位医生)

科室简介
海南省人民医院肾病风湿科是海南省著名的肾病风湿病学专科,由肾脏病、风湿病2个专业组成,尚有血液净化中心、肾脏病实验室和风湿病实验室3个分支机构。本学科始终坚持以临床科学问题为中心,重点探讨常见肾脏病、风湿性疾病的综合性防治。肾病风湿科现有主任医师6人,副主任医师6人,主治医师1人,住院医师7人,其中博士研究生2人,硕士研究生8人。
  科室诊疗专长:对肾内科及风湿科常见病,如各种原发性、继发性肾小球肾炎(IgA肾病、肾病综合征、狼疮性肾炎、糖尿病肾病、良性小动脉肾硬化症等)、急慢性间质性肾炎、急慢性肾功能衰竭、各类弥漫性结缔组织病(系统性红斑狼疮、多发性肌炎/皮肌炎、系统性硬化症、干燥综合征等)、各类急慢性关节疾病(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骨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等)、系统性血管炎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已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开展的技术项目:①肾穿刺活检:每年行肾穿刺活检的患者近200人次;②肾活检组织病理学检查:包括肾组织光镜、免疫荧光和电镜检查,肾组织乙型肝炎病毒抗原检测、轻链检测、胶原Ⅲ/Ⅳ染色、刚果红染色;③腹膜透析:目前已有近100例规律随访的腹膜透析患者;④血液透析、血液灌流、连续性血液滤过、血液透析滤过、血浆置换等;⑤肾小球及肾小管功能检测:肾小管酸化功能、尿渗透压、尿RBP、NAG酶;⑥关节腔穿刺抽液术;⑦唇腺活检;⑧各种肾病风湿病相关指标的检测:抗中性粒胞浆抗体、类风湿抗体、抗角蛋白抗体、抗心磷脂抗体、β2-糖蛋白、抗核抗体、ENA多态抗体、抗双链DNA抗体、尿微量蛋白、尿红细胞形态、指甲肌酐、血清铁和铁蛋白。
  仪器设备:本专业拥有各种先进的血液透析机、床边血液滤过机、无创呼吸机、监护仪等医疗仪器。研究室拥有光镜、免疫荧光显微镜、电子显微镜、酶标仪、蛋白芯片仪、渗透压仪、尿酸化仪等。
  研究方向:系统性红斑狼疮/狼疮性肾炎的综合性防治;IgA肾病的诊疗;慢性肾脏病的防治;类风湿关节炎和强直性脊柱炎的诊疗。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医院动态

更多 >

肝胆外科成功切除巨大腹膜后肿块

5月4日,医院院长李灼日博士同胆胰外科邢贻雷主任医师、欧阳碧山主任医师为一个诊断为腹膜后肿块的患者实施了后腹膜巨大肿块切除术。术中完整切除2个,大小分别为33*20*15厘米和15*15*15厘米包膜完整肿块,手术出血约400毫升,历时2小时45分钟,患者正在恢复当中。 患者王某,48岁女性,“右上腹隐痛2月余”4月11日入院,术前检查发现腹膜后肿块占满整个右侧腹腔,前壁位于腹壁下,后壁位于腰背后竖直肌前方,上界位于肝下缘,下界深入盆腔。整个右侧腹腔器官解剖均发生变异,如右肾、右输尿管、肠管和胰头等器官、组织均被肿块推挤到左侧。术前肾上腺相关的内分泌检查均未见异常,术前监测血压、电解质亦正常。经麻醉科、内分泌科和泌尿外科会诊,全科讨论后决定给予患者剖腹探查。 李灼日院长介绍,该患者手术难度在于肿块巨大,肿块周围的正常解剖结构发生变异,肿块邻近并压迫下腔静脉、腹主动脉、右髂总动脉。另外,术前无法评估肿块是否恶变及有无侵犯周围器官,术中是否需要联合脏器切除,手术不确定性因素很多。 腹膜后实性肿块恶变的可能性大,据文献报道约占60-80%,常见者有脂肪肉瘤,纤维肉瘤,神经纤维肉瘤、恶性淋巴瘤等;腹膜后良性肿瘤中以脂肪瘤、纤维瘤、畸胎瘤等为常见。腹膜后肿块位置深,早期多无症状,当肿瘤生长到一定体积后,可压迫周围神经末梢出现腰背部、腹部等疼痛或压迫周围脏器引起恶心、呕吐或尿急尿频尿痛,排尿困难等相关症状被首先发现,肿块多偏一侧。恶性程度高的患者还出现消瘦、乏力、食欲减退或体重下降等症状,少数有内分泌功能的肿瘤还出现血压、血电解质、尿电解质或体形异常变化。术前一般确诊来源为此部位,如无禁忌症,均建议积极剖腹探查,尽可能根治性切除。 

专家科普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