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危重病科 (共3位医生)

科室简介

危重病科是医院重点培育学科,目前是上海市急性创伤急救中心、上海市心脏病急救中心、上海市危重孕产妇急救中心、上海市急诊专科医师培训基地、上海市公共卫生重点学科建设组合学科、美国Toledo大学(UniversityofToledo)医学中心医学生全球轮转基地、上海交通大学临床教学示范区。

危重病科现有南、北两部,总面积约8300m2,有固定床位35张,ICU床位82张。全科医护人员320余名,其中高级职称10名,目前已发展成为集内外科综合急救与重症监护于一体的大型临床科室。科室自有仪器设备资产5000余万元,拥有各类大型呼吸机(包括成人高频呼吸机)、连续肾脏替代治疗机、便携式超声诊断仪、血流动力学监测仪、颅内压监测仪、自动翻身床、自体血液回输系统、主动脉内球囊反搏、C臂X光机(带DSA功能)、洗消喷淋系统等重症急救特殊诊疗仪器设备。2011年急诊总量已达48.2万人次,成人急诊达41万人次,位居上海首位。

科室承担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医学院、南京医科大学等院校的本科、研究生教学工作。科室是急诊医学和重症医学硕士学位培养点,已培养各类研究生10余名;科室是上海市住院医生培训基地,年接受来自全国进修医师10余名。科室行政主任俞康龙,副主任徐侃、王瑞兰、贡伟、葛晓麟。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医院动态

更多 >

三大外科齐联手,要津处摘巨大瘤

近日,我院成功实施一例由多学科协作完成的巨大神经肿瘤切除手术。我院神经外科、胸外科、心脏外科及麻醉科等多个学科强强“联手”为一位26岁的女性患者摘除了位于其颈部“要津”处的恶性侵蚀性纤维瘤。该手术的成功实施是我院多学科诊治工作模式的又一次集中展现。各具优势的不同学科以循证医学为引导,全面合理地为患者诊断和治疗制定个性化综合方案。该临床模式已经成为欧美等发达国家大型医院的重要工作模式。此次多学科联合手术的成功不仅显示了这一模式的优越性,更体现了我院强大的综合医疗力量和整合水平。 来自陕西的患者张女士在两个月前开始出现左手麻木和左肩疼痛的症状。起初张女士以为是颈椎病。之后疼痛却日益加重,在来到医院进行磁共振检查后,竟发现颈部有一个巨大肿块,经穿刺活检,基本确定为恶性侵蚀性纤维瘤。 由于肿块体积很大,加上其位于颈部气管食管旁、颈椎胸椎前及左肺尖上部,与颈胸部大血管及重要神经伴行且关系密切,位置极其凶险。张女士辗转于陕西省各大医院均被告知手术难度太大,最多只能切除一半,建议她采取放射治疗、化学治疗等保守治疗措施。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张女士的病情日渐加重,万般彷徨之下来到了我院求助。 我院神经外科主任楼美清教授在仔细询问病史,阅读各影像检查数据以及细致体检后,决定收治张女士。此时,张女士的肿块已经发展到了14厘米*7.0厘米*7.0厘米,与颈总动脉、下侧与锁骨下动脉、锁骨下静脉、无名静脉及椎动脉黏连,其外侧压迫臂丛神经,情况相当严峻。 神经外科当即组织胸外科、心脏外科及麻醉科的多科专家团队多进行多学科讨论,共同商榷患者诊断及治疗方案。根据患者影像资料的研读,专家团队一致认为尽管肿瘤全切风险及大,容易损伤重要血管及神经,但是切除肿瘤是唯一能使患者摆脱病痛的方法,必须迎难而上。 在制定了缜密手术方案及相应的手术预案后,神经外科联合胸外科为张女士实行了颈胸部巨大占位切除术,长达8小时的手术之后,98%的肿瘤被切除,且未损伤到肿瘤周围的血管与神经等重要结构。手术后患者恢复顺利,左手麻木及左肩痛症状缓解,目前正在进行积极的恢复性治疗,近日即可康复出院回家。 

专家科普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