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海淀医院

普外科 (共1位医生)

科室简介

普外科是医院的重点科室之一,已经形成整体水平较高、专业分工较细、技术力量强大的综合性科室。普外科全体医生一贯本着一切为了病人,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宗旨,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竭诚为广大患者服务。每日在普外科门诊均有专家接诊,为您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目前,普外科包括门诊、急诊和病房,病房共有床位68张,分为普外一病区(肝胆专业、血管专业、疝与甲状腺专业)和普外二病区(胃肠专业、乳腺专业、肛肠专业),能够全面开展各种普外科疾病的诊断及治疗,圆满完成多项疑难手术,并不断发展新技术、新业务。
  近年来,腹腔镜微创手术、ERCP治疗胆道疾病、无张力疝修补术、介入治疗血管相关性疾病等已在普外科广泛开展,形成普外科特色,并相继开展触诊阴性乳腺癌立体定位手术、乳腺癌保留乳房手术等先进业务。为提高肿瘤患者生存率,科室相继开展胃肠肿瘤及乳腺疾病的普查工作,并参加大肠癌、乳腺癌等多项国际和国内协作课题研究。科室注重对外学术交流,并与国内知名肿瘤研究机构建立密切合作关系,每年有众多国内知名专家学者来科室进行讲学、手术及科研协作。作为医院重点科室,全科医护人员愿以精湛的医疗技术、舒适的就医环境和人性化的关怀和照顾,为每位患者提供优质服务。
  主治疾病有:
  一、肝脏疾病:肝脏各种良恶性肿瘤,如肝癌、肝囊肿、肝血管瘤等。本科特色为肝脏恶性肿瘤的综合治疗,除手术治疗以外,结合病人的具体情况进行介入、理疗、免疫治疗。
  二、胆道疾病:各种肝内外胆道疾病,如胆囊炎、胆囊结石、胆管结石、胆道狭窄、胆管损伤、胆总管囊肿和胆道恶性肿瘤等。本科特色为胆道疾病的微创治疗,如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管探查术、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ERCP)、经皮经肝胆道穿刺引流术(PTCD)。
  三、胰腺疾病:各类胰腺肿瘤及急慢性胰腺炎、胰腺囊肿、胰管结石。
  四、腹壁疝:各类腹股沟疝、脐疝、切口疝。普外科特色为无张力疝成形术,患者住院时间短,当日住院,次日手术,无需禁食,一般患者术后即可下床活动。
  五、颈部疾病:主要是甲状腺和甲状旁腺疾病,如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癌和甲状腺瘤等。
  六、血管疾病:下肢静脉曲张、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下肢深静脉血栓、肺栓塞、门脉高压症、布加综合征;动脉硬化闭塞症、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多发性大动脉炎、雷诺氏综合征;胸、腹主动脉瘤,主动脉夹层,四肢动脉瘤,颈动脉体瘤;各类急诊大血管损伤,急性动脉栓塞等。
  七、胃肠疾病:各类胃肠外科疾病,如胃、结直肠肿瘤, 急腹症(肠梗阻、消化道穿孔等),肠瘘等。
  八、乳腺疾病:各类乳腺良恶性疾病,如乳腺癌,乳腺增生等。
  九、肛肠疾病:内外痔、肛周疾病、直肠疾病
  十、体表肿物和炎症:脂肪瘤、丹毒、蜂窝织炎等。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TCD---古老的检查 崭新的应用

自1982年以来,TCD发展至今已成为神经内科脑血管检查的重要手段之一,尤其在判断颅内动脉狭窄及预测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血管痉挛,避免迟发脑缺血发生方面功不可没。虽然MRA、CTA、DSA等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但TCD仍以其操作方便、廉价、无创、准确性高、可重复性强等优势成为临床上重要的辅助检查手段。 神经内科自开展科内的TCD 检查以来,发挥了TCD检查独特的优势。未来若与其他相关科室合作,发展前景会更加广阔。下面介绍神经内科独特的TCD检查项目: 1.栓子监测:适用于①急性缺血性卒中发病机制的诊断,指导急性期治疗;②发现常规检查中无法发现的微栓子信号,指导脑卒中患者的二级预防;③协助判断栓子来源,有助于脑卒中病因学的诊断;④用于评价动静脉溶栓效果;⑤用于CEA和CAS围手术期监测、心脏疾病术中监测、预测高灌注;⑥通过监测脂肪栓子信号预测骨折后的颅内血管栓塞,2011年美国心脏协会的共识指出:长骨骨折患者术前有必要行TCD栓子监测及TCD发泡实验。 2.发泡实验:大样本临床试验证实,TCD在判断心脏异常右向左分流方面的敏感性明显高于经食道超声,并获得国内外业内专家的广泛认可,利用发泡试验可以为部分隐源性脑卒中找到病因;另外研究还发现部分先兆偏头痛的病因也源于心脏的右向左分流。因此,发泡试验已经成为神经内科重要的检查手段。目前神经内科已经应用此技术为部分患者确定了病因。 3.判断脑死亡:早在1998年世界神经科联盟脑死亡神经超声组正式发表国际TCD脑死亡的诊断标准,即利用TCD对脑血流变化的监测提前预知脑死亡发生、预测临终状态,为医生提供评估手段,有利于危重症患者治疗方向的选择。 4. TCD治疗方面探讨:研究者正在探索由TCD单纯检查向治疗方面的转化,2013年《Stroke》上的文章报道静脉rt-PA+高频TCD溶栓,现已成功完成Ⅱ期临床试验,正在进行Ⅲ期临床试验。 如今已经大大拓宽了TCD的临床应用范围,在传统应用基础上开发的新项目已经成为某些疾病必要的诊治手段,相信经过神经内科从事TCD技术的医护人员不懈的努力,在不久的将来这项古老的技术定会焕发青春,成为患者更便捷的诊断手段和更有效的治疗措施之一,也会成为海淀医院相关科室科研、教学及临床工作的好帮手。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帕金森病吃药能治好吗?
邵自强
回答: 帕金森病吃药通常不能完全治好,但可以有效控制症状。帕金森病的治疗主要有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康复治疗、心理治疗和日常护理等方式。 1、药物治疗 帕金森病的药物治疗主要是通过补充多巴胺或调节多巴胺功能来缓解症状。常用药物包括左旋多巴制剂、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单胺氧化酶B抑制剂等。左旋多巴制剂如多巴丝肼片可以补充脑内多巴胺,改善运动症状。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如普拉克索片能直接刺激多巴胺受体。单胺氧化酶B抑制剂如司来吉兰片可延缓多巴胺的分解。这些药物能显著改善震颤、僵硬等症状,但长期使用可能出现疗效减退或副作用。 2、手术治疗 对于药物控制不佳的帕金森病患者,可考虑脑深部电刺激术等手术治疗。该手术通过植入电极刺激特定脑区,能有效改善运动症状。手术适应证包括药物疗效明显减退、出现严重运动波动或异动症等。手术治疗需要严格评估,术后仍需配合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 3、康复治疗 康复治疗对维持帕金森病患者的生活质量非常重要。物理治疗可改善运动功能和平衡能力,作业治疗能训练日常生活技能,言语治疗可解决吞咽和语言障碍。康复训练应长期坚持,包括步态训练、平衡训练、柔韧性训练等。太极拳、舞蹈等运动也有助于改善症状。 4、心理治疗 帕金森病患者常伴有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心理治疗包括认知行为治疗、支持性心理治疗等,能帮助患者调整心态,提高生活质量。家属也应参与心理干预,学习如何更好地支持和照顾患者。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抑郁药物。 5、日常护理 良好的日常护理对帕金森病患者至关重要。家属应帮助患者建立规律的生活作息,提供营养均衡的饮食,预防便秘。居家环境要安全,防止跌倒。鼓励患者适度活动,保持社交。定期复诊,监测病情变化和药物副作用。护理过程中要注意保护患者的自尊心。 帕金森病目前尚无根治方法,但通过规范治疗可以长期控制症状,维持较好的生活质量。患者应遵医嘱用药,定期复诊调整治疗方案。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坚持康复锻炼,注意饮食营养和作息规律。家属要给予充分的理解和支持,帮助患者适应疾病带来的变化。出现症状加重或新发症状时应及时就医。 邵自强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神经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