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海淀医院

耳鼻咽喉科 (共3位医生)

科室简介

海淀医院耳鼻喉科门诊可对耳鼻喉常见疾病进行诊断及治疗:突发性耳聋、梅尼埃病、中耳炎、乳突炎、喉肿物、鼻咽肿物、鼻息肉、鼻甲肥厚、慢性副鼻窦炎,对于各种耳聋可验配助听器。

  现耳鼻咽喉科有主任医师1名,副主任医师1名,博士研究生1名,硕士研究生3名,门诊护士1名,技术员1名。设床位12张,日门诊量为120-150人,年手术量均160人次。

  北京市海淀医院耳鼻咽喉科本着以人为本、面向大众,平价惠民的宗旨,以热忱严谨的工作态度服务于广大病患朋友。先进的医疗服务,和谐的医患关系,低廉的价格,是我们始终如一的追求!

海淀医院耳鼻喉科电话:82615466转0515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TCD---古老的检查 崭新的应用

自1982年以来,TCD发展至今已成为神经内科脑血管检查的重要手段之一,尤其在判断颅内动脉狭窄及预测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血管痉挛,避免迟发脑缺血发生方面功不可没。虽然MRA、CTA、DSA等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但TCD仍以其操作方便、廉价、无创、准确性高、可重复性强等优势成为临床上重要的辅助检查手段。 神经内科自开展科内的TCD 检查以来,发挥了TCD检查独特的优势。未来若与其他相关科室合作,发展前景会更加广阔。下面介绍神经内科独特的TCD检查项目: 1.栓子监测:适用于①急性缺血性卒中发病机制的诊断,指导急性期治疗;②发现常规检查中无法发现的微栓子信号,指导脑卒中患者的二级预防;③协助判断栓子来源,有助于脑卒中病因学的诊断;④用于评价动静脉溶栓效果;⑤用于CEA和CAS围手术期监测、心脏疾病术中监测、预测高灌注;⑥通过监测脂肪栓子信号预测骨折后的颅内血管栓塞,2011年美国心脏协会的共识指出:长骨骨折患者术前有必要行TCD栓子监测及TCD发泡实验。 2.发泡实验:大样本临床试验证实,TCD在判断心脏异常右向左分流方面的敏感性明显高于经食道超声,并获得国内外业内专家的广泛认可,利用发泡试验可以为部分隐源性脑卒中找到病因;另外研究还发现部分先兆偏头痛的病因也源于心脏的右向左分流。因此,发泡试验已经成为神经内科重要的检查手段。目前神经内科已经应用此技术为部分患者确定了病因。 3.判断脑死亡:早在1998年世界神经科联盟脑死亡神经超声组正式发表国际TCD脑死亡的诊断标准,即利用TCD对脑血流变化的监测提前预知脑死亡发生、预测临终状态,为医生提供评估手段,有利于危重症患者治疗方向的选择。 4. TCD治疗方面探讨:研究者正在探索由TCD单纯检查向治疗方面的转化,2013年《Stroke》上的文章报道静脉rt-PA+高频TCD溶栓,现已成功完成Ⅱ期临床试验,正在进行Ⅲ期临床试验。 如今已经大大拓宽了TCD的临床应用范围,在传统应用基础上开发的新项目已经成为某些疾病必要的诊治手段,相信经过神经内科从事TCD技术的医护人员不懈的努力,在不久的将来这项古老的技术定会焕发青春,成为患者更便捷的诊断手段和更有效的治疗措施之一,也会成为海淀医院相关科室科研、教学及临床工作的好帮手。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藏红花能治疗脑栓塞病人吗
邵自强
回答: 藏红花不能直接治疗脑栓塞,但可能对改善部分症状有一定辅助作用。脑栓塞属于急性脑血管疾病,需通过溶栓、抗凝等规范医疗手段干预,藏红花仅可作为辅助调理的选项之一。 藏红花中的活性成分西红花苷具有抗炎、抗氧化和改善微循环的作用,可能帮助缓解脑栓塞后遗留的头痛、头晕症状。其活血化瘀功效在中医理论中适用于气滞血瘀型患者,但无法替代阿替普酶等溶栓治疗。现代研究显示藏红花提取物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潜在神经保护作用,可减少自由基对脑细胞的损害,但相关证据多来自动物实验,临床疗效尚未明确。 脑栓塞患者使用藏红花存在明确禁忌。合并出血倾向或正在服用华法林的患者可能增加出血风险,手术前后两周应禁用。部分患者可能出现皮肤瘙痒、胃肠不适等不良反应,孕妇使用可能导致子宫收缩。藏红花与抗血小板药物联用可能增强药效,需严格监测凝血功能。 脑栓塞患者应优先接受神经内科规范治疗,急性期需在黄金时间窗内进行血管再通。恢复期可配合康复训练改善肢体功能障碍,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病。饮食宜低盐低脂,适当补充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的深海鱼类。任何中药使用前需经中医师辨证,避免与西药产生相互作用,定期复查头颅CT评估病情进展。 邵自强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神经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