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长海医院

超声科 (共4位医生)

科室简介
超声科是一个进行综合性超声诊断的科室,经过几代超声工作者几十年的不懈努力,科室曾获得多项军队科技进步、医疗成果奖项,先后举办过15期超声新近展新技术学习班,承办过全军第八届超声医学专业学术会议和1期全军科主任培训班。科室拥有价值1000多万元的仪器设备,其中PHILIPS公司的Sonos5500型彩色多普勒超声仪、美中互利公司的ACUSON Sequoia 512彩色多普勒超声功能齐全,性能良好,属国际一流超声设备,用于心脏、血管、腹部脏器、浅表脏器等多种项目的检查。科室医师和研究生们先后发表学术论文400余篇,参编国内医学著作28部;目前,该科共有16名医师,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3人,副主任技师1人,主治医师、讲师4人,住院医师3人,另聘用4名合同制青年医师。本科医师获硕士学位者4人,博士学位者3人,在读硕士研究生2人、博士研究生1人。硕士、博士生导师1人。自1991年以来,先后培养硕士研究生29名、博士研究生9名。每年招收进修生和实习生平均40人次。该科担负着全院患者的超声诊断任务,设有门诊B超、门诊彩超、病房B超、病房彩超、新胸心外科大楼5个工作点,急诊24小时值班。科室平均每天检查患者总数达280人次左右,最多时近400人次。科室特色在努力搞好超声诊断的同时,该科科研主攻方向为心脑血管疾病的超声研究和介入性超声。在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先天性心脏病、冠心病、肝脏、乳腺和关节等小脏器疾病的诊断方面,均做到了快捷、准确,赢得了患者的信任。在国内较早应用多种超声新技术进行多种病变的超声诊断研究,取得了良好的收效。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医院动态

更多 >

我院成功实施小儿罕见胸壁巨大血管瘤切除术

年仅2岁10个月的小依涵左胸壁竟长有一个比苹果还大的血管瘤。幸运的是,在长海医院血管外科、麻醉科及儿科等多学科专家的共同努力下,成功摘除了威胁生命的“手榴弹”——胸壁罕见巨大混合血管瘤淋巴管瘤。 据孩子家长介绍,在依涵刚出生时,就发现胸口长着一颗黄豆大小的东西,开始没有太在意,没想到越长越大,竟然比一个苹果还大,便带他去医院检查,这才得知是巨大血管瘤。家人带着小依涵辗转多家知名医院求治,均因孩子太小,手术风险太大而被拒绝入院。 10天前,小依涵的家人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来到长海医院血管外科就诊,年轻的陆清声副教授决定承担这一巨大的手术风险,将其收入住院。小依涵两岁多,体重仅有十余公斤,肿瘤占据左侧胸壁,瘤体为富血管性质,已明显感觉疼痛,瘤腔内出血的可能性很大,极有可能因术中失血或麻醉而导致生命危险。面对这样一个极具挑战的病例,血管外科联合儿科及麻醉科进行了多学科术前会诊,制订周密的手术方案。 手术当天,医教部领导委托医疗科徐志林助理至手术室现场进行协调准备,麻醉科邓小明主任及熊源长副主任再次对麻醉方式及围手术期管理方案进行核查与指导,麻醉医生翟蓉选用特殊准备的小儿专用麻醉器材快速精确的对小依涵进行了全身麻醉。手术室丁护士长指导巡回护士于吉梅、洗手护士佘珍珍对专用保温毯等设备进行调试准备。上午九点,手术开始,陆清声副教授以娴熟的技术,仅用不到半小时的时间就将这一硕大的血管瘤切下来,并完整保留了左侧乳头,再经过精心修复将创面完整闭合,1个小时的手术一气呵成,取得圆满成功。 术后小依涵转至儿科进一步治疗,在儿科主任蒋瑾瑾教授及甘露主治医师的悉心治疗下,目前小依涵的健康状况良好,摆脱了病魔的他比以往更活泼了。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