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长海医院

儿科 (共5位医生)

科室简介

儿科属三级甲等医院的专业科室。它集科研、临床和教学于一体,并拥有一批愿为儿童健康事业尽心、尽职的临床经验丰富、医德高尚的优秀医护人员。经过科室几代医务工作人员的努力,长海儿科在儿科界已赢得了自己的一席之地,建立起了一些诊疗特色,近年来在医、教、研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科室现有高级职称人员4名,中级职称人员9名,初级职称人员15名,具有博士、硕士学位人员8名,组成了一支技术过硬的专业队伍。科室特色,科室致力于儿童内科疾病的诊治,对儿童各系统疾病形成了一套规范、科学、合理的治疗模式。
  儿科特色主要有:间歇白细胞去除法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紫癜性肾炎、硬皮病、皮肌炎等疾病,大大改善了该类疾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小儿白血病的规范化诊治;中西医结合免疫调理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支气管哮喘、反复呼吸道感染;儿童生长发育障碍性疾病如:矮小症、肥胖、性早熟等疾病的诊治;儿童发育行为障碍如:学习困难、多动症等发育行为异常疾病的早期全面多元化的综合性干预;气囊导管扩张治疗小儿包茎和改良的包皮环切术,治疗病例达10000余例,获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上述疾病的诊疗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学科带头人简介:蒋瑾瑾,毕业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儿科系,现任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儿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任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儿科专业组委员、儿科免疫组委员、全军儿科专业组委员。行医二十余年,始终工作在临床一线,积累了丰富的儿科临床工作经验。对儿科常见病及疑难危重疾病的诊断、治疗有较深的造诣和研究。先后发表论文40余篇,主编和参编专著10余部。获总后科技进步三等奖三项。科室荣誉:长海医院儿科是团结和奋进的集体。近年来在校、医院和科主任的领导下,出色地完成了医、教、研各项工作。先后多次获得校、院先进集体嘉奖、获医院先进党支部称号。多次获校教学先进集体奖。2000年被评为医院高尚医德奖先进集体。获总后科技进步和医疗成果三等奖多项。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医院动态

更多 >

我院成功实施小儿罕见胸壁巨大血管瘤切除术

年仅2岁10个月的小依涵左胸壁竟长有一个比苹果还大的血管瘤。幸运的是,在长海医院血管外科、麻醉科及儿科等多学科专家的共同努力下,成功摘除了威胁生命的“手榴弹”——胸壁罕见巨大混合血管瘤淋巴管瘤。 据孩子家长介绍,在依涵刚出生时,就发现胸口长着一颗黄豆大小的东西,开始没有太在意,没想到越长越大,竟然比一个苹果还大,便带他去医院检查,这才得知是巨大血管瘤。家人带着小依涵辗转多家知名医院求治,均因孩子太小,手术风险太大而被拒绝入院。 10天前,小依涵的家人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来到长海医院血管外科就诊,年轻的陆清声副教授决定承担这一巨大的手术风险,将其收入住院。小依涵两岁多,体重仅有十余公斤,肿瘤占据左侧胸壁,瘤体为富血管性质,已明显感觉疼痛,瘤腔内出血的可能性很大,极有可能因术中失血或麻醉而导致生命危险。面对这样一个极具挑战的病例,血管外科联合儿科及麻醉科进行了多学科术前会诊,制订周密的手术方案。 手术当天,医教部领导委托医疗科徐志林助理至手术室现场进行协调准备,麻醉科邓小明主任及熊源长副主任再次对麻醉方式及围手术期管理方案进行核查与指导,麻醉医生翟蓉选用特殊准备的小儿专用麻醉器材快速精确的对小依涵进行了全身麻醉。手术室丁护士长指导巡回护士于吉梅、洗手护士佘珍珍对专用保温毯等设备进行调试准备。上午九点,手术开始,陆清声副教授以娴熟的技术,仅用不到半小时的时间就将这一硕大的血管瘤切下来,并完整保留了左侧乳头,再经过精心修复将创面完整闭合,1个小时的手术一气呵成,取得圆满成功。 术后小依涵转至儿科进一步治疗,在儿科主任蒋瑾瑾教授及甘露主治医师的悉心治疗下,目前小依涵的健康状况良好,摆脱了病魔的他比以往更活泼了。 

专家科普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