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长海医院

《漫话中药》新书首发暨中药科普知识讲座隆重举行

时间:2014-09-09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2014年8月18日,由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主办,以“轻松看漫画,快乐学中药”为主题的《漫话中药》新书首发暨中药科普知识讲座在上海展览中心隆重举行。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陆小新社长、单晓巍副社长,长海医院中医外科主任苏永华教授、张慧卿主治医师,《漫话中药》主编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中医系学员王怡超共同出席了本次活动。在发布会现场,苏永华教授做了中药知识科普讲座。讲座后进行了中药知识有奖问答,现场活动气氛热烈。

  《漫话中药》是一部以四格漫画的形式,通过一个个幽默风趣的小故事来教人们如何正确地使用身边的中药的中医科普书籍,是我校中医本科专业学员王怡超、徐圣焱、殷潇男、倪?鑫、赵一鸣等同学在苏永华、张慧卿两位指导老师帮助下,历经三年时间创作完成的,从开始构思到漫画制作和文字撰写,创作团队付出大量的心血。本书精选了其中102幅画稿,经过修改完善,集结成册进行出版,在上海书展一经展出,获得读者的热烈好评。

  (王怡超 报道)

  

医院动态

更多 >

我院成功实施小儿罕见胸壁巨大血管瘤切除术

年仅2岁10个月的小依涵左胸壁竟长有一个比苹果还大的血管瘤。幸运的是,在长海医院血管外科、麻醉科及儿科等多学科专家的共同努力下,成功摘除了威胁生命的“手榴弹”——胸壁罕见巨大混合血管瘤淋巴管瘤。 据孩子家长介绍,在依涵刚出生时,就发现胸口长着一颗黄豆大小的东西,开始没有太在意,没想到越长越大,竟然比一个苹果还大,便带他去医院检查,这才得知是巨大血管瘤。家人带着小依涵辗转多家知名医院求治,均因孩子太小,手术风险太大而被拒绝入院。 10天前,小依涵的家人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来到长海医院血管外科就诊,年轻的陆清声副教授决定承担这一巨大的手术风险,将其收入住院。小依涵两岁多,体重仅有十余公斤,肿瘤占据左侧胸壁,瘤体为富血管性质,已明显感觉疼痛,瘤腔内出血的可能性很大,极有可能因术中失血或麻醉而导致生命危险。面对这样一个极具挑战的病例,血管外科联合儿科及麻醉科进行了多学科术前会诊,制订周密的手术方案。 手术当天,医教部领导委托医疗科徐志林助理至手术室现场进行协调准备,麻醉科邓小明主任及熊源长副主任再次对麻醉方式及围手术期管理方案进行核查与指导,麻醉医生翟蓉选用特殊准备的小儿专用麻醉器材快速精确的对小依涵进行了全身麻醉。手术室丁护士长指导巡回护士于吉梅、洗手护士佘珍珍对专用保温毯等设备进行调试准备。上午九点,手术开始,陆清声副教授以娴熟的技术,仅用不到半小时的时间就将这一硕大的血管瘤切下来,并完整保留了左侧乳头,再经过精心修复将创面完整闭合,1个小时的手术一气呵成,取得圆满成功。 术后小依涵转至儿科进一步治疗,在儿科主任蒋瑾瑾教授及甘露主治医师的悉心治疗下,目前小依涵的健康状况良好,摆脱了病魔的他比以往更活泼了。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什么药物可以预防血管性痴呆?
邵自强
回答: 预防血管性痴呆可遵医嘱使用阿托伐他汀钙片、阿司匹林肠溶片、尼莫地平片、胞磷胆碱钠胶囊、银杏叶提取物片等药物。血管性痴呆与脑血管病变密切相关,药物干预需针对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硬化等基础疾病。 一、阿托伐他汀钙片 阿托伐他汀钙片属于他汀类降脂药,通过抑制胆固醇合成降低低密度脂蛋白,减缓动脉粥样硬化进程。该药适用于合并高脂血症的血管性痴呆高危人群,可改善脑血管内皮功能。用药期间需监测肝功能与肌酸激酶水平。 二、阿司匹林肠溶片 阿司匹林肠溶片通过抗血小板聚集预防脑血栓形成,降低缺血性脑血管事件风险。适用于存在房颤、颈动脉斑块等血栓高危因素患者。长期使用需注意消化道出血风险,胃溃疡患者慎用。 三、尼莫地平片 尼莫地平片为钙通道阻滞剂,选择性扩张脑血管,改善脑血流灌注。对合并慢性脑供血不足者具有神经保护作用,可延缓认知功能下降。服药期间需监测血压变化,避免直立性低血压。 四、胞磷胆碱钠胶囊 胞磷胆碱钠胶囊是神经营养剂,促进脑细胞膜磷脂代谢,增强脑细胞对缺氧的耐受性。适用于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的二级预防,可联合康复训练改善记忆功能。偶见胃肠道不适等不良反应。 五、银杏叶提取物片 银杏叶提取物片含黄酮苷与萜类内酯,具有抗氧化和改善微循环作用。对早期轻度认知障碍可能有一定延缓进展效果,但严重痴呆患者疗效有限。过敏体质者需谨慎使用。 预防血管性痴呆需综合控制脑血管危险因素,除药物外应保持低盐低脂饮食、规律有氧运动及认知训练。高血压、糖尿病患者需严格监测血压血糖,戒烟限酒。建议每6-12个月进行颈动脉超声和认知功能评估,发现异常及时调整干预方案。 邵自强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神经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