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长海医院

耳鼻喉科 (共20位医生)

科室简介

耳鼻喉科技术力量雄厚,人才梯队较合理。1981年被批准为硕士学位授权学科;1998年被批准为博士学位授权学科;1998年被批准为临床医学博士后流动站组成单位,2004年被中华医学会授予“全国嗓音言语疾病诊治中心”。科室现有科技人员27人,其中在职人员正高职4名、副高职3名。博士生导师3名、硕士生导师7名。国家二级学术组织常务委员1人、委员2人;全军及省市级学术组织副主任委员2人;国家统计源期刊杂志常务编委1人、编委7人;享受政府及军队特殊津贴3人。
  耳鼻喉科教学手段先进,医疗设施齐全,医疗特色突出。1、喉科学:围绕喉返神经损伤修复进行系统而深入研究,提出并较系统地根据喉神经损伤病程、程度、类型及侧别选择各种相应的神经修复术式治疗声带麻痹300余例,疗效满意。还开展各种甲状软骨成形、声带自体脂肪及筋膜注射术治疗声门闭合不全性声音嘶哑。在国内率先开展电子喉镜下喉部多种疾病的诊断及门诊微创治疗;是国内最早开展半导体激光治疗早期喉癌、喉狭窄等喉部疾病的单位之一;在喉嗓音外科领域处国内领先水平。2、鼻科学:国内最早开展P物质耗竭剂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研究,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国内较早开展功能性鼻内镜微创手术治疗鼻腔鼻窦各种疾病及慢性泪囊炎、脑脊液鼻漏、脑膜脑膨出、脑垂体肿瘤等鼻眼、鼻颅相关性疾病;创用面中揭翻及鼻腔鼻窦轮廓化手术治疗鼻颌各部肿瘤,开展过敏性鼻炎的局部自主神经切断术、微波、激光、射频等外科治疗。3、咽科学:是国内最早开展低温等离子射频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单位之一;开展腭咽成形、舌根消容、舌骨前徙等手术及经鼻持续正压呼吸机治疗,达国内先进水平。4、头颈肿瘤外科学:国内最早开展颅内侵犯巨大鼻咽纤维血管瘤切除术单位之一,达国内领先水平;在国内较早开展各种喉部分及次全切除喉功能修复重建术治疗喉癌;国内较早开展保留喉功能的下咽癌切除胸大肌、斜方肌等组织瓣修复术;胃上提胃咽吻合术治疗晚期下咽颈段食管癌及晚期甲状腺癌。采用游离空肠、游离皮瓣等血管吻合技术修复颈段食管、气管缺损,使下咽、颈段食管癌、气管肿瘤、伴气管食管侵犯的晚期甲状腺癌甚至侵犯到胸腔上纵隔的肿瘤不仅得到根治,而且又修复了发音、呼吸及吞咽功能。开展各种术式的颈淋巴清扫术、上纵隔淋巴清扫术,颈动脉、锁骨下静脉、无名静脉切除重建根治颈部巨大肿瘤。在咽旁间隙、腮腺肿瘤诊治方面也有特色。5、耳科学及颅底外科学:与国内同步开展镫骨手术、乳突根治鼓室成形术及电子耳蜗植入术。开展迷路径路听神经瘤切除术、颞骨全切术治疗中耳癌、颈静脉球体瘤等侧颅底、颞下窝肿瘤,达国内先进水平;开展乙状窦后径路三叉神经、前庭神经切断术治疗三叉神经痛及梅尼埃病;开展中颅窝乳突联合径路面神经全程减压、舌下神经或副神经面神经吻合术等治疗面瘫,效果良好。开展颅面联合进路鼻腔鼻窦颅底肿瘤切除术,还开展蝶鞍斜坡肿瘤切除等高难度的颅底手术。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医院动态

更多 >

我院成功实施小儿罕见胸壁巨大血管瘤切除术

年仅2岁10个月的小依涵左胸壁竟长有一个比苹果还大的血管瘤。幸运的是,在长海医院血管外科、麻醉科及儿科等多学科专家的共同努力下,成功摘除了威胁生命的“手榴弹”——胸壁罕见巨大混合血管瘤淋巴管瘤。 据孩子家长介绍,在依涵刚出生时,就发现胸口长着一颗黄豆大小的东西,开始没有太在意,没想到越长越大,竟然比一个苹果还大,便带他去医院检查,这才得知是巨大血管瘤。家人带着小依涵辗转多家知名医院求治,均因孩子太小,手术风险太大而被拒绝入院。 10天前,小依涵的家人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来到长海医院血管外科就诊,年轻的陆清声副教授决定承担这一巨大的手术风险,将其收入住院。小依涵两岁多,体重仅有十余公斤,肿瘤占据左侧胸壁,瘤体为富血管性质,已明显感觉疼痛,瘤腔内出血的可能性很大,极有可能因术中失血或麻醉而导致生命危险。面对这样一个极具挑战的病例,血管外科联合儿科及麻醉科进行了多学科术前会诊,制订周密的手术方案。 手术当天,医教部领导委托医疗科徐志林助理至手术室现场进行协调准备,麻醉科邓小明主任及熊源长副主任再次对麻醉方式及围手术期管理方案进行核查与指导,麻醉医生翟蓉选用特殊准备的小儿专用麻醉器材快速精确的对小依涵进行了全身麻醉。手术室丁护士长指导巡回护士于吉梅、洗手护士佘珍珍对专用保温毯等设备进行调试准备。上午九点,手术开始,陆清声副教授以娴熟的技术,仅用不到半小时的时间就将这一硕大的血管瘤切下来,并完整保留了左侧乳头,再经过精心修复将创面完整闭合,1个小时的手术一气呵成,取得圆满成功。 术后小依涵转至儿科进一步治疗,在儿科主任蒋瑾瑾教授及甘露主治医师的悉心治疗下,目前小依涵的健康状况良好,摆脱了病魔的他比以往更活泼了。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