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长征医院

胸外科 (共10位医生)

科室简介

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胸心外科为国家重点学科,硕士、博士学位授予点、临床医学博士后流动站,全科拥有正副教授8人,主治医师及住院医师6人,医技护理人员25人,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2人,已培养博士17名,硕士36名。

目前科室拥有多种先进医疗设备(包括体外循环机2台、胸腔镜1台、纵隔镜1台、超声刀1台、血管结扎术(Ligasure)1台、肋间神经冷冻仪1台、心电监护仪8台)。科室设备齐全,人才梯队合理,医教研实力雄厚 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胸心外科成立于1957年,1982年成为硕士学位授予点,1990年成为博士学位授予点,2006年成为临床医学博士后学位流动站。科室现有病床43张,并开设有先进的独立术后重症监护病房,年开展大手术600余例,形成了以普胸外科和心血管外科相互促进发展的格局。学科经过全体医护人员的多年不懈努力,在不断巩固原有学科专业技术领域的基础上,不断开展新的技术,逐步形成了以食管外科、肺外科、胸部外伤及微创技术在胸心外科中的应用,临床工作取得可喜成绩,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科室近年来获得国家自然基金3项,全军重点攻关基金2项,上海市科委基金4项,上海市卫生局科研基金2项,第二军医大学”1272工程”及长征医院“三重三优”资助,共获科研基金资助经费335万元。获得军队医疗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6项,上海市临床医学三等奖2项,在国内各种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60余篇。

由于科室工作成绩显著,近年来,获第二军医大学标兵科室并荣记集体三等功2次,先进科室或先进党支部6次,医院医疗指标达标优胜科室4次。目前长征医院胸心外科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科室将进一步发掘和培养人才,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学术队伍,扩大科室规模,以促进学科的发展,以饱满的热情,顽强的进取精神,在医疗、教学、科研方面积极探索、勇攀高峰。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陈军政委参加南京分院党总支专题民主生活会并全面调研

近日,医院陈军政委率医教部陈羽中副主任、政治部管志宇副主任、院务部姚智泉副部长等机关同志赴南京分院,参加分院党总支部群众教育实践活动专题民主生活会,并开展了全面调研。 陈政委一行在听取了分院党总支的工作汇报后,分组与党总支班子成员及科室主任、护士长24人进行了面对面谈话,实地察看了体检中心、高压氧中心、门诊和病房,全面了解了归隶10年以来的建设情况,并对当前存在问题及下一步建设方向进行了全面分析和判断。 随后,陈政委一行参加了分院党总支专题民主生活会。会上,总支书记胡湘林同志简要汇报了分院开展群众教育实践活动的情况,5位总支委员分别进行了发言,查找了自身存在的不足,分析了原因,提出了整改对策,并对其他支委进行了批评。陈政委最后发表讲话。他首先对这次民主生活会情况进行了肯定,一是思想重视,准备工作比较充分;二是措施实在,解决问题比较扎实;三是态度端正,开展批评比较真诚;四是研究深入,整改方向比较明确。 陈政委对这次调研工作进行了小结,表示经过一天的调研,分院给他留下了三个方面的印象,一是大家艰苦守成,忧患分院的情怀让他很感动;二是共同剖析形势,主动掌握命运的思考让他有信心;三是厘清方法举措,序贯推进让他对分院的发展充满希望。同时,对下一步工作提出了“四个转变”的要求。一是必须转变思想观念,增强发展信心。要转变维稳、维持、维旧的思想观念,凝聚求存、求变、求新的发展意识,积极打造以我为主、以院为本、以破为立的崭新局面。二是必须转变运行机制,提高管理效能。努力打造医疗特色,树立品牌声誉,坚持 “依托长征,发掘潜力,二次创业,特色发展”“十六字”总原则,想办法来解决当前生存和今后发展并重的问题。三是必须转变孵育模式,革新人才队伍。要考虑抓好四个方面的工作:制定一个人才计划、建立一个培训管道、强化一个文化理念、四是搭建一个事业平台。四是必须转变工作作风,培塑分院形象。要把握四个字:第一个字是“紧”。要大力克服部分同志精神状态不紧张、工作作风不紧迫的明显问题。第二个字是“严”。一定要严格落实各项医疗制度,注意人、车、火、毒、财方面的安全隐患。第三个字是“正”。一定要廉洁清正、自律谨慎,一定要按章办事见党性,公开透明树形象,严守底线现品格。第四个字是“实”。班子成员越要以沉稳务实的形象和作风,变成群众的定心丸和压舱石,以实抓促实干,以实干求实效。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长期大便次数多不成形的原因
陈勇
回答: 长期大便次数多不成形可能与饮食不当、胃肠功能紊乱、肠易激综合征、慢性肠炎、乳糖不耐受等因素有关。该症状通常表现为排便频率增加、粪便质地稀软,部分患者可能伴随腹痛、腹胀等不适。 1、饮食不当 长期摄入高脂肪、高糖或辛辣刺激性食物可能影响肠道正常功能。过量食用生冷食物或酒精会刺激肠黏膜,导致肠道蠕动加快。膳食纤维摄入不足可能减少粪便成形度。调整饮食结构有助于改善症状,建议增加全谷物、蔬菜水果的摄入。 2、胃肠功能紊乱 精神压力过大或作息不规律可能引发自主神经功能失调。肠道菌群失衡会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过程。这类情况通常表现为间歇性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补充益生菌制剂如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可能帮助恢复菌群平衡。 3、肠易激综合征 肠易激综合征属于功能性肠道疾病,可能与内脏高敏感性有关。患者常见饭后立即排便的急迫感,粪便中可见黏液但无脓血。症状常因情绪紧张加重,可遵医嘱使用匹维溴铵片或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调节肠道功能。 4、慢性肠炎 慢性肠炎多由感染性肠炎未彻底治愈发展而来,肠道黏膜存在持续性炎症。患者除腹泻外可能出现低热、乏力等全身症状。结肠镜检查可见黏膜充血水肿,需通过美沙拉嗪肠溶片或柳氮磺吡啶肠溶片进行抗炎治疗。 5、乳糖不耐受 先天性或继发性乳糖酶缺乏会导致乳糖消化障碍。摄入奶制品后出现腹胀、肠鸣音亢进伴水样便。进行氢呼气试验可明确诊断,治疗需避免含乳糖食品或提前服用乳糖酶制剂。 建议记录每日饮食与排便情况,避免摄入已知的敏感食物。保持规律作息与适度运动有助于调节肠道功能。若症状持续超过两周或出现体重下降、血便等警示症状,应及时进行肠镜与粪便常规检查。注意补充水分与电解质,预防腹泻导致的脱水现象。 陈勇副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消化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