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

心血管内科 (共9位医生)

科室简介

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心脏中心是2007年在国内最早将心内科、心外科融为一体的心脏病诊疗中心,是一个全新的心血管病诊疗模式。心脏中心拥有主任医师4人,副主任医师4人,主治医师9人;其中博士4人,硕士5人,在读硕士3人;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2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人;承担多项国家级、市级科研基金项目。多次获得国家及市科委科技进步奖。

医疗方面:除治疗心血管科常见病、多发病,完成必要的医疗工作以外,还承担着心血管科危重症、疑难病症的救治工作;心脏内科组可以独立开展心血管病的介入诊疗(包括冠脉造影、球囊扩张术及支架植入),开通急性心肌梗死救治的绿色通道,救治了大量的危重症心脏病患者;能独立开展心脏电生理检查,心律失常的射频消融治疗(包括室上速、室性早搏和房颤、房扑、防速等难治性心律失常的射频消融手术),并且能独立完成心脏永久起搏器、心脏除颤器植入以及心脏在同步化治疗等手术,手术成功率高。心外科组开展全动脉化搭桥,使外科搭桥手术的远期预后更好;同时开展微创、小切口不停跳心脏架桥手术,减少医疗费用,减少并发症。ECMO(体外膜肺氧和)在心脏中心救治危重症患者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我院的ECMO应用例数在我市居首位,成功救治了重症心肌炎、急性心肌梗死(包括在ECMO辅助下的紧急介入治疗),前我院ECMO应用已经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通过近5年的实践,心内科心外科一体化的医疗模式已经体现出来,无论是心脏介入治疗还是外科的搭桥手术例数都在明显上升,获得了很好的临床和社会效益;与此同时,我们在我市首先开展了Hybrid(镶嵌手术),为患者争得最佳的医疗结果,目前已完成十余例。

科研方面:

今后,心脏中心在科研方面进一步加大力度,组建独立的心脏中心实验室,在完成日常的诊疗工作的同时,为临床工作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医院动态

更多 >

“提高ICU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获卓越潜质奖

4月14日,在由中国医师协会主办的医院质量提升项目的结题报告会上,我院 “提高ICU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 项目荣获“卓越潜质奖”。 医院质量提升项目是由中国医师协会主办,旨在协助医院相关管理人员掌握质量提升的工具和方法,并通过院内实际项目的操作获得医疗服务质量提升的量化结果,推动医院持续不断的质量改进,从而提升整体医疗服务水平。三中心医院、西安盛京医院、北京协和医院、南京儿童医院、山东省立医院、广东中医医院等6家医院参与此项目,项目为期约2年(2012年8月——2014年6月),上海华山医院院长助理兼国际合作交流部主任林建华教授,曾担任JCI国际认证服务的首席医务官和副总裁David及Elsa教授任指导和培训专家。 项目分为启动、实施和结果报告阶段,三位专家通过培训、远程电话和网络会议、实地参访等形式对项目进行指导。我院制定项目名称为“提高ICU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负责人为李强副院长,医务处、医院感染管理科、药剂科、护理部等部门参与,医院感染管理科牵头。 4月10日,David、Elsa和林建华教授到我院进行实地参访,李强副院长、阚志超主任、陈璐处长热情接待,并感谢专家们在两年来对医院质量提升项目的帮助及指导。李强首先对我院概况做了简短介绍,然后对该项目做了汇报。三位专家认真倾听,并展开激烈的讨论,对项目的诸多细节都提出了很好的指导意见,他们认为我院的医院质量提升项目是一期项目医院中做得最为细致,也比较完整地将所学质量管理工具及方法融会贯通的运用于项目中。随后,专家现场考察ICU,科主任徐磊和护士长李晓东就ICU建设与管理经验、人力资源配置、医院感染控制等方面与专家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受到专家的一致好评。 通过开展此项目,我院ICU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较前有很大提高,在以后的各项工作中,将管理工具的扩展应用有利于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降低成本,提升效率。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