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肿瘤医院

乳腺科 (共6位医生)

科室简介
乳腺科建科于20世纪80年代初。是省政府认定的辽宁省重点学科和辽宁省乳腺癌防治中心,是东北地区最大的乳腺专科,国内最大的乳腺专科之一,是国内、国际乳腺癌科研协作的主要基地。科内设病床90张,各级医师20名,其中主任医师7名,副主任医师4名,主治医师5名,住院医师4名。
  乳腺科专门从事乳腺疾病的诊断、治疗,重点是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和综合治疗(包括:手术、化疗、内分泌治疗、放疗等)。
  乳腺科先后承担有国际协作的科研项目和国家‘十五’攻关课题以及省级科研课题20余项。从20世纪80年代始,在国内率先开展了乳腺癌综合治疗一系列的临床研究,达到了国际先进和国内领先水平,在国内同行中产生较大影响,其中主要有:
  1、保留胸神经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从上世纪80年代初已取代了胸壁毁形严重的标准根治术,成为乳腺癌一常规术式。至今已施行万余例,治疗效果同标准根治术。与标准根治术相比,其优点是,保留了良好的胸壁外型和上肢正常功能;
  2、围绕乳腺癌手术操作和术后管理进行了系列的技术改进、革新,如:根治术后胸壁皮肤严重缺损的植皮修复,既满足根治术要求的切除范围,又能保证了病人术后上肢正常抬举功能;发明研制“弹力背心”(为国家专利)等,预防、减少了手术后皮片坏死、皮下积液等并发症,提高了手术效果,缩短了住院时间,改善了病人的生活质量;
  3、从1986年在国内率先开展了早期乳腺癌保留乳房的综合治疗的研究与临床应用。治疗后病人10年的生存率92%;保留乳房美观效果优、良率87%,取得了与根治术完全相同的根治效果,又改善了病人的生存质量,为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水平。科研成果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发表的论文被‘BIOLOGICAL ABSTRACTS’收录。
  4、1986年在国内最先开始采用“术前化疗??手术或加放疗??巩固化疗治疗局部晚期乳腺癌”和“可手术乳腺癌术前化疗”的系统研究与临床应用,使不可手术的或手术切除困难的乳腺癌变为可手术,同时缩小了手术切除范围。化疗反应好(肿瘤消失或明显缩小),病人的生存率有显著提高。至今已施6000余例。此为国内同行共认的国内强项研究和技术。科研成果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发表的论文被‘BIOLOGICAL ABSTRACTS’收录。
  近10年来,又开展了目前国际最先进的乳腺癌诊断、治疗新技术、新方法有:
  5、对临床摸不到肿块非常早期乳腺癌,采用当代最先进的影象技术作出早期诊断,采用微创手术,疗效好,病人生活质量高。
  6、肿瘤较大的乳腺癌,采用术前化疗肿瘤缩小后成功地行保乳手术,疗效与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完全相同。
  7、早期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腋淋巴结无转移病人不做腋淋巴结清除。优点:手术创伤小、时间短,术后恢复快,无上肢肿胀、疼痛及活动障碍,生活质量高。
  8、绝经后肿瘤较大或病期较晚的乳腺癌病人,采用术前内分泌治疗后肿瘤缩小,采用创伤小手术,安全、可靠。此项为国内最早开展的新技术。
  9、自体组织一期乳房再造:乳腺癌乳房切除后同时采用自体组织乳房再造。优点:既根除了疾病,又保持了病人完美的体型。两手术同时完成,住院时间短,费用低,乳房美观效果好,其中采用腹直肌肌皮瓣再造乳房,对比较肥胖的女性,可取得塑造乳房和下腹部减肥的双重美容效果。
  10、乳腺良性肿瘤(如纤维腺瘤),采用mammotome旋切术。优点:手术时间短、无痛、切除净、术后不留手术瘢痕,无须住院。
  11、乳腺癌治疗前,在超声引导下微创穿刺活检,病理确诊后,制定治疗计划。与国际接轨。既往传统采用的术中冰冻切片诊断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和盲目性(多数只能作病变性质判定,难以作组织学类型诊断,遇到这类情况,医生难以作出很恰当的手术术式选择;常遇到冰冻切片不能定性,需待石蜡切片诊断,病人有可能经历二次手术)。国外乳腺癌治疗均是在穿刺活检确诊后进行。
  12、乳腺癌生物学靶向治疗:对激素依赖性乳腺癌合理选择内分泌治疗;对HER-2阳性乳腺癌用Herceptin治疗疗效显著,已为一成熟治疗方法。
  13、开展乳管镜技术,对于有乳头溢液症状的病人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意义。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治疗小儿脑瘫的方法是什么
顾倩
回答: 治疗小儿脑瘫的方法主要有康复训练、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中医治疗、辅助器具使用等。小儿脑瘫通常由产前感染、早产、缺氧缺血性脑病、遗传代谢异常、新生儿黄疸等因素引起,表现为运动障碍、肌张力异常、姿势异常等症状。 1、康复训练 康复训练是小儿脑瘫的基础治疗方法,通过运动疗法、作业疗法、语言训练等方式改善患儿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运动疗法包括关节活动度训练、平衡训练、步态训练等,帮助患儿提高肌肉力量和协调性。作业疗法侧重于手部精细动作训练,如抓握、书写等。语言训练针对存在言语障碍的患儿,通过发音练习和语言理解训练改善沟通能力。康复训练需要长期坚持,家长需配合治疗师制定个性化方案。 2、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主要用于缓解小儿脑瘫伴随的症状,如肌张力增高、癫痫等。常用药物包括盐酸替扎尼定片、巴氯芬片等肌松药,可降低肌张力改善运动功能。对于合并癫痫的患儿,可遵医嘱使用丙戊酸钠缓释片、左乙拉西坦片等抗癫痫药物。神经营养药物如胞磷胆碱钠胶囊、鼠神经生长因子注射液可能有助于神经修复。药物治疗需严格遵循医嘱,家长需观察患儿用药后的反应。 3、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适用于保守治疗无效的严重病例,常见术式包括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肌腱延长术、骨关节矫形术等。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通过切断部分神经根降低肌张力,改善痉挛状态。肌腱延长术可纠正关节畸形,提高运动功能。骨关节矫形术用于矫正严重的骨骼畸形。手术需由专业团队评估,术后仍需配合康复训练,家长需做好术后护理工作。 4、中医治疗 中医治疗小儿脑瘫可采用针灸、推拿、中药等方法。头针疗法刺激头部特定穴位,可能促进脑功能恢复。体针疗法通过针刺肢体穴位改善运动功能。推拿按摩可放松肌肉痉挛,改善血液循环。中药治疗以活血化瘀、补肾益髓为原则,常用方剂如补阳还五汤、六味地黄丸等。中医治疗需由专业中医师操作,家长需注意观察患儿治疗反应。 5、辅助器具使用 辅助器具可帮助小儿脑瘫患儿改善功能,包括矫形器、站立架、助行器等。踝足矫形器可矫正足下垂,改善步态。手部矫形器帮助保持功能位,便于进行日常活动。站立架辅助无法独站的患儿进行站立训练,预防骨质疏松。助行器如步行架、拐杖等帮助移动。辅助器具需根据患儿情况个性化配置,家长需定期检查器具适配性。 小儿脑瘫的治疗需要综合多种方法,早期干预效果较好。家长保持耐心,与医疗团队密切配合,定期评估治疗效果。日常生活中注意营养均衡,保证优质蛋白和维生素摄入。适当进行水疗、马术治疗等趣味性康复活动。避免过度保护,鼓励患儿参与力所能及的活动。定期复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关注患儿心理健康,营造积极康复环境。 顾倩副主任医师池州市人民医院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