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肿瘤医院

医学影像科 (共14位医生)

科室简介

辽宁省肿瘤医院医学影像科是集放射医学、核医学和超声医学于一体的综合性“大影像”学科,也是国内最大的医学影像科之一。科室现为辽宁省医学会分子影像学分会主任委员单位,辽宁省肿瘤医学影像重点实验室所在单位,辽宁省肿瘤医学影像质量控制中心、辽宁省抗癌协会肿瘤影像专业委员会所在单位,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单位(具有放射诊断、介入治疗和核医学资质),大连医科大学医学影像学系博士、硕士生培养单位。

辽宁省肿瘤医院医学影像科现有专业技术人员78人,其中,主任医师14名,副主任医师13名,博士6名,硕士15名。其中,卫生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名,辽宁省优秀专家1名,沈阳市优秀专家1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名。

学科带头人 罗娅红教授,现为辽宁省肿瘤医院院长、党委副书记、医学影像科首席专家,国家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卫生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辽宁省优秀专家、辽宁省劳动模范,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现担任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委员、乳腺影像学组副组长,中国医师协会放射医师分会常委、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影像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介入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学影像技术研究会理事,辽宁省分子影像学会主任委员、辽宁省放射学会副主任委员,辽宁省医学影像学会副理事长,沈阳市放射学会副主任委员,辽宁省医学影像质量控制中心副主任委员,辽宁省抗癌协会肿瘤影像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辽宁省肿瘤影像质量控制中心主任委员,辽宁省乳腺癌防治中心专业委员会委员;同时,担任《中华放射学杂志》、《临床放射学杂志》、《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中国肿瘤影像学》杂志编委等职务。

自上世纪90年科iahi,医学影像科先后承担有国家“九五”、“十一五”科技支撑项目以及省部级科研项目17项,在国内率先开展了肿瘤医学影像与介入治疗领域一系列临床研究,总体达到了国际先进和国内领先水平,在国内同行中产生较大影响,其中主要业绩有:

1. 自1998年开始,科室在国内率先开展胃肠道恶性肿瘤术前影像学分期的临床应用研究,极大地推动了该技术在全国的应用,获得2008年辽宁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2. 自1999年开始,科室在国内率先开展非血管性空腔脏器狭窄阻塞的介入治疗,获得2001年辽宁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3. 自1999年开始,科室在国内率先开展食管癌金属内支架放置治疗,获得2002年辽宁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4. 自2004年开始,科室在省内率先开展周围型小肺癌CT、MRI征象与病理及分子生物学基础的系列对照研究,获得2006年辽宁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5. 自2006年开始,科室在国内率先开展中国女性乳腺癌筛查优化方案的多中心研究,获得2009年辽宁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近年来,科室先后主编《胸部肿瘤CT诊断学》,主要参编《医学影像诊断学》、《乳腺病的影像诊断》、《呼吸系统影像鉴别诊断指南》、《肿瘤临床综合征》及《现代肿瘤内科手册》、《基层医生肿瘤诊治手册》等6部专著,先后撰写了核心期刊论文120篇。已培养出10名硕士研究生,正在培养研究生2名。

作为辽宁省肿瘤医学影像诊治领域的核心,辽宁省肿瘤医院医学影像科将凭借自身雄厚的技术实力、丰硕的人才储备、先进的医疗设备,竭诚为您服务!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治疗小儿脑瘫的方法是什么
顾倩
回答: 治疗小儿脑瘫的方法主要有康复训练、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中医治疗、辅助器具使用等。小儿脑瘫通常由产前感染、早产、缺氧缺血性脑病、遗传代谢异常、新生儿黄疸等因素引起,表现为运动障碍、肌张力异常、姿势异常等症状。 1、康复训练 康复训练是小儿脑瘫的基础治疗方法,通过运动疗法、作业疗法、语言训练等方式改善患儿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运动疗法包括关节活动度训练、平衡训练、步态训练等,帮助患儿提高肌肉力量和协调性。作业疗法侧重于手部精细动作训练,如抓握、书写等。语言训练针对存在言语障碍的患儿,通过发音练习和语言理解训练改善沟通能力。康复训练需要长期坚持,家长需配合治疗师制定个性化方案。 2、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主要用于缓解小儿脑瘫伴随的症状,如肌张力增高、癫痫等。常用药物包括盐酸替扎尼定片、巴氯芬片等肌松药,可降低肌张力改善运动功能。对于合并癫痫的患儿,可遵医嘱使用丙戊酸钠缓释片、左乙拉西坦片等抗癫痫药物。神经营养药物如胞磷胆碱钠胶囊、鼠神经生长因子注射液可能有助于神经修复。药物治疗需严格遵循医嘱,家长需观察患儿用药后的反应。 3、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适用于保守治疗无效的严重病例,常见术式包括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肌腱延长术、骨关节矫形术等。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通过切断部分神经根降低肌张力,改善痉挛状态。肌腱延长术可纠正关节畸形,提高运动功能。骨关节矫形术用于矫正严重的骨骼畸形。手术需由专业团队评估,术后仍需配合康复训练,家长需做好术后护理工作。 4、中医治疗 中医治疗小儿脑瘫可采用针灸、推拿、中药等方法。头针疗法刺激头部特定穴位,可能促进脑功能恢复。体针疗法通过针刺肢体穴位改善运动功能。推拿按摩可放松肌肉痉挛,改善血液循环。中药治疗以活血化瘀、补肾益髓为原则,常用方剂如补阳还五汤、六味地黄丸等。中医治疗需由专业中医师操作,家长需注意观察患儿治疗反应。 5、辅助器具使用 辅助器具可帮助小儿脑瘫患儿改善功能,包括矫形器、站立架、助行器等。踝足矫形器可矫正足下垂,改善步态。手部矫形器帮助保持功能位,便于进行日常活动。站立架辅助无法独站的患儿进行站立训练,预防骨质疏松。助行器如步行架、拐杖等帮助移动。辅助器具需根据患儿情况个性化配置,家长需定期检查器具适配性。 小儿脑瘫的治疗需要综合多种方法,早期干预效果较好。家长保持耐心,与医疗团队密切配合,定期评估治疗效果。日常生活中注意营养均衡,保证优质蛋白和维生素摄入。适当进行水疗、马术治疗等趣味性康复活动。避免过度保护,鼓励患儿参与力所能及的活动。定期复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关注患儿心理健康,营造积极康复环境。 顾倩副主任医师池州市人民医院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