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功能神经科 (共5位医生)

科室简介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功能神经科是仁济医院根据国际上先进的“以疾病为治疗单元”理念而组建的一个全新学科,打破了内外科分而自治的传统观念,对以往需要多学科会诊的神经系统疾病,诸如癫痫、帕金森氏病等锥体外系疾病、精神疾病和顽固性疼痛等,整合国内一流的神经外科、神经内科、儿科及电生理专家于一个科室,针对患者制定高度个体化的药物、手术和电生理调控等一门式诊疗方案。其突出优势是既能避免病人及家属辗转于多个科室之间,又能最大效益地发挥各科专家之所长。 功能神经科前身为上海仁济医院癫痫外科诊疗中心,成立于2003年,是华东地区首个癫痫外科诊疗中心,在华东地区乃至国内有良好的声誉和较高的知名度。目前已经对超过5,000例药物难治性癫痫患者进行了详细的术前致痫灶定位检查。2011年成立迷走神经刺激技术中国地区医师培训基地,接收全国专业医师的培训及操作指导。

新组建成立的功能神经科,配置了14台美国Nicolet长程视频脑电检测系统,术中电生理监测系统,独立术外监测病房、独立大脑皮层功能评估病房,是目前华东地区最大规模的视频脑电监测系统。科室还配备了国际上最先进的Brain Lab神经导航工作站、Leksell立体定向系统和射频仪等设备,借鉴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技术方法,是目前华东地区最大规模的视频脑电监测系统。

功能神经科还引进了国内专攻癫痫、帕金森病、精神疾病、疼痛等方面的神经外科、神经内科、儿科和电生理专家。科室医生均有赴法、德、美等国际功能神经中心学习、交流的经历,并与国外多个神经医学中心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医院动态

更多 >

我院成功实施首例全腹腔镜下胆总管囊肿切除术

日前,由我院胆胰外科科主任王坚教授主刀,成功施行我院首例全腹腔镜下胆总管囊肿切除+肝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术后患者恢复良好,一周后即顺利康复出院。 患者为男性,40岁,平时经常感觉右上腹胀痛。MRCP检查显示:胆总管明显扩张,最大直径可达3cm,诊断为I型胆总管囊肿。患者前往王坚教授门诊就医时,内心非常焦虑,对开腹手术充满恐惧,希望能够采用腹腔镜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与常规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但对手术实施者的手术技术和操作水平有着极高的要求。王坚教授耐心地向患者解释了病情,并经过详细的病例讨论和术前论证后,接受了患者提出的微创手术要求。 胆总管囊肿是一种先天性疾病,一般幼年期症状隐匿,成年后症状逐渐开始显现,通常表现为反复发作的胆管炎,若不治疗极易癌变,传统的治疗方式是以开腹手术的方式行胆总管囊肿切除+肝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但若要完整切除胆总管囊肿,尤其是胰腺段囊肿,即使在开腹情况下也不是件易事,更别说是在操作空间狭小的腹腔镜下;而切除后的肝管空肠吻合则又是一大难点,由于吻合位置高,在全腔镜下进行吻合操作的技术难度极高,每一针缝合都需要十分精准,稍不小心就会撕脱胆管壁,导致吻合失败。因此,国内只有极少单位开展此项手术。虽然手术难度极大,但在充分评估患者的病情和科室已有的技术条件后,王坚决定大胆尝试。在李可为、陈炜和陈涛等医师的密切配合下,凭借耐心、细心与爱心,运用娴熟的腹腔镜手术技术,完整切除了胆总管囊肿,并圆满完成了全腹腔镜下的肝管-空肠吻合和空肠-空肠吻合,成功地完成了我院历史上第一例全腹腔镜下胆总管囊肿切除+肝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术中出血仅100ml。患者术后1天即下床活动,术后1周顺利康复出院。 微创是外科发展的必然趋势,美国Mayo Clinic的学习经历使王坚深知,只要操作精细、技术高超娴熟,腹腔镜下手术应该是无所不能的。以往腔镜手术有一个误区就是因操作视野狭小而尽可能避免缝合,但王坚坚持认为只有会缝合、敢缝合才是真正的腔镜手术。为此他带领团队积极开展模拟器以及猪等动物上的缝合训练。由于胆胰手术本身的复杂性和高难度,胆胰微创在世界上还属于起步阶段,我院新成立的胆胰外科在王坚教授的带领下,勇于挑战手术难度,积极发展胆胰微创技术,已成功开展全腹腔镜下胰体尾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脾切除、肝叶切除等高难度手术。目前全科正以“精益求精、至善至美”的理念和争创国内一流胆胰外科的勇气,去努力开拓胆胰外科微创化的发展道路。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