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骨科 (共40位医生)

科室简介

骨科是上海第一个骨科专业病房。叶衍庆、周连圻、王惠生等老一辈国内著名骨科专家都曾担任仁济医院骨科主任,为全国各地培养了不少骨科专业人才。经过160年历史,几代人的努力,骨科的医疗、教学、科研和管理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学术地位和社会影响一直处于国内外同行的先进水平,并成为上海市骨科质控中心的主要成员。

医疗特色

骨科脊柱外科开展了颈、腰椎前、后路和胸椎后路及脊柱微创手术,治疗范围涵盖几乎所有的脊柱疾患,包括柱畸形、脊柱退行性疾患(颈椎病、腰椎病等)、脊柱创伤、脊柱感染、脊柱肿瘤、脊柱微创治疗等,其中以脊柱畸形为诊治特色。在脊柱畸形国际研究组中国部(SDSG 中国部)委员刘祖德教授的带领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以及先天性脊柱侧凸的治疗一直处于国内领先水平。近年开展的微创经皮椎体成形术、经皮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手术手术创伤小、患者术后恢复快,均获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

骨科关节外科开展了髋、膝、肩和踝关节置换,着重于关节翻修手术的改进。运用国际通用的评分标准对患者进行术前、术后的功能评估,观察疗效,减少并发症,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本科引进最先进的关节镜设备,派医师赴意大利、法国学习,使关节镜微创诊断与修复手术水平达到国内领先。每年完成300多例各类关节置换手术,术后患者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达到95%

骨科创伤外科是一支乐于奉献、勇于创新的团队,对于严重四肢骨折、复杂关节内骨折、骨盆髋臼骨折、陈旧骨折和骨不连、严重病理性和骨质疏松性骨折等均具有极丰富的诊治经验。目前我科每年诊治四肢创伤患者超过11000例。在5.12四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创伤骨科当即选派2个批次10余位有经验的医师前赴地震灾区第一线救治伤员,并转运11位重伤员来沪,在本院设爱心病房进一步精心治疗,均获满意康复。

科研特色

骨科目前科研课题有8项,曾获得科技进步奖3项、医疗成果奖一等奖一项。与中国科学院、上海交通大学等多家研究院、大学进行技术合作,在国家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骨科承担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五年制、七年制和八年制临床医学生的临床教学工作。每年举办二期国家级继续教育学习班和二期进修医师学习班,经常聘请国内、外著名脊柱与关节外科专家进行学术讲座。

学科人才和教学

骨科现任科主任刘祖德教授,为博士生导师。骨科现有教授、主任医师4名,副教授、副主任医师9名,主治医师12名 住院医师6名 其中博士8名,博士在读5名,硕士12名。设有脊柱外科 关节外科和创伤外科三个专业组。东、西两院每天开设专家门诊,同时为患者举办颈椎病、骨关节炎和骨质疏松等专题讲座。科室所有教授和副教授均在美国、法国、德国、意大利、澳大利亚等国进修学习过,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骨科长期以来与国内外多个医院保持协作关系,每年有多名著名专家来院进行学术交流和手术示教。骨科每年门诊病人57000多人次、急诊病人23000多人次。东、西部两个病区核定床位共90张,每年收治住院病人3000余人次,完成手术3200多台。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医院动态

更多 >

我院成功实施首例全腹腔镜下胆总管囊肿切除术

日前,由我院胆胰外科科主任王坚教授主刀,成功施行我院首例全腹腔镜下胆总管囊肿切除+肝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术后患者恢复良好,一周后即顺利康复出院。 患者为男性,40岁,平时经常感觉右上腹胀痛。MRCP检查显示:胆总管明显扩张,最大直径可达3cm,诊断为I型胆总管囊肿。患者前往王坚教授门诊就医时,内心非常焦虑,对开腹手术充满恐惧,希望能够采用腹腔镜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与常规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但对手术实施者的手术技术和操作水平有着极高的要求。王坚教授耐心地向患者解释了病情,并经过详细的病例讨论和术前论证后,接受了患者提出的微创手术要求。 胆总管囊肿是一种先天性疾病,一般幼年期症状隐匿,成年后症状逐渐开始显现,通常表现为反复发作的胆管炎,若不治疗极易癌变,传统的治疗方式是以开腹手术的方式行胆总管囊肿切除+肝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但若要完整切除胆总管囊肿,尤其是胰腺段囊肿,即使在开腹情况下也不是件易事,更别说是在操作空间狭小的腹腔镜下;而切除后的肝管空肠吻合则又是一大难点,由于吻合位置高,在全腔镜下进行吻合操作的技术难度极高,每一针缝合都需要十分精准,稍不小心就会撕脱胆管壁,导致吻合失败。因此,国内只有极少单位开展此项手术。虽然手术难度极大,但在充分评估患者的病情和科室已有的技术条件后,王坚决定大胆尝试。在李可为、陈炜和陈涛等医师的密切配合下,凭借耐心、细心与爱心,运用娴熟的腹腔镜手术技术,完整切除了胆总管囊肿,并圆满完成了全腹腔镜下的肝管-空肠吻合和空肠-空肠吻合,成功地完成了我院历史上第一例全腹腔镜下胆总管囊肿切除+肝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术中出血仅100ml。患者术后1天即下床活动,术后1周顺利康复出院。 微创是外科发展的必然趋势,美国Mayo Clinic的学习经历使王坚深知,只要操作精细、技术高超娴熟,腹腔镜下手术应该是无所不能的。以往腔镜手术有一个误区就是因操作视野狭小而尽可能避免缝合,但王坚坚持认为只有会缝合、敢缝合才是真正的腔镜手术。为此他带领团队积极开展模拟器以及猪等动物上的缝合训练。由于胆胰手术本身的复杂性和高难度,胆胰微创在世界上还属于起步阶段,我院新成立的胆胰外科在王坚教授的带领下,勇于挑战手术难度,积极发展胆胰微创技术,已成功开展全腹腔镜下胰体尾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脾切除、肝叶切除等高难度手术。目前全科正以“精益求精、至善至美”的理念和争创国内一流胆胰外科的勇气,去努力开拓胆胰外科微创化的发展道路。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