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肿瘤科 (共5位医生)

科室简介

仁济医院为了更好地进行肿瘤的专业性综合治疗,于2004年2月成立了肿瘤科。肿瘤科共有医师8名,现有主任医师(教授)1名、主治医生2名、住院医生2名,其中具有博士学位2名、硕士学位3名,另有在读博士研究生3名、硕士研究生4名。现任科主任及学科带头人张凤春教授为中国抗癌协会理事、中国抗癌协会临床肿瘤协作中心执行委员、上海市癌症康复和姑息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第二医科大学肿瘤中心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

肿瘤科临床工作方面,2004年2月初在东西两院开设肿瘤专家门诊,2004年4月开设东西两院肿瘤专科门诊。2004年8月在仁济西院成立了专科病房,暂时设有床位16张,另在两家协作医院(长航医院及杨思医院)拥有床位约40张。在2005年4月浦东仁济医院外科大楼投入使用后,肿瘤科将拥有一个具有50多张床位的病区出院人数月均180人次。

肿瘤科诊治范围包括:乳腺癌、肺癌、消化道肿瘤、泌尿系肿瘤、脑肿瘤、妇科肿瘤、恶性胸腹水及各种转移癌等实体瘤。根据肿瘤的病理类型、临床分期、肿瘤细胞的基因和分子信号、机体状况及术前术后等多种因素对病人进行化疗、热化疗、免疫治疗、生物治疗、靶向治疗、微创治疗、逆转肿瘤耐药等个体化综合治疗。

同时,肿瘤科正在开展数项特色医疗项目,如采用内生场热疗仪进行热疗、热化疗、胸腹腔热灌注化疗等治疗人体深部肿瘤及恶性胸腹水;采用微创技术进行肿瘤微创介入靶向治疗和先进的生物靶向治疗。此外,科室在恶性肿瘤微转移灶检测和清除方面处于国内前沿地位。

科研方面,近五年来承担了“国家自然基金课题”、“国家科技部课题”、“国家863计划项目子课题”、“卫生部课题”等数项国家级课题;获省级科研进步奖三项;共发表学术论文45篇,对乳腺癌、肺癌和消化系统肿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教学方面,科室自成立后积极投入各项教学任务,参与了本科生及住院医师的选修课及继续教育。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医院动态

更多 >

我院成功实施首例全腹腔镜下胆总管囊肿切除术

日前,由我院胆胰外科科主任王坚教授主刀,成功施行我院首例全腹腔镜下胆总管囊肿切除+肝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术后患者恢复良好,一周后即顺利康复出院。 患者为男性,40岁,平时经常感觉右上腹胀痛。MRCP检查显示:胆总管明显扩张,最大直径可达3cm,诊断为I型胆总管囊肿。患者前往王坚教授门诊就医时,内心非常焦虑,对开腹手术充满恐惧,希望能够采用腹腔镜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与常规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但对手术实施者的手术技术和操作水平有着极高的要求。王坚教授耐心地向患者解释了病情,并经过详细的病例讨论和术前论证后,接受了患者提出的微创手术要求。 胆总管囊肿是一种先天性疾病,一般幼年期症状隐匿,成年后症状逐渐开始显现,通常表现为反复发作的胆管炎,若不治疗极易癌变,传统的治疗方式是以开腹手术的方式行胆总管囊肿切除+肝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但若要完整切除胆总管囊肿,尤其是胰腺段囊肿,即使在开腹情况下也不是件易事,更别说是在操作空间狭小的腹腔镜下;而切除后的肝管空肠吻合则又是一大难点,由于吻合位置高,在全腔镜下进行吻合操作的技术难度极高,每一针缝合都需要十分精准,稍不小心就会撕脱胆管壁,导致吻合失败。因此,国内只有极少单位开展此项手术。虽然手术难度极大,但在充分评估患者的病情和科室已有的技术条件后,王坚决定大胆尝试。在李可为、陈炜和陈涛等医师的密切配合下,凭借耐心、细心与爱心,运用娴熟的腹腔镜手术技术,完整切除了胆总管囊肿,并圆满完成了全腹腔镜下的肝管-空肠吻合和空肠-空肠吻合,成功地完成了我院历史上第一例全腹腔镜下胆总管囊肿切除+肝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术中出血仅100ml。患者术后1天即下床活动,术后1周顺利康复出院。 微创是外科发展的必然趋势,美国Mayo Clinic的学习经历使王坚深知,只要操作精细、技术高超娴熟,腹腔镜下手术应该是无所不能的。以往腔镜手术有一个误区就是因操作视野狭小而尽可能避免缝合,但王坚坚持认为只有会缝合、敢缝合才是真正的腔镜手术。为此他带领团队积极开展模拟器以及猪等动物上的缝合训练。由于胆胰手术本身的复杂性和高难度,胆胰微创在世界上还属于起步阶段,我院新成立的胆胰外科在王坚教授的带领下,勇于挑战手术难度,积极发展胆胰微创技术,已成功开展全腹腔镜下胰体尾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脾切除、肝叶切除等高难度手术。目前全科正以“精益求精、至善至美”的理念和争创国内一流胆胰外科的勇气,去努力开拓胆胰外科微创化的发展道路。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