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中医科 (共25位医生)

科室简介

仁济医院中医科自解放初期建科以来,医疗、师资、科研力量不断完善壮大,是一个技术力量雄厚,医疗功底扎实的中医临床学科。近年来,人才结构不断完善,学术梯队日趋合理。现有在编人员一共14人,其中正教授1名,副教授4名,主治医师5名,住院医师2名,医士1名。现有硕士生导师1人,硕士研究生2名,在读硕士研究生1名。

中医科13名医师,现职副教授4名,全国名老中医1名,硕士研究生3名,在读博士生1名,担负着仁济医院东西二部的中医、针灸门诊工作,门诊量从以往的年均4—5万人次上升至现在的近8万人次。五年来在原先的肾病、肝胆疾病、月经不调等专病专科门诊的基础上又新增了中医肿瘤术后调治专病门诊,参与与呼吸科、儿科、皮肤科联合举办的过敏性疾病中心的治疗工作,充分发挥了中医、中西医结合的特长,吸引了众多慕名而来的患者。仁济中医的实力,在附近乃至上海周边地区居民的心目中具有相当的影响度和吸引力。中医科的各个专家门诊,更是各具特色,人满为患。前几年,我科与医院一起邀请了上海地区乃至全国著名老中医加盟我院特需医疗,为仁济医疗特色增添了绚丽的一笔。三年前与医院一起,采取了院店联营形式,创建了仁济东院中药房,方便了广大病员就诊取药,获得了病家的一致称赞。

中医科拥有优秀的师资力量,每年承担二医大本科生、七年制本硕连读生的中医教学任务。近二年,大课学时从以前的每学期40学时提高到现在的每学期120学时,中医的前期基础理论和后期临床应用的内容,都由我科教师承担讲学。大部分教师能采用多媒体软件讲课,教学效果明显提高。科室还同时承担卫生局全科医生培训,中医药大学国针班学生带教,中医药大学本科生实习带教及外院进修生培养等多项教学任务。

这几年,中医科的科研课题实现了零的突破,我科近五年承担市科委课题三项,局级课题二项,外单位协作课题二项,已完成课题三项。主编、参编专著数本,其中主编《秦亮甫临床经验集粹》一书获2001年上海市出版局重点出版图书。五年来全科共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医院动态

更多 >

我院成功实施首例全腹腔镜下胆总管囊肿切除术

日前,由我院胆胰外科科主任王坚教授主刀,成功施行我院首例全腹腔镜下胆总管囊肿切除+肝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术后患者恢复良好,一周后即顺利康复出院。 患者为男性,40岁,平时经常感觉右上腹胀痛。MRCP检查显示:胆总管明显扩张,最大直径可达3cm,诊断为I型胆总管囊肿。患者前往王坚教授门诊就医时,内心非常焦虑,对开腹手术充满恐惧,希望能够采用腹腔镜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与常规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但对手术实施者的手术技术和操作水平有着极高的要求。王坚教授耐心地向患者解释了病情,并经过详细的病例讨论和术前论证后,接受了患者提出的微创手术要求。 胆总管囊肿是一种先天性疾病,一般幼年期症状隐匿,成年后症状逐渐开始显现,通常表现为反复发作的胆管炎,若不治疗极易癌变,传统的治疗方式是以开腹手术的方式行胆总管囊肿切除+肝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但若要完整切除胆总管囊肿,尤其是胰腺段囊肿,即使在开腹情况下也不是件易事,更别说是在操作空间狭小的腹腔镜下;而切除后的肝管空肠吻合则又是一大难点,由于吻合位置高,在全腔镜下进行吻合操作的技术难度极高,每一针缝合都需要十分精准,稍不小心就会撕脱胆管壁,导致吻合失败。因此,国内只有极少单位开展此项手术。虽然手术难度极大,但在充分评估患者的病情和科室已有的技术条件后,王坚决定大胆尝试。在李可为、陈炜和陈涛等医师的密切配合下,凭借耐心、细心与爱心,运用娴熟的腹腔镜手术技术,完整切除了胆总管囊肿,并圆满完成了全腹腔镜下的肝管-空肠吻合和空肠-空肠吻合,成功地完成了我院历史上第一例全腹腔镜下胆总管囊肿切除+肝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术中出血仅100ml。患者术后1天即下床活动,术后1周顺利康复出院。 微创是外科发展的必然趋势,美国Mayo Clinic的学习经历使王坚深知,只要操作精细、技术高超娴熟,腹腔镜下手术应该是无所不能的。以往腔镜手术有一个误区就是因操作视野狭小而尽可能避免缝合,但王坚坚持认为只有会缝合、敢缝合才是真正的腔镜手术。为此他带领团队积极开展模拟器以及猪等动物上的缝合训练。由于胆胰手术本身的复杂性和高难度,胆胰微创在世界上还属于起步阶段,我院新成立的胆胰外科在王坚教授的带领下,勇于挑战手术难度,积极发展胆胰微创技术,已成功开展全腹腔镜下胰体尾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脾切除、肝叶切除等高难度手术。目前全科正以“精益求精、至善至美”的理念和争创国内一流胆胰外科的勇气,去努力开拓胆胰外科微创化的发展道路。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