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协和医院

疼痛科 (共4位医生)

科室简介
疼痛科是集临床、教学、科研为一体的综合性科室,于1985年开设疼痛门诊,经过二十余年来的不懈努力、不断进取,积累了丰富的临床诊断与治疗经验,摸索出一条具有特色理论、专业的学科模式。通过我科精湛的医术,显著的疗效及较高的学术水平,获得了广大患者及社会的认可,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我科以微创介入治疗为核心,结合药物、神经阻滞以及各种物理治疗等方法,治疗各种急慢性疼痛疾病,如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三叉神经痛、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手术后疼痛综合症、中晚期癌性疼痛,以及各种顽固性复杂性疼痛疾病。
  疼痛科现设物理治疗室、无菌治疗室、DSA手术治疗室等。科室拥有先进的成为医疗设备如德国西门子DSA、美国进口等离子低温消融治疗仪、施乐辉射频热凝治疗仪、德国进口臭氧治疗仪、美国strker椎间盘旋切器等大中型医疗设备以及神灯、超激光等康复治疗设备。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怎样控制血糖升高啊
赵蕾
回答: 控制血糖升高可通过调整饮食、增加运动、规律监测、药物干预、心理调节等方式实现。血糖升高可能与胰岛素抵抗、不良饮食习惯、缺乏运动、肥胖、遗传等因素有关。 1、调整饮食 选择低升糖指数食物如燕麦、糙米、绿叶蔬菜,减少精制糖和饱和脂肪摄入。每日三餐定时定量,避免暴饮暴食。适当增加膳食纤维摄入有助于延缓糖分吸收,如食用豆类、全谷物。避免含糖饮料,优先选择白开水或无糖茶饮。烹饪方式以蒸煮炖为主,减少油炸食品。 2、增加运动 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骑自行车。运动可提高胰岛素敏感性,促进葡萄糖利用。建议餐后1小时进行30分钟步行,避免久坐不动。结合抗阻训练如深蹲、俯卧撑,每周2-3次。运动前后监测血糖,避免低血糖发生。 3、规律监测 使用血糖仪定期监测空腹及餐后血糖水平。记录血糖变化趋势,及时发现异常波动。定期检测糖化血红蛋白反映近3个月平均血糖水平。监测体重和腰围变化,控制体重指数在正常范围。出现头晕、口渴等异常症状时需立即检测血糖。 4、药物干预 遵医嘱使用二甲双胍片、格列美脲片、阿卡波糖片等降糖药物。胰岛素治疗适用于1型糖尿病或口服药控制不佳者。药物需按时按量服用,不可自行增减剂量。定期复诊评估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联合用药时注意不同药物的相互作用。 5、心理调节 保持良好心态有助于血糖稳定,避免焦虑抑郁情绪影响内分泌。学习糖尿病相关知识,增强自我管理信心。参加病友交流活动获取社会支持。保证充足睡眠,每天7-8小时。通过冥想、深呼吸等方式缓解压力。 控制血糖需长期坚持健康生活方式,戒烟限酒,保持理想体重。定期进行眼底、肾功能等并发症筛查。外出时随身携带含糖食品以防低血糖。学习识别高血糖和低血糖症状,掌握应急处理方法。与医生保持沟通,根据病情变化调整管理方案。建立规律的作息时间,避免过度劳累。注意足部护理,预防糖尿病足发生。 赵蕾副主任医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内分泌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