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市中医医院

儿科 (共9位医生)

科室简介

荆州市中医医院儿科技术实力雄厚,医疗技术精湛,中医特色突出,拥有杜克宽、李江、陈丁丁等荆楚名医。儿科紧跟现代医学最新进展,形成一系列小儿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的中西医诊疗常规。在儿科急诊诸如高热惊厥、重症肺炎、重症哮喘、腹泻病脱水酸中毒的诊治方面有一套完善的诊疗措施。尤其对难治性哮喘、反复发作性扁桃体炎、反复呼吸道感染、慢性上气道咳嗽综合征、过敏性紫癜、急慢性腹泻病、新生儿黄疸、厌食症、遗尿症方法独到,效果满意。如捏脊治疗小儿厌食、营养不良;根治疗法治疗慢性咳喘;微波热凝术治疗扁桃体炎;超声波、中药敷贴、雾化治疗下呼吸道感染;冷光源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药灌肠、外敷、经皮给药治疗小儿腹泻、痢疾;中药外敷治疗淋巴结炎;紫草油治疗小儿湿疹;童乐口服液止汗;中药药浴、香佩、药枕改善睡眠、增强抵抗力、促进生长发育等疗效卓越,在荆沙乃至湖北省中医儿科界享有较高声誉。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医院动态

更多 >

“中医大讲坛”第五十八课讲授“中风康复,宜早针灸”

中风:及早介入治疗 还您健康生活  本报记者 张重慧 特约记者 汪振华 文/图 针灸疗法最早见于战国时代问世的《黄帝内经》一书。《黄帝内经》说:“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便是指灸术,其中详细描述了九针的形制,并大量记述了针灸的理论与技术。 两千多年来,针灸疗法一直在中国流行,并传播到了世界。而很多人不知道,针灸对于中风康复的治疗,有着很好的效果。为了帮大家更好地了解针灸的妙用和治病原理,昨日,在荆州市中医医院“中医大讲坛”上,该院特邀针灸科主任万裕萍为大家讲解了针灸的相关常识,并详细解读了针灸对于中风康复治疗的作用机理及适应症。 针灸的适应症以中风最为典型 针灸对于哪些顽疾,有着独特的治疗效果?对于这个问题,万裕萍主任的回答是,针灸治疗对大多数神经、肌肉、骨骼疾病都有明显的疗效:其中包括中风、头痛头昏、失眠多梦、三叉神经痛、面神经麻痹、手足麻木、小儿脊髓灰质炎后遗症等,还能应对美尼尔氏综合征、耳鸣耳聋、遗尿便秘、肋间神经痛、颈臂综合征、肩凝症、网球肘、坐骨神经痛、腰痛、风湿关节炎、伤筋等诸多疾病。 值得一提的是,针灸对于中风偏瘫的治疗效果尤为显著。中风是中医学对急性脑血管疾病的统称。它是以猝然昏倒,不省人事,伴发口角歪斜、语言不利而出现半身不遂为主要症状的一类疾病。 世卫组织数据显示,我国脑卒中发生率正以每年8.7%的速度上升,比美国高出一倍。中国脑血管病的死亡率是心肌梗死的4~6倍,带来的经济负担却是心肌梗死的10倍,其致残率,则达到75%。 中医学临床研究显示,中风最常见的肢体不灵活,在利用针灸治疗原发病的同时,采用中医针灸治疗肢体康复过程中,可达到缩短病程、改善肌力、提高生活自理能力的优点。针灸是中医理论指导下的传统康复方法之一,于疾病早期介入,以保存、改善和恢复患者受疾病影响的身心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为主要目的。 针灸治疗时机越早治效果越好 古人云:“急则用针, 缓则用药”。《针灸大成》也:“凡中风跌到, 卒暴昏沉, 急以三棱针刺十二井穴。”可见古人主张脑卒中针灸早期治疗, 因传统中医学并无出血性和缺血性中风之分, 所以针灸治疗中风是不择时机的。 由于针灸对患者是一种被动治疗,在患者病情稳定,生命体征平稳,无严重并发症时即可进行,针灸能起到调节患者血压和脉搏的双向作用。万裕萍表示,针灸康复治疗是安全的,但康复训练的效果最终还将受到患者精神状态、理解能力、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医嘱执行能力等因素影响。 目前,祖国医学的针灸治疗对急性脑卒中的成效已得到广泛证实,由中国康复研究中心主持的国家“九五”科技攻关课题——“急性脑卒中早期康复的研究”得出答案:把中医针灸疗法和西医经典康复手段相结合,对促进患者的功能改善非常有利。 临床研究证明:针灸能改善脑组织病灶周围细胞的缺血、缺氧状况,增强脑血流量,促进脑侧支循环的建立,提高脑组织的氧分压,改善病灶周围组织的营养,起到活血化瘀的作用,促使部分“休克”神经细胞的恢复,加速脑组织损伤的修复。 大多数临床文献也认为, 对于缺血性中风, 早期的针灸介入能尽快促使血脉通畅, 恢复血液供应, 减少因缺血而致的脑神经组织的坏死。因此, 针刺介入越早越好。而对于出血性中风的针灸介入时机, 一般认为, 在发病急性期处于抢救阶段时,针灸不宜立刻介入, 在生命体征平稳后3到5天,针灸方可介入。 本期主讲专家: 万裕萍 副主任医师 针灸科科主任 湖北省针灸学会常务理事,湖北中医药学会脑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省康复医学会理事,省中医中药学会风湿病专业委员会委员,“脑中风后遗症”医学鉴定专家,荆州市三八红旗手。擅长神经内科疾病诊治及风湿疼痛疾病的针灸康复,多篇医学论文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主持并完成多篇研究课题。 门诊时间:周一、三下午,周二、五上午 温馨提示: 7月16日(下周三)上午9时,第五十九期“中医大讲坛”将在市中医医院门诊大厅候诊处准时开讲。届时,市中医医院骨3科刘道东医生将为大家带来题为《肩周炎的防治》的健康知识讲座,欢迎您前来学习和交流!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为什么一到晚上就会咳嗽
马晓斌
回答: 夜间咳嗽可能与卧位刺激、空气干燥、胃食管反流、过敏性咳嗽、慢性支气管炎等因素有关。夜间咳嗽通常表现为干咳或伴有少量痰液,可通过调整睡姿、改善环境、药物治疗等方式缓解。 1、卧位刺激 平躺时呼吸道分泌物倒流刺激咽喉,可能引发咳嗽。这种情况多见于鼻后滴漏综合征或慢性鼻炎患者。建议将枕头垫高15-20度,睡前用生理盐水清洗鼻腔。若症状持续,可遵医嘱使用盐酸氨溴索口服溶液、桉柠蒎肠溶软胶囊等黏液溶解剂。 2、空气干燥 夜间室内湿度下降会导致气道黏膜干燥敏感。使用加湿器保持湿度在40%-60%,避免空调直吹。干燥性咳嗽可配合川贝枇杷膏润喉,但糖尿病患者慎用。合并咽炎者可短期使用西地碘含片。 3、胃食管反流 卧位时胃酸反流刺激咽喉引发咳嗽,常伴烧心感。晚餐应清淡且睡前3小时禁食,避免高脂辛辣食物。反流性咳嗽需使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抑制胃酸,配合铝碳酸镁咀嚼片保护黏膜。 4、过敏性咳嗽 夜间接触尘螨、宠物皮屑等过敏原可能导致咳嗽变异性哮喘。定期清洗床品并使用防螨罩,卧室避免放置毛绒玩具。可遵医嘱使用孟鲁司特钠片抗过敏,或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控制气道炎症。 5、慢性支气管炎 夜间迷走神经兴奋加重气道炎症反应,多伴白色黏痰。需戒烟并避免冷空气刺激,急性发作时可使用阿奇霉素分散片抗感染,配合氨溴特罗口服溶液祛痰。长期咳嗽者应排查是否存在支气管扩张。 建议保持卧室清洁通风,睡前2小时避免进食。咳嗽持续2周以上或出现咯血、呼吸困难时需及时就诊。记录咳嗽发作时间与诱因有助于医生判断病因,未经专业评估不建议自行长期使用镇咳药物。过敏体质者应定期清洗空调滤网,冬季可使用电热毯预热被褥减少冷刺激。 马晓斌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呼吸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