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脾胃病科 (共3位医生)

科室简介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脾胃病科始建于1964年,是我院最早设立的内科病区之一,主要从事脾胃消化病、神经肌肉病临床研究,是国家重点学科《中医内科学》属下的主要临床科室之一,1987年成为国家的博士点,1998年成为博士后流动站(已培养出站2人)。广东省中医药学会疑难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主任委员邓铁涛)。2001年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定为重点建设学科,学科带头人:刘友章教授。二内科拥有博士生导师、终身教授以及首席教授邓铁涛教授、王建华教授、劳绍贤教授、许鑫梅教授等一批知名专家教授。近年来二内科与脾胃研究所合作共同承担包括国家七五攻关项目《脾虚证候发生机理的研究》、八五攻关《中医药治疗胃癌癌前期病变的临床与实验研究》、国家自然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重点项目《脾虚证消化吸收障碍型功能基因谱与模式识别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脾胃湿热证证治规律及其病理本质研究》等国家级及厅局级以上科研课题40余项,主编或副主编《胃病中西医诊疗与调养》、《中医胃肠病学》、《消化道病理与临床》、全国通用教材《中医内科学》、硕士研究生教材《中医内科学》、参编《疑难病症精华》等专著30余部。于等奖2项,卫生部科技成果一等奖1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成果一等奖1项。

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多,学历高、临床经验丰富的医生多是二内科人才梯队的特色,一切为了病人满意是我们的宗旨,如何少花钱治好病是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坚持中医为主、中西医结合是我们诊断和治疗疾病的主要手段。

二内科拥有OLYMPUS电子胃镜及电子肠镜、伽利略呼吸机、B超仪(FUKUDA3500)、大肠水疗机、胃肠动力测定仪、血氨测定仪、氦氖激光治疗、超净工作台、倒置显微镜等临床、科研仪器,价值约300万元。主要领先技术项目有: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肠易激综合征、肝硬化、酒精性肝炎、肝纤维化、上消化道出血、炎症性肠病、重症肌无力、肌营养不良、多发性硬化、皮肌炎、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等。开科以来共收治包括美国、英国、加拿大、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俄罗斯等国外患者约700人次。

二内科下设三个研究方向:

脾胃消化病研究方向:

刘友章教授,脾胃病科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建设消化学科带头人。周福生教授,脾胃病科副主任,脾胃所副所长、内镜室主任。脾胃病科与脾胃研究所密切合作并成立了脾胃消化病研究中心,有一批知名脾胃专家,如劳绍贤教授、许鑫梅教授、刘友章教授、周福生教授等,带领邱向红副教授、黄志新副教授、邝卫红副教授、熊文生副教授、罗琦讲师等一批中青年骨干,在脾胃消化病诊治方面取得丰硕成果,年门诊量达8万多人次,处于国内先进水平。先后研制的胃炎消、和胃片、胃肠宁、胃热清、肠炎灵、消胀冲剂、健中愈疡片、眩晕康等中成药已得到医生患者的广泛好评,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肝病研究方向:

在罗日永教授的领导下,有刘凤斌副教授、邝卫红副教授、肖会泉副教授、吴秀美主治医师、刘丽萍主治医师、何婉婉住院医师等一批中青年骨干队伍。长期以来以中医理论为指导,采用辨证施治和专方专药相结合的方法治疗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腹水及出血、肝性脑病、脂肪肝、、酒精性肝病、药物性肝病、肝纤维化等各种急慢性肝病,开办肝病专科门诊,年门诊量达到20000人次以上,每年住院病人也达到300人次以上,临床疗效较好。中医药治疗肝硬化、肝纤维化的研究课题得到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科委的资金资助,研制的乙肝灵、养肝软坚丸效果显著,受到患者的好评。”脾虚证辨证论治系列研究”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