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中医院

乳腺外科 (共24位医生)

科室简介

乳腺外科成立于1997年,现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五”期间重点专科、广东省乳腺病重点专科、广州中医药大学重点专科、中华中医药学会外科学会乳腺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近年来,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主编、参编学术专著20部,省部级课题10余项,获成果奖2项。对乳房各种手术治疗、乳腺癌的早期诊断、乳腺癌围术期及术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提高乳腺癌的生存率及生存质量以及中医药阻断和逆转癌前病变方面达国内领先水平,得到了国、内外患者和专家的认可,病员来自全国各地和世界各地,成为服务质量好、社会信誉高、疗效满意的国家级重点学科。目前本专科拥有专业技术人员29人,其中主任医师3名,副主任医师5名,主治医师3名,住院医师3名;其中博士4人,硕士6人;在读博士生3人,硕士生11人。拥有专科病床45张,院本部设在大德路,二沙岛分院、芳村分院、珠海分院、大学城分院、天河门诊、下塘门诊等都开设乳腺专科门诊。

乳腺外科已具备目前国内外诊治乳腺肿瘤的全方位先进配套设备,如数字化乳腺X光机(钼靶机)3台;乳腺导管内视镜;麦默通(Mammotome)乳腺疾病诊治系统;乳腺高分辨彩色B超3台;乳腺病理大切片技术;前哨淋巴结活检设备;磁共振设备等。

乳腺外科专科特色:本专科以①乳腺增生病,②乳腺癌,③乳腺癌癌前病变为主攻方向。对乳腺病中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病进行了深入地研究。尤其在乳腺癌癌前病变、早期乳腺癌的临床诊断研究、中医药周期疗法治疗乳腺增生病以及阻断与逆转乳腺癌癌前病变、乳腺癌围手术期及术后中医药辩证治疗、晚期乳腺癌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提高乳腺癌生存率、延长生存期、改善生存质量等方面取得显著的疗效,深得同行专家认同,达国内领先水平。显示了中医中药治疗乳腺病的优势和广阔前景。

乳腺外科收治病种:有乳腺癌、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乳腺囊性增生病、乳腺巨大纤维腺瘤、乳腺导管扩张症、乳腺错构瘤、急性乳腺炎(多发脓肿)、副乳腺、隆乳术后假体取出、乳房或乳头畸形、巨乳症、乳腺叶状囊肉瘤、乳腺恶性淋巴瘤、乳腺结核、男性乳房异常发育症、高泌乳素血症、产后缺乳等。

乳腺外科治疗内容:乳腺肿块的诊断;各种良、恶性乳腺肿瘤的手术治疗,包括各种根治术、保乳手术、前哨淋巴结活检、乳房切除后一期、二期再造、整形;乳房美容等手术等;纤维瘤的麦默通无疤痕手术;围手术期中医药治疗;乳腺癌的新辅助化疗和巩固化疗;复发转移性乳腺癌的解救化疗;内分泌治疗、基因治疗、中医中药治疗、术后康复治疗、肿瘤药膳疗法等。对乳腺肿瘤病人进行长期随访和提供康复指导。

乳腺外科服务宗旨:乳腺肿瘤专科将以一流的人才结构、一流的服务质量、一流的技术水平、一流的医疗设备、一流的临床疗效展现在广大乳腺病人面前。攻克乳腺疾病,造福广大妇女,是我们长期努力的方向。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高血压脑出血的患者该如何控制血压
高云
回答: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需通过药物干预、生活方式调整及定期监测综合控制血压,主要措施包括遵医嘱使用降压药、限制钠盐摄入、保持情绪稳定、适度运动及戒烟限酒。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压控制的核心是避免血压剧烈波动。急性期需在医生指导下静脉使用短效降压药如乌拉地尔注射液或尼卡地平注射液,将收缩压维持在140-160毫米汞柱范围内,防止再出血或脑灌注不足。稳定期可改用长效口服降压药如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或缬沙坦胶囊,需每日定时服药并监测晨起和睡前血压。饮食上每日钠盐摄入不超过5克,避免腌制食品和加工肉类,增加钾含量高的蔬菜水果如香蕉和菠菜。情绪管理尤为重要,可通过正念冥想缓解焦虑,家属应避免与患者发生争执。运动建议选择低强度有氧活动如散步或太极拳,每周3-5次,每次不超过30分钟,运动时心率不宜超过100次/分。必须严格戒烟并限制酒精摄入,男性每日饮酒折合酒精量不超过25克。 患者需每周测量血压2-3次并记录波动情况,出现头痛加重或视物模糊等异常症状时立即就医。长期控制需定期复查肝肾功能和电解质,根据检查结果调整用药方案。冬季注意保暖防寒,夏季避免大量出汗导致脱水,如合并糖尿病需同步控制血糖。血压控制目标需个体化制定,多数患者建议将血压稳定在130-140/80-90毫米汞柱范围,高龄或颈动脉狭窄患者可适当放宽标准。家属应学会识别嗜睡、言语不清等再出血征兆,家中常备急救药物如硝苯地平片以备应急使用。 高云副主任医师北京安贞医院心血管内科
复旦版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