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核医学科 (共1位医生)

科室简介

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核医学科建立于1992年。其前身-放射科同位素室成立于1979年。科室现有医技人员16人,其中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2人,中级技术职称6人。科室首任负责人为叶广春副教授,现任主任为陈萍主任医师。

核医学科下设2个专业系列:核医学(诊断治疗)专业、PET/CT中心。目前主要装备包括分子医学影像设备PET/CT一台、SPECT1台、SPECT/CT一台、骨密度仪一台、小型医用回旋加速器一台、药物自动化合成装置3台。

核医学科负责全院医疗、教学、科研等方面涉及核医学技术服务的工作。从1979年起先后开展肝、脑、肾等器官显像,及心、脑动态显像工作,形成以脏器功能显像、计算机分析、特别是核素心肺功能、肾图检查为主的业务特长。1992年独立建科后,在国内率先开展了心肌断层、门控心血池显像、心肾功能测定、淋巴显像、三相骨扫描、131I治疗甲状腺癌转移、89Sr骨转移癌治疗、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肿瘤等临床与研究工作。其中脑死亡及肺栓塞研究成果获广州市科技进步三等奖。科室已形成临床、科研、教学三位一体的工作体制,建立了以肿瘤核医学、心肺核医学、和神经核医学三个临床主攻方向,在放射药物开发、示踪技术开发、图像处理等方面也有一定的研究实力。

2005年引进PET/CT,在广州市属医院中率先开展PET/CT应用与研究。在肿瘤诊断、筛查和协助临床治疗决策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2007年以来参与了多本《核医学》高校统编教材的编写,2009年参与《临床核医学》专著的编写。“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肿瘤”的研究享有国家发明实用新型专利1项,广州市属科技成果1项。

近年来,科室先后独立或合作承担并国家自然基金等课题1项、广东省科技课题3项以及广州市科技课题多项。近年来,在国际、国内杂志上发表论文40余篇。有3人次先后在多个全国、省、市学术组织担任学术职务。

核医学科1980年起开始培养本科生,2006年被批准为硕士培养点。现设肿瘤核医学专业,有硕士生导师1人。先后完成本专业2名硕士培养,其中1名硕士被评为优秀毕业生。目前有4名硕士研究生在读。

核医学科重视科室思想作风建设。多年来,响应校、院的号召,把“南山风格”和良好的医德医风作为科室建设的长期目标。在工作中,强调主动配合、不计名利、相互尊重、学术民主、思想开放。通过理论和实践的培训与学习,把提高服务技术、服务质量和服务态度放在发展的首位。建科以来,始终无政治事故、无医疗事故,无严重差错,无医患纠纷,无医德医风问题。通过良好的服务态度、敬业精神和团队工作,赢得了病人和临床合作科室的信任。

在学校、医院党委和海印支部的领导下,科室先后有1人次荣获广州市优秀教师称号,多人获学校、医院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教师称号。全体核医学科人始终信守“创一流医院”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兢兢业业、奋力拼搏,使科室由在本专业领域不为人知发展到广州市内领头、广东省内领先、国内有一定知名度的先进群体。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我院正式成为深圳社保局定点医疗机构

在我院与深圳市社保局的共同努力下,4月18日起,来我院就诊的深圳参保患者,不仅可以得到优质专业的医疗服务,更可以享受到便捷的即时费用结算服务。 自今年2月,我院与深圳市社保局签订《深圳市社会保险定点医疗机构医疗服务协议书》正式成为深圳市社保局异地定点医疗机构以来,致力于不断推进定点医院工作的顺利开展,对各专业科室进行协议、政策与业务操作等方面的培训,努力为深圳参保人员来院就诊提供更优质高效的服务。 培训中,医院围绕《医疗服务协议书》中的内容,针对参保人身份核实、协议医师职责、就医管理要求、监督检查重点等内容进行详实的讲解,并宣传普及了深圳市社保知识和21地市联网结算情况,有效地促进了院内各科室医务人员认真遵守服务协议条款,严格履行医保医师职责,认真落实我院 “依规操作,优质文书,有效沟通”的中心工作要求。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羊水变少是什么原因
冷启刚
回答: 羊水变少可能由胎盘功能减退、胎儿泌尿系统异常、胎膜早破、母体脱水或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等原因引起。羊水过少通常表现为宫高腹围增长缓慢、胎动减少或胎心异常,需通过超声检查确诊。 1、胎盘功能减退 胎盘功能减退可能导致胎儿供血不足,减少胎儿尿液生成,从而引起羊水减少。这种情况多见于妊娠晚期或过期妊娠,常伴随胎儿生长受限。治疗需加强胎儿监护,必要时提前终止妊娠,可遵医嘱使用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改善胎盘循环。 2、胎儿泌尿系统异常 胎儿先天性肾缺如、多囊肾或尿道梗阻等泌尿系统异常会导致尿液生成减少,直接影响羊水量。超声检查可见胎儿双肾发育异常或膀胱不充盈。确诊后需根据畸形程度决定继续妊娠或终止,严重者可考虑胎儿宫内手术治疗。 3、胎膜早破 未足月胎膜早破会造成羊水持续外漏,导致羊水量急剧减少。孕妇可能感到阴道突然流液,PH试纸检测呈碱性。需立即卧床并抬高臀部,预防感染可使用头孢克肟分散片,同时监测感染指标和胎儿情况。 4、母体脱水 孕妇长期饮水不足、严重呕吐或腹泻会引起血容量不足,导致胎盘灌注减少和羊水生成下降。表现为口渴、尿量减少和皮肤弹性差。可通过静脉补液纠正,日常需保证每日2000毫升饮水,必要时口服补液盐散。 5、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妊娠期高血压或子痫前期会引起全身小动脉痉挛,导致胎盘血流灌注不足,继而引发羊水过少。常伴有血压升高、蛋白尿和水肿。治疗需控制血压,可选用拉贝洛尔片,严重者需及时终止妊娠。 孕妇发现羊水减少时应增加左侧卧位休息,每日饮水不少于2000毫升,避免剧烈运动。定期进行胎心监护和超声检查,监测羊水指数变化。若出现胎动明显减少、阴道流液或腹痛等症状需立即就医。饮食上可适量增加优质蛋白和富含维生素食物,如鸡蛋、瘦肉和西蓝花,避免高盐饮食。妊娠晚期可遵医嘱进行羊膜腔灌注等治疗。 冷启刚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