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化市第一人民医院

老年病科 (共1位医生)

科室简介
老年病科是怀化市重点学科,科室技术力量雄厚,有心血管主任医师1人,心血管副主任医师1人,呼吸内科副主任医师1人,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护师1人,主管护师6人,承担着怀化市县老年病及五省周边疑难重症病人的治疗任务。科室开展的新技术项目有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冠状动脉支架术、射频消融术、心脏起搏器安装术等治疗手段。专科特色主攻:老年心血管疾病的治疗,如冠心病的心绞痛、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冠心病的介入治疗,如冠状动脉造影、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心脏起搏治疗、高血压病、高血压并发症(如脑卒中)、心肌病、心肌炎及其它老年心脏病;老年糖尿病、老年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包括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肺炎、胸膜炎;老年脑血管疾病的治疗,包括脑梗死、脑动脉硬化、脑萎缩、运动神经元病、病毒性脑炎等;老年多系统病症合并症的综合治疗。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高血糖的饮食指导有哪些
赵蕾
回答: 高血糖患者可通过调整饮食结构、控制碳水化合物摄入、增加膳食纤维、选择低升糖指数食物、合理分配餐次等方式改善血糖水平。高血糖可能与胰岛素分泌不足、胰岛素抵抗、不良饮食习惯、肥胖、遗传等因素有关。 1、调整饮食结构 高血糖患者需均衡摄入优质蛋白、健康脂肪和复合碳水化合物。每日蛋白质可来源于鱼类、鸡胸肉、豆腐等低脂食材,脂肪以橄榄油、坚果为主,碳水化合物优先选择全谷物。避免精制糖和饱和脂肪酸含量高的食物,如糕点、油炸食品。这种饮食模式有助于稳定餐后血糖波动。 2、控制碳水化合物 每日碳水化合物总量应控制在130-200克,每餐主食约50-75克。建议用糙米、燕麦等粗粮替代白米白面,采用食物称重法精确计量。需特别注意隐藏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如勾芡汤汁、含糖调味酱等。分次摄入碳水化合物比集中进食更利于血糖平稳。 3、增加膳食纤维 每日应保证25-30克膳食纤维,其中水溶性纤维占比需超过三分之一。西蓝花、魔芋、苹果等富含水溶性纤维的食物能延缓糖分吸收,降低餐后血糖峰值。食用时需注意循序渐进增加摄入量,避免胃肠不适,同时配合足量饮水。 4、低升糖指数食物 选择升糖指数低于55的食物作为主食来源,如藜麦、黑豆、扁豆等豆类,搭配适量乳制品和坚果。这些食物消化吸收缓慢,血糖生成负荷较低。需注意同种食物不同加工方式会影响升糖指数,如燕麦片的升糖指数低于即食燕麦粉。 5、合理分配餐次 采用三餐两点制或少量多餐模式,每餐间隔不超过4小时。早餐应占全天能量的30%,包含优质蛋白和复合碳水;午晚餐各占35%,加餐以坚果、无糖酸奶为主。睡前2小时避免进食,防止夜间血糖波动。规律进餐时间有助于建立稳定的血糖代谢节律。 高血糖患者除饮食控制外,需配合每日30分钟以上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游泳等有氧活动。定期监测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记录饮食日志以便调整方案。烹饪方式推荐蒸煮炖拌,避免煎炸。注意补充维生素B族和铬等微量元素,但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营养补充剂。出现持续高血糖或波动过大时应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 赵蕾副主任医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内分泌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