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神经内科 (共16位医生)

科室简介
神经内科是国家级重点学科组成部分,现有教授3人,副教授4人,主治8人,其中博士导师3人,硕士导师3人。运行床位近80张,分两个病区。
  神经内科擅长诊治以下疾病:头痛、头晕、脑中风、癫痫、颈腰椎病、面神经炎、帕金森氏病、多发性硬化、重症肌无力、周期性麻痹、放射性脑脊髓病、神经痛、失眠症以及焦虑抑郁症、各种神经遗传变性疾病、各种类型的痴呆症等。
  神经内科还拥有先进检查仪器,在华南地区较早开展了各种神经电生理检查(包括脑电图、脑电地形图、脑血流图、单纤维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以及各种诱发电位检查等),脑血管介入支架成形术,脑脊液细胞形态学与病原学检查以及床边穿颅血肿抽吸术等高、新、尖技术。设有专门的神经科实验室,目前,主要开展神经干细胞、基因治疗各类神经疾病的实验和临床研究,仅2005年、2006年两年,科室就获得国家级、省部级、市厅级基金资助20项,发表SCI收录文章8篇。尤其在放射性脑脊髓病、老年神经疾病(尤其是帕金森病、老年性痴呆)、脑血管介入支架成形术以及脑出血的床边穿刺抽吸术等方面的研究取得较大进展,临床经验十分丰富,享誉国内外。
  神经内科颈动脉狭窄内支架成形术简介:脑梗死又称缺血性脑卒中,我国脑卒中发病率120~180/10万人口,患病率400~700/10万人口,全国脑卒中患者600~700万,其中80%为缺血性,50%患者有颈动脉狭窄。颈动脉狭窄的治疗一般采用外科的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或颈动脉狭窄内支架成形术。神经介入血管内治疗相较传统手术其最大优点是避免了开颅手术带来的组织创伤,适应性广、操作简单、创伤小、疗效确切、并发症少等。颈动脉狭窄内支架成形术指征:《介入神经放射诊断治疗操作规范》制定协作组,1、无症状血管狭窄程度大于80%,有症状血管狭窄程度大于50%;2、血管管径狭窄程度小于50%,但有溃疡性斑块形成;3、某些肌纤维发育不良者,大动脉炎稳定期有局限性狭窄;4、放疗术后或内膜剥脱术后、支架术后再狭窄;5、由于颈部肿瘤压迫等受压而导致的狭窄;6、急性动脉溶栓后残余狭窄。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医院动态

更多 >

我院举办第二十一期中层干部管理培训讲座

8月25日下午,我院在岭南楼26楼海珠厅顺利举办了第二十一期中层干部管理培训讲座,讲座由王景峰书记主持,相关院领导及全院近200名中层领导干部参加了此次培训。 我院于2014年3月顺利完成了中层干部换届,在此次换届中一批青年骨干被选拔到中层干部队伍当中。为了使新上任的青年领导干部能够尽快适应新的岗位,本期讲座特邀了中山大学统战部部长,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郭小聪前来主讲。郭教授以《新上岗领导者的领导艺术》为题,就“如何开局”、“怎么管理”、“怎样用人”三个方面分享了自己的管理经验。在讲解的过程中,郭教授以其深厚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结合生动的事例,深入浅出地向大家介绍了如何尽快适应领导角色的转变,让大家受益匪浅。 最后,王景峰书记对郭小聪教授的精彩讲座表示感谢,他指出,郭教授的讲课内容丰富,事例生动,相信无论对于新上岗的领导者,还是在岗多年的领导干部来说,都能得到很大启发。(文/图 院办)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