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301医院

小儿普外科 (共6位医生)

科室简介

解放军总医院小儿外科组建成立于1973年,马承宣教授、刘贵麟教授、房伦光教授为创始人。由小儿普外(包括肝胆和泌外)、小儿骨科两个专业组组成,是全军唯一的建制科室。经过39年的努力,小儿外科在治疗肛门直肠畸形(尤其肛门失禁)、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注射性臀大肌挛缩、儿童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先天性马蹄内翻足及四肢骨折等疾病方面居国内领先,同时不断加强、提高对小儿其他疾病的诊治水平,如小儿肿瘤、肝胆疾病、肾积水等方面也有丰富经验,成为新的医疗特色。科室有先进的直肠测压仪、生物反馈治疗仪、C型臂等大型设备,在儿外科界享有较高的地位。现有高级专业技术人员9人,中级专业技术人员1人。1986年成为硕士点,1994年招收博士研究生。先后招收进修医生100多名,硕士生20名,博士生5名,博士后1名。
小儿普外专业组
小儿普外组是全军小儿普外的排头兵.在治疗肛门直肠畸形(尤其肛门失禁)等疾病方面居国内领先,小儿肿瘤、肝胆疾病、肾积水等方面也有丰富经验,成为特色医疗。目前小儿普外组有经验丰富的老专家1名;硕士研究生导师1名;正高级职称人员2名;副高级职称人员4名。
小儿骨科专业组
小儿骨科组是全军小儿骨科的排头兵,隶属小儿外科随1978年建科成立小儿骨科专业.近40年来,经过几代人努力,取得了巨大成绩,已发展成为一个病种齐全的独立专业,特别是在髖关节疾病的基础研究及治疗方面居全国领先地位。目前小儿骨科组有经验丰富的老专家1名;硕士研究生导师2名;正高级职称人员2名;副高级职称人员2名;中级职称1名。上述人员均曾赴不同国家进修学习儿骨科专业,包括美国、加拿大、英国、以色列。主编出版专著:手术学全集,小儿外科手术学;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小儿外科分册;临床诊疗指南,小儿外科分册;中华小儿外科学等,发表论文300余篇。先后获得军队科技进步2等奖2项:自体肌肉移植治疗肛门失禁的实验研究和临床应用等;军队医疗成果2等奖1项:先天性髋脱位系列治疗;其他奖多项。获国家专利多项。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患了强迫症该怎么办
杨乐金
回答: 强迫症可通过心理治疗、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家庭干预、生活方式调整等方式治疗。强迫症通常由遗传因素、神经生化异常、心理社会因素、脑结构功能异常、人格特质等原因引起。 1、心理治疗 认知行为疗法是强迫症首选心理干预手段,通过暴露与反应预防技术帮助患者逐步减少强迫行为。森田疗法强调对症状的接纳态度,适用于伴随焦虑的强迫观念。团体心理治疗能改善患者社交功能,尤其适合青少年患者。家长参与的家庭治疗可减少环境诱因,需配合专业机构指导。部分患者需长期维持治疗,防止症状复发。 2、药物治疗 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如盐酸氟西汀胶囊、盐酸舍曲林片、盐酸帕罗西汀片是临床常用药物。三环类抗抑郁药氯米帕明片对严重症状有效,但不良反应较多。新型抗精神病药如阿立哌唑口腔崩解片可增强疗效。药物起效需4-6周,治疗周期通常不少于1年。用药期间需定期评估肝功能与心电图,禁止突然停药。 3、物理治疗 重复经颅磁刺激可调节前额叶皮质兴奋性,适用于药物抵抗型患者。深部脑刺激需严格评估适应症,用于病程超过5年的难治性病例。生物反馈疗法通过肌电监测改善症状伴随的躯体化反应。改良电休克治疗仅限急性自杀倾向患者短期应用。所有物理干预需在精神科医师监督下进行。 4、家庭干预 家属应学习非批判性沟通技巧,避免强化患者的强迫行为。建立规律作息表减少环境不确定性,但不可代替患者完成清洁等仪式行为。共同制定症状应对预案,如设置每日强迫行为时间上限。定期参加家庭心理教育课程,识别早期复发征兆。特别注意避免因疾病产生家庭矛盾升级。 5、生活方式调整 规律进行有氧运动如游泳可提升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水平。正念冥想训练每天20分钟有助于降低焦虑程度。限制咖啡因摄入防止加重震颤症状。采用渐进式时间管理法改善工作效能。加入病友互助小组可获得社会支持,但需选择专业机构组织的团体。 强迫症患者应保持每日7-8小时睡眠,卧室环境需安静避光。饮食注意补充富含色氨酸的小米、香蕉等食物,避免高脂饮食影响药物吸收。建议使用数字工具记录症状变化,复诊时提供详细病程日志。外出时可携带抗焦虑手环等辅助工具,但不可过度依赖。家属需定期参加护理培训,掌握危机干预技巧。所有治疗调整必须在专科医生指导下进行,禁止自行增减药物或更换疗法。 杨乐金副主任医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心理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