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301医院

小儿骨外科 (共5位医生)

科室简介

小儿骨科组是全军小儿骨科的排头兵,隶属小儿外科,随1978年建科成立小儿骨科专业,马承宣教授、房伦光教授为创始人。近40年来,经过几代人努力,取得了巨大成绩,已发展成为一个病种齐全的独立专业,在髖关节疾病的基础研究及治疗方面居全国领先地位,特色医疗如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注射性臀大肌挛缩、儿童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先天性马蹄内翻足、脑瘫、肿瘤、先天性胫骨假关节、膝内外翻畸形及四肢骨折等疾病的治疗,临床经验丰富,在儿童骨科界享有较高的地位。科室有先进的C型臂等大型设备。目前小儿骨科专业组有经验丰富的著名老专家1名;博士研究生导师1名,硕士研究生导师1名;正高级职称人员3名;副高级职称人员2名;中级职称1名。上述人员均曾赴不同国家进修学习儿骨科专业,包括美国、加拿大、英国、以色列。
  小儿骨科治疗特色介绍:
  1、先天性髋脱位:我国发病率1-3%0。小儿骨外科主张个性化治疗理念.结合患儿年龄、性别、股骨近端病变、髖臼病变及髂骨翼发育的具体不同特点,在综合考虑的基础上,选择相应的术式治疗,优良率98%。
  2、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是出生时已经存在的一种常见的儿童先天性足部畸形,发病率1%0。小儿骨外科主张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手法或阶段性石膏矫形后再行距下关节彻底松解术治疗婴幼儿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最佳手术时机为生后6-15个月,可彻底矫正马蹄内翻足畸形,以正常的步态开始行走。优良率96%。
  3、儿童股骨头缺血型坏死:绝非成人疾病的缩小,是与成人股骨头缺血型坏死截然不同的两种疾病。儿童股骨头缺血型坏死是能够治愈的。
  小儿骨外科采用增加扩大圆形髖臼容积的手术方法,使股骨头被限定在这个扩大了的圆形髖臼结构内生长,经过3-5年的修复,最终重新自塑成一个圆的股骨头,恢复正常。不用截骨,不需二次手术,疗效好,费用低.优良率98.2%。
  4、大脑性瘫痪脑瘫是指发生在未成熟大脑的非进展性缺陷或损害引起的姿势和运动障碍。我国脑瘫发病率约为1.8-4 ‰.小儿骨外科采用肌力平衡性手术治疗脑瘫, 利于康复治疗. 疗效满意,提高患儿生活自理能力、减轻家庭及社会负担具有重要意义。治疗满意率达97.6%。
  选择性脊神经根切断术, 往往造成终身瘫痪, 给进一步的治疗带来困难。
  5、先天性胫骨假关节:先天性胫骨假关节是出生时已经存在或出生时开始出现的一种以骨不连接为特点的疾病。发病率约为1/250000。属于疑难病。
  小儿骨外科采用阶段性髓内棒固定与伊氏架肢体延长交替使用治疗先天性胫骨假关节,治愈率达94%。
  6、注射性臀肌挛缩症:为儿童时期因反复臀部注射引起臀肌纤维化的医源性疾病,主要表现为下蹲及髖关节活动受限。小儿骨外科率先采用内窥镜下消融刀微创臀肌挛缩带松解手术治疗儿童注射性臀肌挛缩症,解决了传统手术后切口瘢痕过度增生问题。治愈率100%
  7、弹性髓内钉微创治疗儿童四肢长管状骨骨折及骨囊肿病
  8、“8”字钢板微创治疗儿童膝内外翻畸形
  矫正膝内外翻常需切开截骨,创伤大,愈合慢。小儿骨外科采用“8”字钢板先进技术治疗,暂时锁定发育快的一侧骨骺板,平衡生长发育,畸形矫正后拆除钢板,继续生长发育.疗效满意.
  9、伊氏架肢体延长治疗肢体短缩屈曲畸形
  可延长8-12CM.基础研究和临床疗效处于领先地位。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排卵期同房后小腹发胀怎么回事
冷启刚
回答: 排卵期同房后小腹发胀可能与生理性排卵反应、盆腔充血、泌尿系统感染、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性疾病等因素有关,可通过观察休息、抗感染治疗、药物干预等方式缓解。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建议及时就医。 1. 生理性排卵反应 排卵过程中卵泡破裂释放卵子可能刺激腹膜,导致短暂性小腹坠胀感。部分女性对前列腺素敏感性增高,可能引发子宫收缩性疼痛。这种情况通常伴随透明拉丝状白带增多,体温轻微升高,症状多在1-2天内自行缓解。建议避免剧烈运动,使用热水袋热敷下腹部帮助缓解不适。 2. 盆腔充血 同房时盆腔器官血流加速可能加重排卵期原有的充血状态。表现为下腹双侧对称性胀痛,可能放射至腰骶部,体位改变时症状明显。这与激素水平变化导致的血管扩张有关,通常无须特殊处理。保持半卧位休息可减轻症状,避免频繁按压腹部。 3. 泌尿系统感染 同房后细菌逆行感染可能引发膀胱炎或尿道炎,出现下腹坠胀伴尿频尿急。常见病原体包括大肠埃希菌、葡萄球菌等。可遵医嘱使用盐酸左氧氟沙星片、头孢克肟分散片、磷霉素氨丁三醇散等抗菌药物。治疗期间需多饮水,每日保持1500-2000毫升饮水量。 4. 子宫内膜异位症 异位内膜组织在卵巢或直肠子宫陷凹处种植时,排卵期激素波动可能加重病灶充血。典型表现为进行性加重的深部性交痛,可能伴随排便疼痛。确诊需依靠腹腔镜检查,药物治疗可选择地诺孕素片、醋酸亮丙瑞林微球、散结镇痛胶囊等。建议记录疼痛周期与月经关系供医生参考。 5. 盆腔炎性疾病 淋病奈瑟菌或衣原体感染可能引发输卵管炎,表现为同房后持续下腹痛伴异常阴道分泌物。急性期可能出现发热,妇科检查可见宫颈举痛。需规范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联合多西环素片治疗,慢性期可配合康妇炎胶囊改善盆腔微循环。治疗期间应禁止同房,性伴侣需同步检查。 日常应注意观察症状变化,记录疼痛性质、持续时间及伴随症状。保持外阴清洁干燥,选择棉质透气内裤。饮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可适量增加南瓜、山药等富含维生素B族的食物。若胀痛持续超过3天或出现发热、异常出血等情况,建议尽早就诊妇科进行超声检查与分泌物检测。规律作息与适度运动有助于维持内分泌平衡,减少排卵期不适发生概率。 冷启刚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