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301医院

消化内科 (共38位医生)

科室简介

消化内科目前共有在职人员94名,高级职称17名。科主任一名,副主任4名,护士长4名。全科床位130张,分为胃肠病区、肝病区、胰胆病区、消化师干病区。每年平均收治住院病人约3500例次。消化门诊常年配有高、中级职称人员出门诊,每天平均3人次以上专家门诊。专科年门诊量平均15万例次以上。消化科内镜中心设有操作间15个,分成诊断中心和治疗中心,实现每人一次完整内镜消毒,每3个月进行消毒质量检测一次,无痛内镜实现内镜检查无恐惧、无痛苦,基本是在睡眠中完成内镜检查,在国内首先实现了内镜检查的人性化服务、深受病友欢迎。内镜中心设备资产7000余万元,国内领先、国际先进,常规进行胃、肠镜,胰、胆管造影等检查及数十项国内先进或领先的内镜治疗,每年内镜诊治2万余例次。消化实验室设有细胞培养、分子生物学、分子病理、生化等研究室。科室1984年被批准为消化内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00年被批准为消化内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现有博士生导师4名,硕士生导师2名。消化科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全军消化内科中心,北京市重点学科,亚太消化内镜培训中心等。
  消化内科仪器设备先进,总体居国内一流,内镜中心国内领先、居国际先进水平。具有先进的内镜主机20台、各种电子内镜100余条、操作间15个,配置有先进的无痛内镜复苏室、内镜清洗消毒中心、VIP操作间、二个先进的X线室、超声内镜室、腹腔镜室、激光治疗机等。美国Sandhill24小时食管、胃PH监测及食管、胃肠动力监测系统,Bilitec-2000检测仪,基因扩增仪、质谱仪,低温离心仪等大型仪器设备。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最常见的细菌
何洁
回答: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最常见的细菌主要有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化脓性链球菌。这些细菌感染可能导致咽炎、扁桃体炎、鼻窦炎等疾病,需通过病原学检查明确诊断。 1、肺炎链球菌 肺炎链球菌是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常见的革兰阳性球菌,可定植于鼻咽部,当机体免疫力下降时可能引发中耳炎、鼻窦炎。该菌对青霉素类抗生素敏感,临床常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头孢呋辛酯片或左氧氟沙星片治疗。患者可能出现发热、咳嗽伴黄脓痰等症状,需进行痰培养确诊。 2、流感嗜血杆菌 流感嗜血杆菌为革兰阴性短小杆菌,尤其易感染儿童及免疫力低下者,可导致会厌炎、支气管炎。临床常用阿奇霉素分散片、头孢克洛胶囊或复方磺胺甲噁唑片进行治疗。该菌感染常表现为咽喉肿痛、声音嘶哑,通过咽拭子PCR检测可明确病原体。 3、卡他莫拉菌 卡他莫拉菌属于革兰阴性双球菌,多引起慢性鼻窦炎急性发作或中耳炎。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敏感,常用药物包括头孢丙烯片、克拉霉素缓释片和莫西沙星片。感染者常见症状为鼻塞、脓性鼻涕,需结合鼻窦CT与细菌培养综合判断。 4、金黄色葡萄球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是革兰阳性球菌,可产生多种毒素导致严重的化脓性扁桃体炎。甲氧西林敏感菌株可用苯唑西林钠胶囊,耐药菌株需选用万古霉素注射液或利奈唑胺片。特征性表现为高热、咽部伪膜形成,血常规显示中性粒细胞显著升高。 5、化脓性链球菌 化脓性链球菌为A组β溶血性链球菌,是急性咽扁桃体炎的主要病原体,可能引发风湿热等并发症。首选青霉素V钾片,过敏者可改用罗红霉素胶囊或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液。典型症状包括突发咽痛、扁桃体渗出物,快速抗原检测有助于早期诊断。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期间应保持充足休息,每日饮水1500-2000毫升,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可用淡盐水漱口缓解咽部不适,室内湿度维持在50%-60%。若出现持续高热、呼吸困难或颈部淋巴结显著肿大,须立即就医。所有抗菌药物均需在医生指导下规范使用,完成全程治疗以防耐药性产生。恢复期可适量补充维生素C和锌元素促进黏膜修复。 何洁副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呼吸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