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301医院

输血科 (共2位医生)

科室简介
解放军总医院输血科成立于1983年,经过20多年的发展, 已由原来一个单纯的采供血血库建设发展成为一个以科研为牵引,集医疗、教学、保健为一身,国内领先、军队权威的综合性学科。2001年命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临床输血中心”;2003年确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输血技术研究中心”;2010年成为全国第一个通过ISO15189医学实验室认可的输血科。科室为博士授予点,是培养军内外从事输血医学人员的摇篮。

科室核岗定编74人。现有工作人员53人,技术配套较全面、合理,其中高级职称7人,中级职称7人,初级职称38人,职工1人。博士学位5人,硕士学位6人。

科室总面积达2300多平方米,拥有的主要实验室包括战/创伤输血研究实验室、低温实验室、血型参比实验室、分子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实验室等,拥有多个临床采供血相关的完善的机构包括血液单采治疗室、血液辐照室、血液质控室、无偿献血招募室、血液采集室、血源性病原检测室、核酸检测室、综合实验室、临床供血室、交叉配血室等。每年负责30000多人次无偿献血者的体格检查、血液病原学检测、血液采集、成分制备与贮存。每年为近15000名内、外科贫血、失血病人提供输血治疗,年总供血量达20吨。

科室是中华医学会临床输血学分会、中国医师协会输血科医师分会、全国医师定期考核输血专业编委会、全国医师定期考核输血专业专家委员会等主委/会长单位,北京市医学会输血分会副主委单位;是全国第一个综合性医院中的输血医学博士授权点。先后获国家科技部基础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行业基金课题、科技部行业专项基金课题7项,获军队“九五”重点、“十五”、“十一五”、“十二五”重大指令性等课题资助,总经费超过1500万元。 获军队和省部级科技二等奖12项,医疗成果二等奖3项,光华科技进步奖2项,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发表论文420多篇,SCI收录10篇,Medline收录43篇,撰写专著18部,国家专利授权9项。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患了强迫症该怎么办
杨乐金
回答: 强迫症可通过心理治疗、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家庭干预、生活方式调整等方式治疗。强迫症通常由遗传因素、神经生化异常、心理社会因素、脑结构功能异常、人格特质等原因引起。 1、心理治疗 认知行为疗法是强迫症首选心理干预手段,通过暴露与反应预防技术帮助患者逐步减少强迫行为。森田疗法强调对症状的接纳态度,适用于伴随焦虑的强迫观念。团体心理治疗能改善患者社交功能,尤其适合青少年患者。家长参与的家庭治疗可减少环境诱因,需配合专业机构指导。部分患者需长期维持治疗,防止症状复发。 2、药物治疗 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如盐酸氟西汀胶囊、盐酸舍曲林片、盐酸帕罗西汀片是临床常用药物。三环类抗抑郁药氯米帕明片对严重症状有效,但不良反应较多。新型抗精神病药如阿立哌唑口腔崩解片可增强疗效。药物起效需4-6周,治疗周期通常不少于1年。用药期间需定期评估肝功能与心电图,禁止突然停药。 3、物理治疗 重复经颅磁刺激可调节前额叶皮质兴奋性,适用于药物抵抗型患者。深部脑刺激需严格评估适应症,用于病程超过5年的难治性病例。生物反馈疗法通过肌电监测改善症状伴随的躯体化反应。改良电休克治疗仅限急性自杀倾向患者短期应用。所有物理干预需在精神科医师监督下进行。 4、家庭干预 家属应学习非批判性沟通技巧,避免强化患者的强迫行为。建立规律作息表减少环境不确定性,但不可代替患者完成清洁等仪式行为。共同制定症状应对预案,如设置每日强迫行为时间上限。定期参加家庭心理教育课程,识别早期复发征兆。特别注意避免因疾病产生家庭矛盾升级。 5、生活方式调整 规律进行有氧运动如游泳可提升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水平。正念冥想训练每天20分钟有助于降低焦虑程度。限制咖啡因摄入防止加重震颤症状。采用渐进式时间管理法改善工作效能。加入病友互助小组可获得社会支持,但需选择专业机构组织的团体。 强迫症患者应保持每日7-8小时睡眠,卧室环境需安静避光。饮食注意补充富含色氨酸的小米、香蕉等食物,避免高脂饮食影响药物吸收。建议使用数字工具记录症状变化,复诊时提供详细病程日志。外出时可携带抗焦虑手环等辅助工具,但不可过度依赖。家属需定期参加护理培训,掌握危机干预技巧。所有治疗调整必须在专科医生指导下进行,禁止自行增减药物或更换疗法。 杨乐金副主任医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心理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