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阳市人民医院

肿瘤科 (共9位医生)

科室简介

肿瘤科,承担了德阳市以及周边地区肿瘤防治、医疗、教学工作。现有工作人员30余人,其中硕士3人、高级职称3人,编制床位70张,拥有两个病区、一个放疗治疗中心及微创介入治疗室。病区环境舒适,病房设备先进。
  通过多年的临床科研及实践,我们在各种恶性肿瘤,如肝癌、食管癌、肺癌、鼻咽癌、大肠癌、睾丸肿瘤、卵巢癌、淋巴瘤等肿瘤的诊断及治疗方面积累了许多行之有效的经验。开展了肿瘤化疗、放疗、生物治疗以及微创介入等综合治疗。同时与检验科联合开展肿瘤相关分子生物学、免疫学等检测研究工作,并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有力支持。
  除了完成常规的化疗、放疗、生物治疗外,我们还拥有自己的医疗特色??肿瘤微创介入综合治疗,如经皮肝动脉化疗栓塞术、经皮化学消融治疗肝脏肿瘤;B超或CT引导下化学粒子及I125粒子 (体内r刀)植入治疗实体瘤,以及微波治疗肿瘤等。我科先后承担省、市级科研多项,发表专业论文40余篇,同时承担了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泸州医学院等多家医学院校的教学实习工作和基层医院的技术指导与人员培训工作。
  我们工作目标是:
  1、继续完善以化学治疗、放射治疗、生物治疗为基础,以微创介入治疗、热疗等为特色的综合治疗。
  2、加强临床一线工作,其中包括体现肿瘤医疗工作特点的心理治疗、康复治疗、止痛治疗及临终关怀等。
  3、开展肿瘤预见性治疗:肿瘤治疗,特别是化疗的盲目性,是影响肿瘤疗效实现个体化、实时化、目标化的最大障碍,力争在“十一五”期间建立一些可用于可预见性治疗的研究手段,逐步向临床常规检测过渡。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胸心外科成功运用胸腔镜行纵隔脓肿切开探查引流术

近日,胸心外科成功运用胸腔镜为一名纵隔脓肿患者行切开探查引流术。该患者因不明原因的高热入住院外医院, CT检查提示纵隔脓肿,经积极治疗患者高热不退,病情危重,转入我院。经胸心外科、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消化内科多科会诊,并急诊行床旁胃镜,提示食管上段穿孔并破入上后纵隔,需行纵隔脓肿切开探查引流术。在孙小康主任的大力支持下,胸心外科决定使用胸腔镜这一微创治疗手段实施手术。当日下午,手术顺利进行,经过术后营养支持、抗感染等治疗,目前患者痊愈出院。 纵隔脓肿是一种发展迅速的腐败坏死性感染疾病,病死率高达40%-50%,尤其纵隔中上段脓肿,更是手术风险大,并发症多,死亡率高。我院原收治的该病患者多转往上级医院治疗。近年来,随着胸心外科的发展及新技术的引进,各种危重、疑难、大型手术例次逐步增多,特别是胸腔镜技术的推广,为更多的胸科病员带来了福音。据悉,该病例已是胸心外科本年度完成的第2例纵隔脓肿手术,但运用胸腔镜施行该手术尚属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心肌梗塞抢救黄金时间
高云
回答: 心肌梗塞抢救黄金时间一般为发病后120分钟以内。心肌梗塞是冠状动脉急性闭塞导致心肌缺血坏死的危重疾病,及时再灌注治疗可显著降低死亡率。 心肌梗塞发生后,心肌细胞在缺血状态下会快速坏死,时间越长坏死范围越大。30分钟内接受治疗的患者心肌存活率可达90%,60分钟内降至70%,120分钟后仅剩50%左右。血管再通治疗包括静脉溶栓和急诊介入手术两种方式。静脉溶栓需要在发病6小时内完成,使用阿替普酶、尿激酶等药物溶解血栓。急诊介入手术通过球囊扩张或支架植入恢复血流,最佳时间窗为发病12小时内,但越早实施效果越好。超过12小时的心肌梗塞患者仍可从延迟介入中获益,但心肌挽救效果明显下降。 出现持续胸痛、胸闷、气促等心肌梗塞症状时,应立即停止活动并拨打急救电话。等待救护车期间可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片,但不要自行服用阿司匹林。急救人员到达后会进行心电图检查、建立静脉通道、给予氧气吸入等预处理。确诊为心肌梗塞后,医院会启动绿色通道优先处理。患者及家属应配合医生快速完成术前准备,避免因犹豫耽误救治时机。术后需要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等抗血小板药物,以及阿托伐他汀钙片调脂稳定斑块。 预防心肌梗塞复发需要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戒烟限酒并保持规律运动。饮食应以低盐低脂为主,多摄入新鲜蔬菜水果和全谷物。定期复查血脂、血糖等指标,按医嘱调整药物剂量。学习识别心绞痛与心肌梗塞的区别,随身携带急救药物。家属应掌握心肺复苏技能,以备突发心脏骤停时使用。 高云副主任医师北京安贞医院心血管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