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阳市人民医院

预防保健科 (共1位医生)

科室简介
预防保健科主要开展: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管理及防护;②医院感染管理,医院感染控制,消毒灭菌效果监测;③健康教育,计划免疫;④在职职工、离退休职工的预防保健,日常疾病就诊;⑤在职职工的职业防护、体检及管理;⑥计划生育与人口管理,婚产假、病假管理;⑦医院爱国卫生工作;⑧爱滋病咨询。医院为科室配备了各级高素质技术队伍,现有专职医护人员共7人,其中副主任医师2人,副主任护师1人,主治医师1人,医师2人,护士1人。
  科室配有一批医院感染管理监测设备、设施,实现了传染病院内网络信息化管理,院外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院感染监控网上直报管理,及医院感染管理的规范监测与控制。医院计划免疫、传染病管理连续6年被评为先进单位和综合评分第一名。两次被评为省级医院感染管理先进单位。科室每年有1?2篇论文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胸心外科成功运用胸腔镜行纵隔脓肿切开探查引流术

近日,胸心外科成功运用胸腔镜为一名纵隔脓肿患者行切开探查引流术。该患者因不明原因的高热入住院外医院, CT检查提示纵隔脓肿,经积极治疗患者高热不退,病情危重,转入我院。经胸心外科、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消化内科多科会诊,并急诊行床旁胃镜,提示食管上段穿孔并破入上后纵隔,需行纵隔脓肿切开探查引流术。在孙小康主任的大力支持下,胸心外科决定使用胸腔镜这一微创治疗手段实施手术。当日下午,手术顺利进行,经过术后营养支持、抗感染等治疗,目前患者痊愈出院。 纵隔脓肿是一种发展迅速的腐败坏死性感染疾病,病死率高达40%-50%,尤其纵隔中上段脓肿,更是手术风险大,并发症多,死亡率高。我院原收治的该病患者多转往上级医院治疗。近年来,随着胸心外科的发展及新技术的引进,各种危重、疑难、大型手术例次逐步增多,特别是胸腔镜技术的推广,为更多的胸科病员带来了福音。据悉,该病例已是胸心外科本年度完成的第2例纵隔脓肿手术,但运用胸腔镜施行该手术尚属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什么原因导致女性甲减
毕叶
回答: 女性甲减可能由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碘缺乏、甲状腺手术或放射治疗、垂体或下丘脑病变、药物影响等原因引起。甲减主要表现为畏寒、乏力、体重增加、记忆力减退等症状,需通过甲状腺功能检查确诊。 1、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 桥本甲状腺炎是女性甲减最常见原因,因免疫系统错误攻击甲状腺组织导致功能减退。患者可能出现甲状腺肿大、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升高。治疗需长期口服左甲状腺素钠片,如优甲乐、加衡、雷替斯等制剂,并定期监测促甲状腺激素水平。 2、碘缺乏 长期碘摄入不足会影响甲状腺激素合成,常见于远离沿海地区或严格低碘饮食者。除典型甲减症状外,可能伴随甲状腺代偿性肿大。可通过食用碘盐、海带等补充,重度缺碘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左甲状腺素钠片替代治疗。 3、甲状腺手术或放射治疗 甲状腺全切或部分切除术后,以及放射性碘治疗后,可能造成甲状腺组织破坏。这类患者需终身服用甲状腺激素替代药物,如优甲乐50微克片剂,术后需每4-6周复查调整剂量,避免出现心悸或持续乏力等剂量不适症状。 4、垂体或下丘脑病变 中枢性甲减源于促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常见于垂体瘤、产后大出血导致的席汉综合征。患者可能合并其他垂体激素缺乏表现,如闭经、低血压等。治疗需先处理原发病,同时补充左甲状腺素钠片,但剂量通常低于原发性甲减。 5、药物影响 长期使用锂制剂、胺碘酮或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等药物可能干扰甲状腺功能。这类患者停药后多数可恢复,若需持续用药则要配合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如使用雷替斯25微克片剂,并每3个月监测甲状腺功能变化。 甲减患者日常需保持均衡饮食,适量摄入富含硒和锌的食物如巴西坚果、牡蛎,避免大量进食致甲状腺肿物质如卷心菜。规律作息有助于改善代谢状态,冬季需注意保暖。建议每6-12个月复查甲状腺超声,妊娠期女性应每月监测甲状腺功能,所有药物调整均须在内分泌科医生指导下进行。 毕叶副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内分泌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