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阳市人民医院

康复科 (共2位医生)

科室简介
康复科由自然疗法中心、物理治疗中心、神经偏瘫康复训练室、氧疗中心四部分组成。科室由副主任医师、康复硕士生、经验丰富的治疗师、主管技师、护理人员共11名组成。
  1、自然疗法中心以传统中医医学理论为基础,将现代医学和传统医学相结合,开展了针灸、推拿、蜡疗等一系列康复治疗手段。自然疗法中心从事包括椎间盘突出、肩周炎、腰肌劳损、急性腰扭伤、风湿性关节炎、颈椎病、落枕、类风湿关节炎、急慢性软组织损伤、骨质增生等以及部分内科疾病的治疗,同时引进中药汽疗仪和德阳地区先进的间歇式牵引床。
  2、物理治疗中心是应用物理的手段(包括声、光、电等一系列物理因素)对疾病产生的治疗作用。物理治疗中心现有设备包括短波治疗仪、超短波治疗仪、激光治疗仪、中频治疗仪、五官超短波治疗仪、音频治疗仪等,应用于包括各种急慢性软组织损伤、颈、腰椎疾病以及盆腔炎、附件炎等妇科、内科疾病的治疗。高压电位治疗仪适用于各种亚健康状态、工作后的疲劳以及糖尿病、神经衰弱、忧郁症、更年期综合征、失眠等疾病的治疗。
  3、神经偏瘫康复训练室是专门对于偏瘫、截瘫的治疗中心,针对疾病治疗的需要,科室引进PT、OT治疗的各种仪器、以及康复肢体训练器具。
  4、氧疗中心的10人座高压氧仓。能治疗临床各科多种疾病(偏瘫、突发性耳聋、CO中毒等),提供液氧(家庭用氧),科室配备了经验丰富的医生、护士、技术人员,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服务。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胸心外科成功运用胸腔镜行纵隔脓肿切开探查引流术

近日,胸心外科成功运用胸腔镜为一名纵隔脓肿患者行切开探查引流术。该患者因不明原因的高热入住院外医院, CT检查提示纵隔脓肿,经积极治疗患者高热不退,病情危重,转入我院。经胸心外科、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消化内科多科会诊,并急诊行床旁胃镜,提示食管上段穿孔并破入上后纵隔,需行纵隔脓肿切开探查引流术。在孙小康主任的大力支持下,胸心外科决定使用胸腔镜这一微创治疗手段实施手术。当日下午,手术顺利进行,经过术后营养支持、抗感染等治疗,目前患者痊愈出院。 纵隔脓肿是一种发展迅速的腐败坏死性感染疾病,病死率高达40%-50%,尤其纵隔中上段脓肿,更是手术风险大,并发症多,死亡率高。我院原收治的该病患者多转往上级医院治疗。近年来,随着胸心外科的发展及新技术的引进,各种危重、疑难、大型手术例次逐步增多,特别是胸腔镜技术的推广,为更多的胸科病员带来了福音。据悉,该病例已是胸心外科本年度完成的第2例纵隔脓肿手术,但运用胸腔镜施行该手术尚属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什么原因导致女性甲减
毕叶
回答: 女性甲减可能由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碘缺乏、甲状腺手术或放射治疗、垂体或下丘脑病变、药物影响等原因引起。甲减主要表现为畏寒、乏力、体重增加、记忆力减退等症状,需通过甲状腺功能检查确诊。 1、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 桥本甲状腺炎是女性甲减最常见原因,因免疫系统错误攻击甲状腺组织导致功能减退。患者可能出现甲状腺肿大、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升高。治疗需长期口服左甲状腺素钠片,如优甲乐、加衡、雷替斯等制剂,并定期监测促甲状腺激素水平。 2、碘缺乏 长期碘摄入不足会影响甲状腺激素合成,常见于远离沿海地区或严格低碘饮食者。除典型甲减症状外,可能伴随甲状腺代偿性肿大。可通过食用碘盐、海带等补充,重度缺碘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左甲状腺素钠片替代治疗。 3、甲状腺手术或放射治疗 甲状腺全切或部分切除术后,以及放射性碘治疗后,可能造成甲状腺组织破坏。这类患者需终身服用甲状腺激素替代药物,如优甲乐50微克片剂,术后需每4-6周复查调整剂量,避免出现心悸或持续乏力等剂量不适症状。 4、垂体或下丘脑病变 中枢性甲减源于促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常见于垂体瘤、产后大出血导致的席汉综合征。患者可能合并其他垂体激素缺乏表现,如闭经、低血压等。治疗需先处理原发病,同时补充左甲状腺素钠片,但剂量通常低于原发性甲减。 5、药物影响 长期使用锂制剂、胺碘酮或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等药物可能干扰甲状腺功能。这类患者停药后多数可恢复,若需持续用药则要配合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如使用雷替斯25微克片剂,并每3个月监测甲状腺功能变化。 甲减患者日常需保持均衡饮食,适量摄入富含硒和锌的食物如巴西坚果、牡蛎,避免大量进食致甲状腺肿物质如卷心菜。规律作息有助于改善代谢状态,冬季需注意保暖。建议每6-12个月复查甲状腺超声,妊娠期女性应每月监测甲状腺功能,所有药物调整均须在内分泌科医生指导下进行。 毕叶副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内分泌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