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阳市人民医院

检验科 (共1位医生)

科室简介

检验科下设临床生化、临床免疫、临床微生物、临床血液、临床体液等五个亚专业,另设门诊检验室、急诊检验室、分院检验室和输血科。 科室现有专业技术人员29名,其中医学硕士3名、大学本科12名,大专7名(3名正在攻读本科)。副主任技师5名,主管技师12名,技师9名,技士3名。 检验设备先进,拥有日立71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贝克曼全自动微粒子化学发光分析仪、雅培AxSYM全自动发光免疫分析仪、贝克曼全自动血凝仪、希森美康XT-2000i全自动五分类(带网织红细胞分析)血细胞分析仪、希森美康KX-21血细胞分析仪、雅培CD1800血细胞分析仪、BaCTALert240血培养仪、AVL血气分析仪、AVL电解质分析仪、强生全自动干化学250分析仪、希森美康UF-50和UF-100尿沉渣分析仪、美国BD全自动微生物鉴定药敏分析仪、泰利特500型尿液分析仪等先进设备。 科内LIS系统于2004年建成,目前正在与HIS连接,检验科向信息化、标准化实验室迈进。 各专业组除开展常规检测项目外,生化组还开展了总胆汁酸、肌钙蛋白I(T)、糖化血红蛋白、载脂蛋白、免疫球蛋白、补体C3、C4、抗“O”、类风湿因子、C反应蛋白、转铁蛋白、触珠蛋白、腺苷脱氨酶、α-岩藻糖苷酶、脂肪酶、血氨、胱抑素C等。免疫组开展了肝炎病毒标志物、艾滋病抗体检测、ENA多肽抗体谱、抗ss-DNA、抗ds-DNA、ANA荧光免疫抗体、幽门螺杆菌抗体、T淋巴细胞亚群等,利用化学发光检测甲状腺功能、性激素、肿瘤标志物(CEA、AFP、PSA、CA125、CA153、CA199)、优生优育唐氏综合筛查等;临检组开展了骨髓细胞形态和组织化学染色分析诊断、溶血性疾病诊断及鉴别诊断试验、DIC筛查、凝血因子活性检测、精浆果糖、α-糖苷酶、抗精子抗体、抗子宫内膜抗体、抗卵巢抗体、抗心膦脂抗体、尿干化学及尿沉渣分析、精液检查等;微生物组开展了各类标本的病源微生物培养、分离鉴定、药物敏感试验。科室已开展实验项目多达400多项,已成为医院/本地区的实验诊断中心。 科室严格全程质量管理,制定了分析前质量保证措施,向临床发放了标本采集手册,确保标本符合检验要求。实验中认真执行室内质控制度,确保检验结果准确可靠。经常与临床交流,获取反馈信息,不断提高检验质量。定期参加卫生部和省临床检验中心的室间质量评价,自97年后各专业连年获得优秀成绩,多次荣获一、二等奖,并获得全省十年总成绩一等奖。 全科有70余篇论文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独立完成科研课题2项,合作完成课题3项,分别获得德阳市科技进步二、三等奖,目前有三项课题正在实施中。主要研究方向:绝经后骨质疏松的细胞分子机制;高脂血症的分子生物学基础及其基因诊断与基因治疗。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胸心外科成功运用胸腔镜行纵隔脓肿切开探查引流术

近日,胸心外科成功运用胸腔镜为一名纵隔脓肿患者行切开探查引流术。该患者因不明原因的高热入住院外医院, CT检查提示纵隔脓肿,经积极治疗患者高热不退,病情危重,转入我院。经胸心外科、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消化内科多科会诊,并急诊行床旁胃镜,提示食管上段穿孔并破入上后纵隔,需行纵隔脓肿切开探查引流术。在孙小康主任的大力支持下,胸心外科决定使用胸腔镜这一微创治疗手段实施手术。当日下午,手术顺利进行,经过术后营养支持、抗感染等治疗,目前患者痊愈出院。 纵隔脓肿是一种发展迅速的腐败坏死性感染疾病,病死率高达40%-50%,尤其纵隔中上段脓肿,更是手术风险大,并发症多,死亡率高。我院原收治的该病患者多转往上级医院治疗。近年来,随着胸心外科的发展及新技术的引进,各种危重、疑难、大型手术例次逐步增多,特别是胸腔镜技术的推广,为更多的胸科病员带来了福音。据悉,该病例已是胸心外科本年度完成的第2例纵隔脓肿手术,但运用胸腔镜施行该手术尚属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什么原因导致女性甲减
毕叶
回答: 女性甲减可能由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碘缺乏、甲状腺手术或放射治疗、垂体或下丘脑病变、药物影响等原因引起。甲减主要表现为畏寒、乏力、体重增加、记忆力减退等症状,需通过甲状腺功能检查确诊。 1、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 桥本甲状腺炎是女性甲减最常见原因,因免疫系统错误攻击甲状腺组织导致功能减退。患者可能出现甲状腺肿大、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升高。治疗需长期口服左甲状腺素钠片,如优甲乐、加衡、雷替斯等制剂,并定期监测促甲状腺激素水平。 2、碘缺乏 长期碘摄入不足会影响甲状腺激素合成,常见于远离沿海地区或严格低碘饮食者。除典型甲减症状外,可能伴随甲状腺代偿性肿大。可通过食用碘盐、海带等补充,重度缺碘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左甲状腺素钠片替代治疗。 3、甲状腺手术或放射治疗 甲状腺全切或部分切除术后,以及放射性碘治疗后,可能造成甲状腺组织破坏。这类患者需终身服用甲状腺激素替代药物,如优甲乐50微克片剂,术后需每4-6周复查调整剂量,避免出现心悸或持续乏力等剂量不适症状。 4、垂体或下丘脑病变 中枢性甲减源于促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常见于垂体瘤、产后大出血导致的席汉综合征。患者可能合并其他垂体激素缺乏表现,如闭经、低血压等。治疗需先处理原发病,同时补充左甲状腺素钠片,但剂量通常低于原发性甲减。 5、药物影响 长期使用锂制剂、胺碘酮或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等药物可能干扰甲状腺功能。这类患者停药后多数可恢复,若需持续用药则要配合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如使用雷替斯25微克片剂,并每3个月监测甲状腺功能变化。 甲减患者日常需保持均衡饮食,适量摄入富含硒和锌的食物如巴西坚果、牡蛎,避免大量进食致甲状腺肿物质如卷心菜。规律作息有助于改善代谢状态,冬季需注意保暖。建议每6-12个月复查甲状腺超声,妊娠期女性应每月监测甲状腺功能,所有药物调整均须在内分泌科医生指导下进行。 毕叶副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内分泌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