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阳市人民医院

心内科 (共12位医生)

科室简介

心内科分病房和门诊两部份。病房35个床位,门诊由普通门诊、专科门诊及专家门诊组成。拥有实力雄厚的专业医护队伍和省内一流的临床诊疗技术、设备。现有主任医师1名、副主任医师6名(其中:硕士研究生5名)、住院医师2名以及中高级护师及护士15名,均分别赴北京安贞医院、朝阳心脏中心阜外医院、友谊医院、华西医院等全国著名的大型医院专修培训。同时在医院的大力支持下,科内配备了先进的心脏超声仪、长程动态心电监护仪、中央监护系统、运动平板系统、动态血压系统、食道电生理检查仪、倾斜试验床以及24导电生理记录仪、温控射频消融仪、除颤仪(附体外起搏)、大型C臂X光机等专科诊疗设备。
  全科已开展冠状动脉造影、冠状动脉内球囊扩张及支架置入术、心内电生理检查及射频消融手术、心律失常的单腔、多腔心脏永久起博治疗、心脏超声、动态心电及血压监测、运动平板试验、超声负荷试验、食道调博、倾斜试验等诊疗技术,尤其对冠心病的介入干预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室性心动过速的射频消融治疗、多腔起博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及抗心衰治疗。并已开展先天性心脏病及周围血管病的介入治疗,为此类患者免除开胸等手术治疗带来的巨大痛苦。
  科室除医疗诊治工作以外,同时承担着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泸州医学院、川北医学院、成都中医药大学等多家医学院校的教学实习工作以及诸多基层医院的技术指导、进修培训任务。完成或协作完成多项国家及省市级科研项目,并获市级科技二、三等奖共五项。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胸心外科成功运用胸腔镜行纵隔脓肿切开探查引流术

近日,胸心外科成功运用胸腔镜为一名纵隔脓肿患者行切开探查引流术。该患者因不明原因的高热入住院外医院, CT检查提示纵隔脓肿,经积极治疗患者高热不退,病情危重,转入我院。经胸心外科、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消化内科多科会诊,并急诊行床旁胃镜,提示食管上段穿孔并破入上后纵隔,需行纵隔脓肿切开探查引流术。在孙小康主任的大力支持下,胸心外科决定使用胸腔镜这一微创治疗手段实施手术。当日下午,手术顺利进行,经过术后营养支持、抗感染等治疗,目前患者痊愈出院。 纵隔脓肿是一种发展迅速的腐败坏死性感染疾病,病死率高达40%-50%,尤其纵隔中上段脓肿,更是手术风险大,并发症多,死亡率高。我院原收治的该病患者多转往上级医院治疗。近年来,随着胸心外科的发展及新技术的引进,各种危重、疑难、大型手术例次逐步增多,特别是胸腔镜技术的推广,为更多的胸科病员带来了福音。据悉,该病例已是胸心外科本年度完成的第2例纵隔脓肿手术,但运用胸腔镜施行该手术尚属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心肌梗塞抢救黄金时间
高云
回答: 心肌梗塞抢救黄金时间一般为发病后120分钟以内。心肌梗塞是冠状动脉急性闭塞导致心肌缺血坏死的危重疾病,及时再灌注治疗可显著降低死亡率。 心肌梗塞发生后,心肌细胞在缺血状态下会快速坏死,时间越长坏死范围越大。30分钟内接受治疗的患者心肌存活率可达90%,60分钟内降至70%,120分钟后仅剩50%左右。血管再通治疗包括静脉溶栓和急诊介入手术两种方式。静脉溶栓需要在发病6小时内完成,使用阿替普酶、尿激酶等药物溶解血栓。急诊介入手术通过球囊扩张或支架植入恢复血流,最佳时间窗为发病12小时内,但越早实施效果越好。超过12小时的心肌梗塞患者仍可从延迟介入中获益,但心肌挽救效果明显下降。 出现持续胸痛、胸闷、气促等心肌梗塞症状时,应立即停止活动并拨打急救电话。等待救护车期间可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片,但不要自行服用阿司匹林。急救人员到达后会进行心电图检查、建立静脉通道、给予氧气吸入等预处理。确诊为心肌梗塞后,医院会启动绿色通道优先处理。患者及家属应配合医生快速完成术前准备,避免因犹豫耽误救治时机。术后需要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等抗血小板药物,以及阿托伐他汀钙片调脂稳定斑块。 预防心肌梗塞复发需要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戒烟限酒并保持规律运动。饮食应以低盐低脂为主,多摄入新鲜蔬菜水果和全谷物。定期复查血脂、血糖等指标,按医嘱调整药物剂量。学习识别心绞痛与心肌梗塞的区别,随身携带急救药物。家属应掌握心肺复苏技能,以备突发心脏骤停时使用。 高云副主任医师北京安贞医院心血管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