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阳市人民医院

肾内科 (共10位医生)

科室简介
肾内科组建于1990年,经过17年的建设,其专业技术、学术水平均有了长足发展,形成了较为完整的肾脏病诊疗体系,成立了德阳市血液净化中心,专业队伍人员结构较为合理、设备先进,确立了地区优势地位。
  肾内科现设床位30张;专业医师7名,专业血液净化护理人员7名,其中副主任医师1名,主治医师3名,住院医师3名,且均已到北京、上海、广州、武汉等全国著名的大型医院进行了专业培训;拥有国际上先进的血液净化设备"金宝"系列(Gambro)型血透机十台,AK-200型血滤过机一台及连续性血液净化机一台。该专业科室正以高起点、高速度、高技术为标准,瞄准学科前沿,不断提高诊疗水平,努力以最好的技术、最专业的管理、最佳的环境服务于广大患者。1997年以来肾内科率先在我市开展了血液透析、灌流、血液滤过、血液透析串联血液灌流、动静脉内瘘成形术及腹膜透析术等新技术,2004年又率先开展了超声引导下肾脏微创穿刺病理活检技术,极大地提高了肾脏疾病的专业诊治水平,对各种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及继发性肾病患者(包括糖尿病肾症,狼疮性肾病、紫癜性肾炎,痛风性肾病等)、急慢性肾功能衰竭、药物中毒等有丰富的诊治经验;2006年购进美国生产的床旁连续性血液净化设备一台,同年开展了血浆置换、连续性血液滤过及儿童血液净化等新技术,抢救重症多器官衰竭患者12余人,提高了我院的急救综合救治水平。在省内同级别医院中也走在了前列。同时科室承担着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泸州医学院、川北医学院、成都中医药大学等多家医学院校的教学实习工作以及诸多基层医院的技术指导、进修培训任务。
  为方便肾脏疾病患者的规范求诊和随访,肾内科专业门诊均安排由经验丰富的主治医生出诊。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胸心外科成功运用胸腔镜行纵隔脓肿切开探查引流术

近日,胸心外科成功运用胸腔镜为一名纵隔脓肿患者行切开探查引流术。该患者因不明原因的高热入住院外医院, CT检查提示纵隔脓肿,经积极治疗患者高热不退,病情危重,转入我院。经胸心外科、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消化内科多科会诊,并急诊行床旁胃镜,提示食管上段穿孔并破入上后纵隔,需行纵隔脓肿切开探查引流术。在孙小康主任的大力支持下,胸心外科决定使用胸腔镜这一微创治疗手段实施手术。当日下午,手术顺利进行,经过术后营养支持、抗感染等治疗,目前患者痊愈出院。 纵隔脓肿是一种发展迅速的腐败坏死性感染疾病,病死率高达40%-50%,尤其纵隔中上段脓肿,更是手术风险大,并发症多,死亡率高。我院原收治的该病患者多转往上级医院治疗。近年来,随着胸心外科的发展及新技术的引进,各种危重、疑难、大型手术例次逐步增多,特别是胸腔镜技术的推广,为更多的胸科病员带来了福音。据悉,该病例已是胸心外科本年度完成的第2例纵隔脓肿手术,但运用胸腔镜施行该手术尚属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心肌梗塞抢救黄金时间
高云
回答: 心肌梗塞抢救黄金时间一般为发病后120分钟以内。心肌梗塞是冠状动脉急性闭塞导致心肌缺血坏死的危重疾病,及时再灌注治疗可显著降低死亡率。 心肌梗塞发生后,心肌细胞在缺血状态下会快速坏死,时间越长坏死范围越大。30分钟内接受治疗的患者心肌存活率可达90%,60分钟内降至70%,120分钟后仅剩50%左右。血管再通治疗包括静脉溶栓和急诊介入手术两种方式。静脉溶栓需要在发病6小时内完成,使用阿替普酶、尿激酶等药物溶解血栓。急诊介入手术通过球囊扩张或支架植入恢复血流,最佳时间窗为发病12小时内,但越早实施效果越好。超过12小时的心肌梗塞患者仍可从延迟介入中获益,但心肌挽救效果明显下降。 出现持续胸痛、胸闷、气促等心肌梗塞症状时,应立即停止活动并拨打急救电话。等待救护车期间可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片,但不要自行服用阿司匹林。急救人员到达后会进行心电图检查、建立静脉通道、给予氧气吸入等预处理。确诊为心肌梗塞后,医院会启动绿色通道优先处理。患者及家属应配合医生快速完成术前准备,避免因犹豫耽误救治时机。术后需要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等抗血小板药物,以及阿托伐他汀钙片调脂稳定斑块。 预防心肌梗塞复发需要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戒烟限酒并保持规律运动。饮食应以低盐低脂为主,多摄入新鲜蔬菜水果和全谷物。定期复查血脂、血糖等指标,按医嘱调整药物剂量。学习识别心绞痛与心肌梗塞的区别,随身携带急救药物。家属应掌握心肺复苏技能,以备突发心脏骤停时使用。 高云副主任医师北京安贞医院心血管内科